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642篇,主要集中在天文学、物理学、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5498篇;相关期刊253种,包括现代物理知识、天文学进展、世界科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成都)研讨会、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2004年高校天文教育与普及研讨会等;天体物理学的相关文献由69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君亮、何香涛、赵刚等。
天体物理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498篇
占比:98.23%
总计:36139篇
天体物理学
-研究学者
- 赵君亮
- 何香涛
- 赵刚
- 丁亦兵
- 吴永礼
- 陈阳
- 徐仁新
- 汪景琇
- 邓李才
- 侯金良
- 傅民杰
- 李丹丹
- 李忠东
- 李爱根
- 梁艳春
- 赵永恒
- 黄永明
- 傅莉萍
- 周道其
- 张彦霞
- 方励之
- 束成钢
- 王丽贤
- 王小珊
- 王竞
- 胡德良
- 陆埮
- Boris V. Somov
- HAMMER Francois
- 万维钢
- 代昊天
- 傅承启
- 吴鑫基
- 姜碧沩
- 孟晓东
- 宋文彬
- 宋黎明
- 常瑞香
- 张小云
- 张昭祥
- 张枚
- 张江水
- 张雄
- 新宇
- 方舟子
- 易照华
- 曾涛
- 朱肇瑞
- 李国栋
- 李墨萍
-
-
王海名
-
-
摘要:
NASA网站2021年10月19日报道,经过为期9个月的任务概念研究,NASA遴选出天体物理学小型探索者任务康普顿光谱仪和成像仪(COSI),拟研究银河系中恒星诞生、死亡和化学元素形成的历史,任务计划于2025年发射升空。2019年,NASA探索者计划(Explorers program)征集了18项空间望远镜任务概念提案。根据任务概念的潜在科学价值和开发计划的可行性,NASA于2020年3月确定资助其中4项开展为期9个月的任务概念研究。
-
-
王海名
-
-
摘要:
美国国家科学院2021年11月4日正式发布题为《21世纪20年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现之路》的十年调查报告(简称“十年调查”),确定了2022-2032年美国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科学主题、科学愿景以及优先资助建议^(①②)。在NAS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能源部(DOE)等机构的资助下,美国国家科学院2018年底牵头组织开展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第七期十年调查工作。经过为期三年的广泛意见征集和研究,新版十年调查报告正式出炉。
-
-
无
-
-
摘要:
Wise天文台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Tel Aviv University)拥有并运营的天文研究机构。它位于以色列的内盖夫 (Negev)沙漠中,距离最近的城镇也有5 km;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意味着,这里的夜空全年大多数时间晴朗无云,并且远离光污染的影响。凭借这些优势,该天文台的一米口径天文望远镜可以拍摄出高质量的天文照片,为全世界各大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机构提供理想的研究素材。
-
-
闻新;
王子含
-
-
摘要:
对宇宙射线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了天体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宇宙射线研究的主要推动力是科学家渴望了解大自然为什么在这些天体上能产生如此超常能量的粒子。许多科学家试图解开宇宙射线来源之谜,可是从发现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仍没有人知道宇宙射线的来源。
-
-
吴纯新;
符晓波
-
-
摘要: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的起源和形成讲述着宇宙的过去和未来。近日,来自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计算出恒星级质量黑洞在整个宇宙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据估计,宇宙中恒星级质量黑洞的数量达到了4000亿亿个。
-
-
韩淋
-
-
摘要:
英国空间局网站2022年3月1日报道,英国空间局与英国科学和技术设施理事会(STFC)联合向10个本国项目合计授出45.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80万元)资金,资助下一代空间科学任务所需的先进技术开发。这项资助旨在鼓励工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合作,推动先进技术开发以支持天基天文学、宇宙学、太阳系科学、天体物理学研究。
-
-
-
-
摘要:
近日,我系魏宝仁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室科研人员在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电荷交换量子态选择截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Measurement of n-and l-resolved State-selective Charge Exchange in Ar8+Collision with He”为题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
-
吴玉(编译)
-
-
摘要:
北京时间2022年5月12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Sgr A*)的照片。相关研究成果以特刊形式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这是人类“看见”的第二个黑洞,也是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真实存在的首个直接视觉证据。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距离太阳系约2.7万光年,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400万倍。
-
-
本杰明•斯丘斯;
廖振玄(译);
赵雪杉(译)
-
-
摘要:
暗物质,它就是天体物理领域的“屋中之象”。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约占宇宙总物质的84%,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寻找它。“有时候我在做纸上的理论,有时候我在做计算机模拟,还有些时候我在分析天体物理学观测或实验室数据,”密歇根大学的本杰明·萨夫迪(Benjamin Safdi)想了想说,“老实讲,我不太清楚如何对像我这样的研究人员进行分类。也许‘暗物质猎手’是个恰当的称呼。”
-
-
高煜
-
-
摘要:
宇宙中各种尺度上的恒星,无论是位于宇宙边缘的第一代恒星还是在我们银河系“家园”里的恒星,其形成过程都是贯穿于宇宙起源和天体演化的核心科学问题。可以说,恒星是宇宙中的“原子”,恒星的形成问题是当代天体物理学研究的枢纽。国家重点研发计“恒星形成与星际介质的研究”项目聚焦恒星形成研究领域的未解之谜,将从观测上系统研究宇宙不同时期内、各种尺度下和环境中的恒星形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前沿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