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灌区
大中型灌区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农业经济、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783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农村工作通讯、农业科技与信息、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二十三次学术研讨会、2006年中国现代水利建设高级论坛、中国水利学会农业高效用水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大中型灌区的相关文献由236位作者贡献,包括云育兵、谢崇宝、倪文进等。
大中型灌区
-研究学者
- 云育兵
- 谢崇宝
- 倪文进
- 张健
- 张钦武
- 张锋
- 方崇
- 王炜
- 邓小刚
- 闫海涛
- 陶海涛
- Du Wen
- Fang Qing
- J M Lance
- 丁丽
- 丁乾
- 丁平
- 丁西峰
- 万国强
- 万玉文
- 仝贵林
- 任仲
- 任泽垠1
- 何来跃
- 余雷
- 俞婷
- 倪明娟
- 冉鹏(记者)
- 军梁
- 冯宗
- 冯广志
- 刘勃
- 刘国军
- 刘国芹
- 刘小恒
- 刘延明
- 刘敏
- 刘晓恒
- 刘有勇
- 刘朝利
- 华维娜
- 叶根浩
- 向爱农
- 吕纯波
- 吴吉祥
- 吴名栈
- 吴春帮
- 周天娥
- 周彩霞
- 周彬
-
-
吴名栈
-
-
摘要:
大中型灌区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经济建设质量的核心工程,目前我国各省市地区也都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要想实现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升级转型和改革创新,大中型灌区就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升自身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并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的工作模式,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真正做到科学用水和安全生产。文章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概念阐述、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的内容研究和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的实践路径3方面详细地讨论如何做好我国大中型灌区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工作。
-
-
-
-
摘要:
3300多处春灌供水保春耕,是支撑夏粮丰收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春灌工作陆续展开,重点集中在黄淮海及陕西、甘肃等地的冬麦种植区,3300多处大中型灌区成为春灌主战场。3047亿斤秋粮上市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积极作为,全力抓好收购政策落实,秋粮收购工作进展整体顺利。截至2月底,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3047亿斤,同比增加342亿斤。
-
-
-
-
摘要:
1.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通过提升用水效率、发展旱作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3.研究制定增加农田灌溉面积的规划。4.实施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5.加大农业防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修复水毁受损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沟渠疏浚以及水库、泵站建设和管护。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质储备。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
-
-
-
-
摘要:
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安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全省水利“5×3”工作矩阵,按照三年提升行动方案目标任务要求,重点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和大中型灌区续建改造等民生水利工作。制定全省2022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如下。
-
-
-
-
摘要: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我省各地抢抓农时,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利用水库、河渠、坑塘、洼淀等蓄水“盆”,采取蓄、引、提、调等有效措施,全力投入抗旱春灌。截至3月29日,全省已有37处大中型灌区开闸放水,累计供水4.21亿立方米,灌溉农田281万亩。据了解,今年,我省共有63处大中型灌区制定了春灌计划,计划供水13亿立方米,春灌面积670多万亩。
-
-
-
-
摘要:
5月7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立足行业职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将夺取全年农业丰收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全省大中型灌区春灌供水保障,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着力为全省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
-
-
谢崇宝
-
-
摘要: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测量是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基于对灌区量测控设备的认识,首次将量测控设备细分为量水、测水、控水设备和多功能集成设备等主要类型。为有效提升灌区量测控设备的计量性能,简要概述了适宜灌区水量计量性能评估的五种主要检定与校准测试方法,并针对如何提升灌区取用水量测控能力,从量测控系统整体规划布局、计算模型创新、平稳流态构建、运维质量提升和监测数据应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
-
张廷武
-
-
摘要:
大中型灌区是提高粮食核心生产区域建设水平及促进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我国各省相继完成了水管体制改革,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大中型灌区水管单位在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还需持续深入,相关单位要及时抓住机会,创新优化管理机制,保障灌区稳定运行与发展。本文就大中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探讨。
-
-
邓海龙;
谢亨旺
-
-
摘要:
文章结合江西大中型灌区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工作实际,从摸清底数、问题清单,改革技术要点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江西大中型灌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路径方法,为提升灌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
Fang Qing;
方庆;
Du Wen;
杜文
- 《2020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技术论坛》
| 2020年
-
摘要: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要求,在灌区水利信息化资源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兵团大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兵团大中型灌区信息化发展建立总体信息化框架体系,通过灌区信息化资源整合、统筹共建以及必要的业务及数据存储的补充,优化灌区信息化资源配置,建成大中型灌区信息化综合管理体系,并逐步实现集中部署,多级应用的信息化部署应用体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