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项目
国际比较项目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1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统计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专利文献16738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党的生活(河南)、瞭望等;
国际比较项目的相关文献由60位作者贡献,包括余芳东、陈梦根、王岩等。
国际比较项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738篇
占比:99.49%
总计:16824篇
国际比较项目
-研究学者
- 余芳东
- 陈梦根
- 王岩
- 胡雪梅
- 巩斌
- 邱东
- 任若恩
- 余晓葵
- 张伟
- 王鹤
- 谢长
- 何亚非
- 何新华
- 冒小栋
- 刘婉琪
- 刘晓燕
- 向书坚
- 吴娟娟
- 吴拥政
- 唐建荣
- 孙敬水
- 孙秋碧
- 尹德才
- 张保林
- 张宏平
- 张文泽
- 张桂荣
- 张淼
- 张迎春
- 李以学
- 李凯
- 李天剑
- 李妍
- 李青鹤
- 杨仲山
- 梁普明
- 王建铆
- 王晶
- 王泽填
- 王金萍
- 理查德·库珀
- 石亚峰
- 肖萌
- 范超
- 许宪春
- 贺密柱
- 赵德縯
- 郝素娟
- 郭奕康
- 郭秀云
-
-
许宪春;
刘婉琪
-
-
摘要:
国际比较项目(ICP)是一项全球性多边统计活动,旨在通过收集一篮子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数据,测算出各参与经济体的购买力平价,以此作为货币转换因子和空间价格平减指数进行国际经济比较.基于对中国2011年和2017年CPI调查和ICP调查采集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的分析研究,以回应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技术咨询组第三次会议有的专家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提出的两项质疑,并结合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在中国的具体实施情况,详细阐述中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面临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规格品对于中国的代表性问题、中国支出法GDP基本分类的完整性问题、中国在亚太区域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问题、ICP调查与CPI调查之间的差异问题以及中国建筑品价格与建筑投入价格的差异问题等,以期为进一步优化ICP调查框架提供理论参考,使IC P比较结果更能反映中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和价格水平.
-
-
王金萍;
张伟
-
-
摘要:
本文在对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霍诺汉(Patrick Honohan)所著《使用PPP进行国家间比较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霍诺汉对PPP(世行购买力平价)值进行生产率调整的方法,并对霍诺汉生产率调整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认为,霍诺汉购买力平价(PPP)调整方法的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具体方法过于简单,测算结果随机性较大.实际上当前世行PPP数据最主要的缺陷在于,用以计算PPP值的各国规格品价格难以做到同质可比.最后提出了霍诺汉生产率调整方法带给我们的三点启示.
-
-
邱东
-
-
摘要:
迪顿教授和施莱尔先生的论文《GDP,Wellbeing and Health:Thoughts on the 2017 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Deaton 和 Schreyer,2020)针对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重点讨论了 ICP的经济测度基础及其分析应用.本文按照原文结构概述了论文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并对文中内容所引发的ICP方法论问题提出了系列看法.第一,ICP数据结果可得出反直觉的认知,面临"反基本事实"的风险;第二,ICP用相近项比较替代相同项比较,忽视了生产者视角中的价格与质量同一性,忽略了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区分,这是影响实际产出国际比较质量的根本原因;第三,超越GDP实质上就是超越SNA,采用"GDP+"的方式未必能够解决经济统计方法论的内在一致性;第四,"国内PPP"的倡议意味着对现有GDP统计的重大否定,即权重处理不当,没有满足经济意义上的可加性;第五,ICP是注重形式一致性还是内容一致性,即注重不同轮次间比较结果的一致性,还是比较方法与现实国际关系的一致性,加大频率的办法是否可以处理好所面临的两难选择;第六,ICP面临的最根本风险是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巨大差异,面临不可比的对象如何实现可靠的比较.本文主要结论:ICP尚需系统性的方法论思考,对其结果数据不能盲目采信;ICP进一步研究和统计实践需关注区域比较优先还是全球比较优先问题,以及是否集中进行消费项的国际比较问题.
-
-
谢长
-
-
摘要:
本文考察了2017年轮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在住房、建筑品、政府公共服务以及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难点领域比较中的区域比较方法和全球链接方法,重点剖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解读了中国在本轮ICP难点领域的比较结果,从方法角度对中国结果进行了质量评估.研究发现:在ICP难点领域比较中,2017年轮ICP在区域比较和全球链接上都存在方法不统一的问题,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础数据质量相对较差是首要原因;各区域比较方法和全球链接方法都存一定的方法论问题,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中国在亚太区域难点领域的购买力平价与食品购买力平价的差距要明显低于在全球层面;难点领域比较中的现行方法存在低估中国购买力平价的可能.最后,本文提出完善中国参与ICP难点领域比较的建议.
-
-
王岩
-
-
摘要:
国际比较项目(ICP)是由世界银行主导的全球最大规模经济统计合作项目,通过测算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平价来比较各经济体的实际经济规模和居民生活水平。ICP测算结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数据编制和国际事务管理,其学术价值和政策价值日益凸显。限于基期调查的高昂成本,ICP仅在给定基期开展。世界银行于2020年5月公布了2017年轮ICP的测算结果。简要回顾了2017年轮ICP所采用的组织架构和测算方法,利用最新公布的2017年轮数据从经济总量、人均支出以及价格水平视角对全球经济格局、各经济体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价格水平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并系统给出了ICP测算数据的应用范围和相关局限性,为合理、正确使用ICP测算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提供科学指导。
-
-
王岩
-
-
摘要:
国际比较项目(ICP)是由世界银行主导的全球最大规模经济统计合作项目,通过测算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平价来比较各经济体的实际经济规模和居民生活水平.ICP测算结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数据编制和国际事务管理,其学术价值和政策价值日益凸显.限于基期调查的高昂成本,ICP仅在给定基期开展.世界银行于2020年5月公布了2017年轮ICP的测算结果.简要回顾了2017年轮ICP所采用的组织架构和测算方法,利用最新公布的2017年轮数据从经济总量、人均支出以及价格水平视角对全球经济格局、各经济体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价格水平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并系统给出了ICP测算数据的应用范围和相关局限性,为合理、正确使用ICP测算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提供科学指导.
-
-
-
-
韩兆洲;
张文泽;
肖萌
-
-
摘要:
本文根据世界银行2011—2018年购买力平价(PPP)数据,将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经济规模、消费结构、价格水平和发展程度作了比较分析.根据PPP与市场汇率存在差异和国际PPP理念,创新性地运用世界银行PPP转换因子等价换算法、巨无霸指数、恩格尔系数测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货币兑广东省PPP指数,得到港元的PPP-私人消费指数为1.33,澳门元的PPP-私人消费指数为1.27.通过测算PPP-GDP指数,比较了粤港澳的实际生产力水平、人均GDP和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旨在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比较提供测算的理论依据.
-
-
王岩
-
-
摘要:
本文对国际上主流的三种数据集提供的非基准年购买力平价数据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以中国数据为实例,本文对不同数据集编制非基准年购买力平价数据的方法进行了细致探析,并从基础数据、编制方法以及应用范围对不同数据集进行了多方位的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不同数据集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和推算方法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数据集所适用的研究范围不尽相同.进而,本文明确了3种数据集所适用的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