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地勘单位
国有地勘单位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457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财会学习、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国招标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3年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等;国有地勘单位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查方勇、王志刚、高兵等。
国有地勘单位
-研究学者
- 查方勇
- 王志刚
- 高兵
- 邹长安
- 刘利宝
- 周鑫
- 王巍巍
- 刘维新
- 崔宁
- 张同国
- 张志敏
- 彭齐鸣
- 方敏
- 杨文杰
- 毛成栋
- 王东云
- 郝守昌
- 黄有信
- 万春荣
- 付英
- 伊丕厚
- 侯洁
- 刘刚
- 刘小兰
- 刘春鸾
- 刘珺
- 刘述敏
- 吴翠芳
- 周贤敏
- 周贤敏1
- 唐善良
- 唐金荣
- 姜喜冬
- 姜虹
- 孙正宾
- 孙玉琴
- 孟新华
- 寿嘉华
- 张之武
- 张家义
- 张少农
- 张建伟
- 张彦英
- 张扬
- 张瑾
- 张继科
- 张靳
- 徐强
- 徐春华
- 方群
-
-
钟诚
-
-
摘要:
2月16日,根据陆玖矿业有限公司提交的4宗探矿权变更登记申请,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办理完成了探矿权转让登记。这标志着困扰我省地勘单位发展的历史合作探矿权转让难题,经多方共同努力取得历史性突破,也为其他历史合作探矿权完成转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遵循。
-
-
刘小兰
-
-
摘要:
随着2017年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的颁布实施,不仅为国有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提供了基础指引,同时也为国有地勘单位具体实践操作指明了方向。本文探讨了新制度对国有地勘单位财务会计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分析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国有地勘单位财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
-
-
-
郝守昌
-
-
摘要:
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部分国有地勘单位与社会资本合作产生的纠纷和潜在风险,结合有关案例,分别从履约过程、政策变动、横向主管部门间信息协调三个方面分析其存在问题及风险,并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对合作方进行尽职调查,尽量规避履约风险;(2)与各合作方充分沟通,注意规避政策、法律等风险;(3)及时与有关主管部门沟通,规避部门间政策不协调造成的重大风险.
-
-
-
杨海兵
-
-
摘要:
文章依据国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目标,分析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分类改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取消后,商业地质勘查市场出现新变化,地质勘查业进入新业态,文章分析了商业性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转型的方向.
-
-
刘春鸾
-
-
摘要: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整体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各行各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指出实体经济无论何时都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国有地勘单位作为实体经济的突出代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投融资风险与危机层出不穷,要求其创新投融资模式,提升模式创新效率,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本文从国有地勘单位促进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影响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创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国有地勘单位创新投融资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建议,旨在实现国有地勘单位的稳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
-
刘利宝;
王巍巍
-
-
摘要:
新时期国有地勘单位围绕地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广阔的产业基础.在产业发展高端化的迫切需求下,国有地勘单位要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包括:建立地矿科研补偿费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和培养创新团队,做好科研项目的跟踪监管,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推动效益实现.国有地勘单位要把打造系列科研平台作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以此促动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如组建深部找矿研究中心、资源综合利用中心、非常规矿产研究中心、重要成矿区带综合信息研究中心等.
-
-
唐善良;
王晔
-
-
摘要:
从一些省份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的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方案来看,部分国有地勘单位未来将朝着整体或者部分企业化改革方向来推进.但目前这些国有地勘单位存在的内外部问题滞缓了改革进程,为使企业化改革顺利推进,建议:(1)加强统筹规划,指导改革方向;(2)出台配套政策,保障改革成效;(3)加强资源整合,夯实改革基础;(4)完善治理机制,规范改革运行;(5)拓展业务领域,增添改革后劲;(6)实施科技创新,增强改革动力;(7)优化用人机制,凝聚改革力量;(8)创新资本市场,打造改革平台;(9)培育企业文化,激发改革精神.
-
-
陈小怀
- 《2015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中国发展阶段、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形势、新任务.当下,国有地勘单位如何把握住经济新常态,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机遇,明确资源发展规划、管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发展战略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步伐,是摆在国有地勘单位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
-
张家义
- 《2013年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国有地勘单位经过两年多的改革探索,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改革发展模式,当前如何按照中央要求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部分国有地勘单位 年经济发展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国有地勘单位当前面临的共性问题,认为在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中,要更加注重国有地勘单位的"自生能力"的提高.
-
-
-
-
-
苟润祥
- 《第245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矿产资源形势与发展矿业对策》
| 2017年
-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阐述陕西地勘单位改革的历程,透析全国地勘单位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终提出关于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思考和建议.针对全国地勘单位改革缺乏顶层设计,政府和事业、企业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仍然没有建实建强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即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构建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地质管理体制;全国一盘棋,建实建强全国公益性地质队伍;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地勘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大地质”工作力度,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
-
张继科
- 《2015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国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寻求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是必然出路.国家深化改革的药方是"三个进一步解放",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药方同样也是"三个进一步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为转型来一场“头脑风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升级全面打造“刚钻”,进一步解放和增强职工活力,为转型升级营造“软环境”,解决“思想不解放、一切等靠要”的思想,解决“小富即安作祟,创业激情不够”的问题,解决“规矩意识淡薄,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