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9594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内蒙古中医药、中国民间疗法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青岛市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营养药膳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后遗症期的相关文献由514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玉霞、冯光富、卢峰等。

后遗症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9594 占比:99.27%

总计:29812篇

后遗症期—发文趋势图

后遗症期

-研究学者

  • 黄玉霞
  • 冯光富
  • 卢峰
  • 叶继彬
  • 吴松鹰
  • 喻杉
  • 张忠
  • 成建平
  • 易琴
  • 李小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玲玲; 陈媛; 王欣宇; 吴佳; 王馨瑶; 芮晓东; 陈麒阳; 刘康
    • 摘要: 目的:探究“治痿独取阳明”原则指导下应用针刺、电针合康复锻炼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1月在我科诊断为脑卒中后遗症期并足下垂的382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治疗,2次/天;观察组加用针刺阳明经相应穴位,同时电针刺激足三里和阳陵泉,1次/天,5~6次/周。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下肢神经肌电活动差异,应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及Brunnstrom分期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DML)、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电位(SNAP)均显著改善(P<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改善(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及Brunnstrom分期均较高(P<0.05)。结论:“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的足下垂。
    • 姜淑娟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占比数量增加,也进一步提高了脑卒中患者数量。 脑卒中疾病的产生与患者脑血管供血不足有关,虽然及时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干预,可积极挽回患者生命,但并不能完全逆转疾病发作期间对患者脑组织产生的伤害,因此 75% 的患者均会在病后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降低患者身心健康水平与独自生活能力。 积极开展后遗症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提高神经组织自我恢复能力,帮助患者恢复病情,改善生活。 基于此,文章将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 陈倩; 张学军; 冯超逸; 田国红
    • 摘要: 视神经萎缩可发生于任何视神经病变的后遗症期,检眼镜(眼底镜)观察表现为视盘颜色苍白、神经纤维层萎缩以及相应的视网膜血管变细等体征。副鼻窦过度气化(pneumosinus dilatans,PSD)为罕见导致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及进行性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的病因。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男性患者因不明原因进行性视力下降首诊眼科,最终确诊为PSD,并经视神经管减压术后视功能得以稳定。此为国内首次报道PSD导致的视神经萎缩病例。本文总结了该病例的发病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并予以分享,为罕见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原学增加临床证据。
    • 蔡国锋; 崔亚男△; 薛佳欣; 徐珂; 高子茵; 马兴武; 吴珍琦; 何雪; 孙嘉鸿; 张瑞; 冯宇飞
    • 摘要: 目的:观察围刺交叉电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期合并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后长期卧床褥疮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围刺交叉电针组3组,每组20例。其中针刺组在创面的四周围刺,在12点钟、3点钟、6点钟和9点钟4个方向分别直刺一针,不连电极;电针组在12点钟与3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9点钟与6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围刺交叉电针组在12点钟与6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在3点钟与9点钟针一组分别连接正负极。针刺周一至周六2次/d,周日1次,疗程21 d。结果:针刺组、电针组和围刺交叉电针组比较,在总有效率方面,围刺交叉电针组95%(19/20),优于针刺组80%(16/20)和电针组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SH量表评分,治疗后7 d、14 d与21 d 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电针组;疼痛比较,治疗后3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针刺组;治疗后3组的炎性因子IL-6、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刺交叉电针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针刺组。结论:围刺交叉电针能提高脑出血后遗症期合并褥疮的恢复速度,促进患者创面伤口的愈合,值得推广。
    • 辛辉; 李鹏; 李秀丽; 王贵玲
    •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由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改良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功能运动评定量表(MAS)上肢功能评分、MAS手部运动评分、MAS手精细动作评分、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肘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腕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的上述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增加使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能更为明显地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章少颖; 诸剑芳; 陈益丹; 邱鹏飞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14日,观察组以针灸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西药治疗或空白对照或假针刺,以有效率、面部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e H-B)评级、BELL氏麻痹十项记分法评分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英文文献,8篇中文文献,6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3.26,95%CI:2.12~5.02,P<0.001);观察组治疗后H-B评级为轻中度(1~3级)例数占比优于对照组(OR:3.90,95%CI:1.01~15.09,P=0.05);H-B评级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7,95%Cl:-1.90~0.36,P=0.18);Bell氏麻痹十项记分法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WMD:-2.33,95%Cl:-3.25~-1.42,P<0.001).结论针灸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但缺乏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确切、统一的评价指标.
    • 佟飞; 李研; 刘娜
    •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未来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的早期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4月至2020年3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作为肺炎组;同期131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未发生肺炎作为无肺炎组;记录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的病原学特征,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仔细查阅患者相关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31.96%、21.65%、15.46%;经单因素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有鼻饲治疗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均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OR=2.449、2.114、6.933、3.234,P<0.05).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主要感染病原菌,而合并糖尿病、有鼻饲治疗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可能是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伴有上述风险因素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早期肺炎预防,可能对降低肺炎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王洪江; 刘少丽
    •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修复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中位年龄69岁;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中位年龄68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修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各个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提升更为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均P<0.05),FAC、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FAC、FMA量表评分上升更为显著(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 (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7%(35/47) (P<0.05).结论 针灸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能够更快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恢复,患者步行能力、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更为迅速,临床疗效更优.
    • 王姝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镵针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刺联合镵针治疗.结果:治愈率为81.58%(62/76),总有效率为97.37%(74/76).结论:针刺和镵针联合治疗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 李毅
    • 摘要: 目的 研究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纳入样本均来自于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脑炎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患儿,对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患儿筛选后纳入患儿106例.在保证不同小组样本容量一致的前提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随后为不同小组患儿提供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并开展组间对比.结果 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措施,组间对比时发现不同小组患儿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为脑炎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患儿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为患儿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儿的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同时保证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