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各向异性分数

各向异性分数

各向异性分数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560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上海市医学会影像技术专科分会第二届年会等;各向异性分数的相关文献由6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明、彭如臣、王守森等。

各向异性分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560 占比:99.43%

总计:25706篇

各向异性分数—发文趋势图

各向异性分数

-研究学者

  • 刘明
  • 彭如臣
  • 王守森
  • 田君
  • 赵鹏
  • 郑兆聪
  • 郝伟
  • 陈学明
  • 高明
  • 魏梁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赛; 蒋雯; 何达
    •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与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选择4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MR DTI检查。比较两组L_(4)-S_(1)神经根的ADC值和FA值,研究组患侧与健侧神经根的ADC值和FA值,不同Lindblon分级的ADC值和FA值。结果对照组L_(4)-S_(1)的ADC值均显著低于研究组,L_(4)-S_(1)的FA值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DC值与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呈正相关(P<0.05),FA值与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腰骶丛脊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加重,ADC值逐渐升高,FA值逐渐下降。
    • 张晓琦; 孙玮; 魏红霞; 翟冬枝
    • 摘要: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伴或不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发性失眠(PI)患者的脑白质微观变化。方法选取50例PI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PI患者分为伴焦虑抑郁组和不伴焦虑抑郁组各25例,三组均进行常规MRI和DTI扫描,测定DTI图像上多个部位脑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A)均值,并分析组间差异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伴焦虑抑郁PI组与PI组患者的左侧前额叶皮层,双侧顶叶、前扣带回、海马区域、杏仁核FA值减低、ADC值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伴焦虑抑郁PI组双侧前额叶皮层、顶叶皮层、前扣带回、海马及杏仁核区域FA值与HAMA、HAMD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DTI研究发现PI患者脑白质的微观结构存在异常,焦虑抑郁情绪对PI的影响较深,定量反映神经纤维束微细变化,对PI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基础。
    • 周智君; 夏建国; 陈锦华; 田为中
    • 摘要: 目的比较扩散张量成像(DTI)与扩散峰度成像(DKI)诊断帕金森病(PD)患者脑白质损伤的价值。方法对45例PD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进行磁共振DTI及DKI检查扫描,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P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未受损者20例(PD-Cu组)和轻度认知障碍(MCI)者25例(PD-MCI组)。应用FMRIB′s Software Library(FSL)软件中的dtifit功能计算各向异性分数(FA)等DTI相关标量指标;应用扩散峰度估计器(DKE)计算平均峰度(MK)等DKI相关标量指标;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分别比较PD-Cu组与对照组、PD-MCI组与PD-Cu组之间的脑白质纤维束差异。结果PD-Cu组与PD-MCI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D-Cu组脑白质纤维束FA值、MK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D-Cu组比较,PD-MCI组脑白质纤维束FA值、MK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MK异常脑区多于FA异常脑区。结论DKI和DTI对早期诊断PD认知障碍均有一定的潜在价值,但相较于DTI技术,DKI技术或可更为敏感地检测出PD患者相关脑白质纤维束的损害。
    • 王相相; 阎静; 张振宇; 周金桥
    • 摘要: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参数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5—2019-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胶质母细胞瘤的10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生存资料。治疗前均行MRI检查,通过直方图法分析DTI图像获取定量参数FA、MD、AD、RD的平均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模型比例风险评估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较高的AD_(mean)、RD_(mean)、MD_(mean)和较低的FA_(mean)与患者预后好相关;FA_(mean)(P=0.015)是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TI定量参数对于评估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杨碰花; 林丽亚
    • 摘要: 目的探究弥散张量成像对腰骶部神经根卡压体征明显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腰骶部神经根卡压体征明显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接受常规检查的受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常规MRI扫描、弥散张量成像扫描。采用纤维束追踪双ROI法在图像内生成纤维束直接观测,并比较两组双侧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研究组患侧FA值低于健侧,ADC值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2.00、5.62,P均<0.05),研究组患侧FA值低于对照组左侧、右侧,ADC值高于对照组左侧、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68、9.66、5.62、5.31,P均<0.05)。与FA值、ADC值单项诊断比较,两项联合对腰骶部神经根卡压体征明显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Z分别=4.01、3.84,P均<0.05)。结论腰骶部神经根卡压体征明显患者患侧FA值较正常人群降低、ADC值升高,FA值、ADC值联合对腰骶部神经根卡压体征明显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戴凯峰; 陈向荣; 许淑惠; 林钱森; 蔡雅丽; 陈杰云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随机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专科确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PD组,同时纳入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比较PD组与HC组脑部核团DKI参数中的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扩散峰度(axial kurtosis,Ka)、径向扩散峰度(radial kurtosis,Kr)、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平行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Da)、垂直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Dr)、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其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观察对象DKI参数中,除红核的Ka值、丘脑的Kr值、壳核的Kr值、苍白球的Kr值外,红核、黑质、丘脑、壳核、苍白球、尾状核的其他DKI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红核黑质MK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其次为黑质MD值、黑质Ka值、黑质Dr值、红核MK值,其AUC分别为1.000、0.992、0.818、0.808和0.791。各DKI参数与MMSE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黑质MK值(r=0.572,P=0.043)和MD值(r=0.827,P=0.039)、红核MK值(r=0.738,P=0.042)和MD值(r=0.899,P=0.031)与MMSE量表评分具有正相关性,其他DKI参数值与MMSE量表评分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DKI技术可应用于PD的诊断,且黑质DKI参数可作为PD的鉴别诊断及指导病情程度的优先指标。
    • 刘念; 吕粟; 肖媛; 唐碧秋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纤维改变的特征性差异。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采集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27例病程超过5年未治疗、20例利培酮单药及17例氯氮平单药治疗超过5年的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通过FSL软件提取4组被试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对4组间的FA和MD值采用协方差分析,采用FDR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治疗组和氯氮平治疗组的FA值降低,MD值增加(P0.05),其余17条纤维束的FA值降低(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利培酮治疗组除右上纵束、左弓状束之外(P>0.05),其余18条纤维束的FA值升高,双皮质脊髓束、双扣带回-海马通路、双下额枕束、左丘脑前辐射、左扣带-扣带通路、左下纵束、左上纵束、右钩状束、胼胝体膝部的压部和膝部的MD值降低(P0.05)。与氯氮平治疗组相比,利培酮治疗组双丘脑前辐射、双下额枕束、双下纵束、左皮质脊髓束、左钩状束、右弓状束、右扣带回-海马通路、胼胝体压部和膝部的FA值升高;双下额枕束、双钩状束、左下纵束、右扣带回-海马通路的MD值降低(P<0.05)。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FA值呈负相关,与M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长期氯氮平治疗比利培酮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示出更严重、更广泛的白质微结构损伤,提示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脑白质特征存在差异。
    • 许崧杰; 赵鹏; 陈学明; 彭如臣; 钟佳利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脊髓损伤程度和颈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材料与方法对9例CSM患者颈椎术前和术后1年行脊髓腰骶膨大DTI扫描,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分析术前术后的腰骶膨大DTI参数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m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对比,CSM患者颈椎术后脊髓腰骶膨大FA值明显上升(t=-3.024,P=0.004),ADC值明显下降(t=3.741,P=0.001)。术前脊髓腰骶膨大FA值与mJOA评分有相关性(r=0.832,P<0.05),而术前脊髓腰骶膨大ADC值与mJOA评分无相关性(r=0.281,P=0.465)。术后脊髓腰骶膨大FA值与mJOA评分有相关性(r=0.710,P<0.05),而术后脊髓腰骶膨大ADC值与mJOA评分无相关性(r=0.195,P=0.616)。结论CSM患者脊髓腰骶膨大DTI参数FA值在术前术后与神经功能相关,可为颈脊髓损伤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临床评估提供新的途径。
    • 李予欣; 党伟利; 周荣易; 孔亚敏; 马丙祥
    •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严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致残率极高,因此及时诊断和尽早治疗至关重要。ASD诊断方法的异质性和量表评估固有的主观性是ASD早期识别的障碍。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可通过相关参数量化呈现白质微观结构变化和脑发育情况,在ASD早期识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围绕DTI技术及其在ASD诊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提出DTI技术未来研究方向是探索ASD白质纤维束连接机制、归纳不同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共同发育途径、分析全年龄组ASD患儿脑发育与行为学的纵向关联性,旨在阐明潜在神经病理学机制,为今后利用可视化技术寻求ASD生物标志物提供重要参考。
    • 王政; 邵宝富; 王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SP)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脑白质扩散张量成像(DTI)变化与临床症状相关性,为精神分裂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31例SP患者为SP组,于奥氮平治疗前、治疗2周末及4周末分别行DTI检查,记录多个脑区FA值,同时记录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值,评定临床疗效。另招募3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1)治疗前SP组多个脑区FA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3)治疗4周末左侧额叶、左侧颞叶、胼胝体膝部及压部FA值明显较治疗前增高(P 0.05);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 <0.05);4)左侧额叶、左侧颞叶、胼胝体膝部及压部FA值与PANSS各项评分有一定程度负相关。结论 SN患者奥氮平治疗后,部分脑区脑白质完整性有所恢复,且多脑区FA值与PANSS评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