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党史博览、党史纵横、福建党史月刊等; 史沫特莱的相关文献由16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鸿召、张威、刘小清等。

史沫特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100.00%

总计:189篇

史沫特莱—发文趋势图

史沫特莱

-研究学者

  • 朱鸿召
  • 张威
  • 刘小清
  • 张发财
  • 于则
  • 任中义
  • 刘守华
  • 刘小莉
  • 刘晓滇
  • 姜培培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梅兴无
    • 摘要: 韩素音被誉为是继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之后,第三位与中国结下深厚情谊的外籍作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素音的英文作品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她说:“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是由她(龚澎)塑造而定型的。”韩素音与龚澎相识于燕京大学,数十年来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摘要: 《这里是延安:中国共产党对外如何讲好革命故事?》这是一本介绍红色延安的书。带着"谁?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疑问来到延安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为什么不愿离开延安?带着满腹疑虑、一度对中国前途非常悲观的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何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始终对延安"梦寐神驰"……都会从书中得到答案。
    •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西方新闻记者如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爱泼斯坦都曾经提供了巨大帮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作为少数几个抗战初期深入抗日根据地,采访过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的西方记者,美联社记者韩森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文字报道。在晋察冀根据地和延安,韩森不但拍摄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聂荣臻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照片,也留下了八路军战士.
    • 王斌
    • 摘要: 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其经历富有传奇色彩。一些传记大肆渲染她和诗人徐志摩扑朔迷离的情人关系。那么,这些"绯闻"是怎么来的,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徐志摩为史沫特莱取中文名20世纪20年代末,史沫特莱来中国后,徐志摩、胡适等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成为她最初接触到的朋友。其中以徐志摩和史沫特莱的关系,最为引人注目。连"史沫特莱"这个名字,也与徐志摩有关。史沫特莱对此事有过详细的描写。
    • 摘要: 毛泽东著《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的最早版本这本记录1937年3月1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话的《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油印本,32开,双折页装订,共14页28码。史沫特莱是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社会活动家、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刘守华
    • 摘要: 1950年4月28日,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在做胃切除手术前夕,给友人玛格丽特·斯洛斯写了一封信,详细嘱咐自己万一出现意外的诸项身后事。“由我的著作而获得的全部收入,不论来自何处,全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将军所有,由他按照他的愿望处理……那就是说,建设一个强盛和自由的中国。”
    • 熊鹰
    • 摘要: 著名美国记者、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与苏联或共产国际的关系一直是战后美国史学界关注的问题.斯蒂芬·麦金农夫妇在他们的学术传记中矢口否认史沫特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而露丝·普莱斯则在她的传记中揭示了史沫特莱与苏联、共产国际及美国共产党的隶属与合作关系.在这表面看似截然相反的论断背后却有着相似的政治逻辑,即对史沫特莱苏联经验的拒绝.经历越南战争后的麦金农更强调史沫特莱对于中国的认识,普莱斯则通过以加缪的《反抗者》为原型树立起来的个人激进主义者史沫特莱形象在形而上的普遍主义中拒斥了具体的革命经验.这两部史沫特莱传记不仅体现了近几十年来美国历史研究的范式转换,更揭示了战后两代美国左翼学者重估中国革命经验时所遇到的根本困境.
    • 秋石
    • 摘要: 导语:1945年2月25日,在位于美国纽约西四十三街的市政厅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自由民主舌战”的大辩论。辩论的话题是:中国如何才能统一?美国应该支持中国的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辩论上,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美国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一声豪气诘问,让支持中国国民党的林语堂等人哑口无言。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80多年前,一本《红星照耀中国》轰动全球,一夜间,"红色中国"成为全世界进步青年向往的圣地。自踏入陕甘宁边区的那一刻起,前来一探究竟的人们便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热情",白求恩、爱德华、柯棣华、马海德、林迈可、傅莱、史沫特莱……从世界各地到来的国际友人毫无例外地选择支援抗日民主根据地、支持中国共产党,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的"最终胜利"。阳早、寒春,两位美国青年,更是跨越太平洋,自陕北到华北,从革命到建设,将自己对最美好世界的追求书写在中国大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相通相融的。当前,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 周克冰
    • 摘要: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至理名言,被誉为“新闻界的‘哥伦布’”。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他一生大多的作品,都和中国有关,是地道的中国通。1972年2月15曰,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为了缅怀中国人民三位亲密的朋友—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埃德加•斯诺,我国于1985年发行一套《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3枚,其中第三枚80分的邮票就是埃德加•斯诺。这枚邮票图案上的埃德加•斯诺的形象,那凝视而深思的目光、紧闭的双唇,既表现出他具有果断、干练而富于洞察力的性格特点,也揭示出了一个新闻记者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值得中国人民尊敬。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