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口腔颌面肿瘤

口腔颌面肿瘤

口腔颌面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2490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实用癌症杂志、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2007年全国护理风险、护理成本管理及临床护理新进展(长沙)学术研讨会等;口腔颌面肿瘤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邱蔚六、郭伟、刘姝等。

口腔颌面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2490 占比:99.93%

总计:172614篇

口腔颌面肿瘤—发文趋势图

口腔颌面肿瘤

-研究学者

  • 邱蔚六
  • 郭伟
  • 刘姝
  • 刘斌
  • 司徒镇强
  • 吴军正
  • 姚士林
  • 孟凡美
  • 张吉锋
  • 成亚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小芳; 李玉宁; 郭琼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低半卧位对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3例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术后予以去枕平卧位,观察组57例术后给予低半卧位,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及皮瓣局部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al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困难、机体麻木、烦躁以及腰肌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采用低半卧位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王凌; 王烨华; 张静; 赵雨翡
    • 摘要: 目的 探究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口腔颌面肿瘤患者86例。收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下肢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23例)及非DVT组(63例),分析影响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VT组年龄大于非DVT组,恶性肿瘤、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非DVT组,住院时间长于非DVT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恶性肿瘤病史、高血压病史及术后D-二聚体水平是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P<0.05)。结论 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恶性肿瘤病史、高血压病史,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下肢DVT中具有较好的预警作用,临床在制定手术方案及围术期护理时需给予重视。
    • 胡明; 周小龙; 和王刚; 王龙娇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瓣修复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软组织修复的皮瓣不同分组,其中60例行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者纳入对照组,35例行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修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2个月采用Likert Scale量表和UW-QOL生存质量问卷调查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观察到了血管危象、组织瓣坏死等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09%、97.14%,分别与对照组的7.69%、9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口腔闭合功能及语言功能分别为(8.57±1.46)分、(8.95±1.64)分、(8.61±2.03)分、(8.34±2.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9)分、(7.42±1.96)分、(7.68±1.42)分、(7.26±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供区方面,两组患者均未见瘢痕增生,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13.35±2.42)d,明显长于研究组的(12.05±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而言,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口腔闭合功能及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
    • 周迅; 臧亚杰; 高飞
    • 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对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负面情绪以及关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上海市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行口腔颌面肿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手术患者为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护理关怀满意度。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天,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关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实践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 蓝丽芳; 林琳
    • 摘要: 目的 研究静吸复合麻醉在口腔颌面肿瘤根治术同期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口腔颌面肿瘤根治手术同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静吸复合麻醉方法与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总满意度为90.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7.200,P<0.05).结论 虽然与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相比,静吸复合麻醉在手术治疗中应用期间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但是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无论是术后苏醒时间还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好,整体效果更优.
    • 徐铭霞
    • 摘要: 目的:探究品管圈对提高口腔颌面肿瘤病人VTE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32例进行品管圈活动实验,开展品管圈活动,从预防知识未知晓、症状未知晓、危险因素未知晓、筛查未知晓及危害未知晓五个方面对32名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患者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防VTE知识的知晓率及圈员自评分值等指标.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后,防VTE知识的知晓率由之前的65%提升到86.88%,圈员在品管圈实施后对自己解决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度及积极性的评分均高于改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患者对防VTE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生活中能更加注意避免VTE的发生,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值得进一步推广.
    • 任秀环
    • 摘要: 目的 探析78例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分析.方法 将本院中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接收78例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运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9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优良的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手术后患者状况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产生,为手术的成功做好良好基石,值得在临床中实践应用.
    • 骆映峰; 陈俏玲; 肖素娟; 黄晓哪
    • 摘要: 目的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动态、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指标、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IgA、IgG、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营养支持可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
    • 骆映峰; 陈俏玲; 肖素娟; 黄晓哪
    • 摘要: 目的 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动态、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指标、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IgA、IgG、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营养支持可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
    • 吴素兰; 刘玉珍
    •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游离皮瓣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9年在我院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238例,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分析临床资料并记录术前、皮瓣制备成功和手术结束游离皮瓣的温度.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术后创面感染;出现皮瓣危象3例,均为静脉血栓,探查抢救成功;术后术区出血2例.患者手术结束皮瓣表面温度和术前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有效保证游离皮瓣温度波动,为长时间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提供保障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