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肿瘤
口腔颌面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2490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实用癌症杂志、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2007年全国护理风险、护理成本管理及临床护理新进展(长沙)学术研讨会等;口腔颌面肿瘤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邱蔚六、郭伟、刘姝等。
口腔颌面肿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2490篇
占比:99.93%
总计:172614篇
口腔颌面肿瘤
-研究学者
- 邱蔚六
- 郭伟
- 刘姝
- 刘斌
- 司徒镇强
- 吴军正
- 姚士林
- 孟凡美
- 张吉锋
- 成亚楠
- 曾碧云
- 朱光丽
- 朱鸳
- 李志祥
- 杨聪
- 牛志清
- 王小月
- 王海燕
- 王雯文
- 肖素娟
- 胡一帆
- 郑光勇
- 郭Yang久
- 陆毅
- 陈俏玲
- 陈建元
- 骆映峰
- 黄宏伟
- 黄晓哪
- HU Zhi-ping
- LI Ya-na
- Pu Zhang
- 严中福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肿瘤学组
- 乔彬
- 任凌
- 任妮
- 任秀环
- 何梅芳
- 余恩念
- 俞晓松
- 全钢
- 再尼勒汉
- 冷钱英
- 刘亚东
- 刘喆
- 刘太生
- 刘峰
- 刘明
- 刘晓薇
-
-
黄小芳;
李玉宁;
郭琼
-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低半卧位对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3例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术后予以去枕平卧位,观察组57例术后给予低半卧位,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及皮瓣局部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al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困难、机体麻木、烦躁以及腰肌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采用低半卧位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
王凌;
王烨华;
张静;
赵雨翡
-
-
摘要:
目的 探究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口腔颌面肿瘤患者86例。收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下肢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23例)及非DVT组(63例),分析影响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VT组年龄大于非DVT组,恶性肿瘤、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非DVT组,住院时间长于非DVT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恶性肿瘤病史、高血压病史及术后D-二聚体水平是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P<0.05)。结论 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恶性肿瘤病史、高血压病史,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下肢DVT中具有较好的预警作用,临床在制定手术方案及围术期护理时需给予重视。
-
-
胡明;
周小龙;
和王刚;
王龙娇
-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组织瓣修复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安康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软组织修复的皮瓣不同分组,其中60例行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者纳入对照组,35例行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指标、修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2个月采用Likert Scale量表和UW-QOL生存质量问卷调查量表分别评估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观察到了血管危象、组织瓣坏死等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09%、97.14%,分别与对照组的7.69%、9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口腔闭合功能及语言功能分别为(8.57±1.46)分、(8.95±1.64)分、(8.61±2.03)分、(8.34±2.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9)分、(7.42±1.96)分、(7.68±1.42)分、(7.26±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供区方面,两组患者均未见瘢痕增生,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13.35±2.42)d,明显长于研究组的(12.05±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而言,股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口腔闭合功能及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
-
-
周迅;
臧亚杰;
高飞
-
-
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对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负面情绪以及关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上海市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行口腔颌面肿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手术患者为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护理关怀满意度。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天,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关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实践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
-
蓝丽芳;
林琳
-
-
摘要:
目的 研究静吸复合麻醉在口腔颌面肿瘤根治术同期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口腔颌面肿瘤根治手术同期皮瓣修复手术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静吸复合麻醉方法与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总满意度为90.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7.200,P<0.05).结论 虽然与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相比,静吸复合麻醉在手术治疗中应用期间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但是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无论是术后苏醒时间还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好,整体效果更优.
-
-
徐铭霞
-
-
摘要:
目的:探究品管圈对提高口腔颌面肿瘤病人VTE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32例进行品管圈活动实验,开展品管圈活动,从预防知识未知晓、症状未知晓、危险因素未知晓、筛查未知晓及危害未知晓五个方面对32名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患者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防VTE知识的知晓率及圈员自评分值等指标.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后,防VTE知识的知晓率由之前的65%提升到86.88%,圈员在品管圈实施后对自己解决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度及积极性的评分均高于改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患者对防VTE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生活中能更加注意避免VTE的发生,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值得进一步推广.
-
-
任秀环
-
-
摘要:
目的 探析78例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分析.方法 将本院中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接收78例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运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9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优良的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手术后患者状况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产生,为手术的成功做好良好基石,值得在临床中实践应用.
-
-
骆映峰;
陈俏玲;
肖素娟;
黄晓哪
-
-
摘要:
目的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动态、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指标、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IgA、IgG、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营养支持可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
-
-
骆映峰;
陈俏玲;
肖素娟;
黄晓哪
-
-
摘要:
目的 观察动态营养支持对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动态、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指标、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IgA、IgG、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营养支持可改善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
-
-
吴素兰;
刘玉珍
-
-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游离皮瓣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9年在我院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238例,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分析临床资料并记录术前、皮瓣制备成功和手术结束游离皮瓣的温度.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术后创面感染;出现皮瓣危象3例,均为静脉血栓,探查抢救成功;术后术区出血2例.患者手术结束皮瓣表面温度和术前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有效保证游离皮瓣温度波动,为长时间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提供保障支持.
-
-
-
-
-
Pu Zhang;
张圃
- 《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要求,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涉及到手术、化疗、放疗及病理、影像等相关科室,患者的全身情况也往往需要内科和外科的协作诊治,而口腔专科医院大多数是脱离综合医院的独立专科医院,在进行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时如何进行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就是建立怎样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在口腔医院中建立颌面肿瘤治疗中心是落实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一个方向,目前的条件下主要还是应该着重强调颌面外科医师的主导作用的模式,颌面肿瘤外科医生应该起到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主导者和协作组织者.
-
-
Pu Zhang;
张圃
- 《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要求,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涉及到手术、化疗、放疗及病理、影像等相关科室,患者的全身情况也往往需要内科和外科的协作诊治,而口腔专科医院大多数是脱离综合医院的独立专科医院,在进行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时如何进行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就是建立怎样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在口腔医院中建立颌面肿瘤治疗中心是落实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一个方向,目前的条件下主要还是应该着重强调颌面外科医师的主导作用的模式,颌面肿瘤外科医生应该起到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主导者和协作组织者.
-
-
Pu Zhang;
张圃
- 《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要求,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涉及到手术、化疗、放疗及病理、影像等相关科室,患者的全身情况也往往需要内科和外科的协作诊治,而口腔专科医院大多数是脱离综合医院的独立专科医院,在进行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时如何进行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就是建立怎样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在口腔医院中建立颌面肿瘤治疗中心是落实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一个方向,目前的条件下主要还是应该着重强调颌面外科医师的主导作用的模式,颌面肿瘤外科医生应该起到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主导者和协作组织者.
-
-
Pu Zhang;
张圃
- 《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要求,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涉及到手术、化疗、放疗及病理、影像等相关科室,患者的全身情况也往往需要内科和外科的协作诊治,而口腔专科医院大多数是脱离综合医院的独立专科医院,在进行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时如何进行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就是建立怎样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在口腔医院中建立颌面肿瘤治疗中心是落实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一个方向,目前的条件下主要还是应该着重强调颌面外科医师的主导作用的模式,颌面肿瘤外科医生应该起到多学科协作治疗的主导者和协作组织者.
-
-
HU Zhi-ping;
胡志萍;
LI Ya-na;
李亚娜
- 《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手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rn 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医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共进行的41例运用前臂游离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瓣以及背阔肌瓣等移植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手术的病情观察及护理.rn 结果: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完善的供区皮肤准备.术后从病室环境及温湿度控制、生命体征监测、游离皮瓣血运、体位安置、负压引流、口腔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方面给予严密观察,规范护理措施,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41例手术中,13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均成活.28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中,3例手术后由于静脉血管回流不畅,皮瓣色泽变暗,出现发花、瘀斑等静脉淤血现象,虽经积极处理,皮瓣未成活;其余25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均成活.rn 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是皮瓣成功移植的重要保证.不但可以促进移植皮瓣良好愈合,而且有效地避免并发症发生,实现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局部功能的重建与容貌缺损的修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
HU Zhi-ping;
胡志萍;
LI Ya-na;
李亚娜
- 《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手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rn 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医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共进行的41例运用前臂游离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瓣以及背阔肌瓣等移植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手术的病情观察及护理.rn 结果: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完善的供区皮肤准备.术后从病室环境及温湿度控制、生命体征监测、游离皮瓣血运、体位安置、负压引流、口腔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方面给予严密观察,规范护理措施,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41例手术中,13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均成活.28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中,3例手术后由于静脉血管回流不畅,皮瓣色泽变暗,出现发花、瘀斑等静脉淤血现象,虽经积极处理,皮瓣未成活;其余25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均成活.rn 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是皮瓣成功移植的重要保证.不但可以促进移植皮瓣良好愈合,而且有效地避免并发症发生,实现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局部功能的重建与容貌缺损的修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
HU Zhi-ping;
胡志萍;
LI Ya-na;
李亚娜
- 《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手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rn 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医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共进行的41例运用前臂游离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瓣以及背阔肌瓣等移植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手术的病情观察及护理.rn 结果: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完善的供区皮肤准备.术后从病室环境及温湿度控制、生命体征监测、游离皮瓣血运、体位安置、负压引流、口腔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方面给予严密观察,规范护理措施,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41例手术中,13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均成活.28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中,3例手术后由于静脉血管回流不畅,皮瓣色泽变暗,出现发花、瘀斑等静脉淤血现象,虽经积极处理,皮瓣未成活;其余25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均成活.rn 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是皮瓣成功移植的重要保证.不但可以促进移植皮瓣良好愈合,而且有效地避免并发症发生,实现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局部功能的重建与容貌缺损的修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