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9533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西部广播电视、照相机、摄影与摄像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红外科学技术交流会暨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等;变焦距镜头的相关文献由273位作者贡献,包括肖维军、刘辉、林春生等。
变焦距镜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533篇
占比:99.77%
总计:49648篇
变焦距镜头
-研究学者
- 肖维军
- 刘辉
- 林春生
- 尚洁阳
- 张平华
- 盛亚茗
- 葛航笠
- 许端霞
- 陈鹏
- 魏岩丽
- 刘欣悦
- 李宏壮
- 王建立
- 周阳
- 大竹基之
- 孟军和
- 张世忠
- 王一凡
- 万彦男
- 于萍
- 孙兴文
- 屈立辉
- 张师朋
- 张振
- 张清苏
- 曹立华
- 李洪文
- 汤德伟
- 郎小龙
- 陈丽娜
- 陈潇
- 韩光宇
- 黄霞霞
- 中村靖治
- 乔健
- 代竞
- 任庆华
- 伊藤良纪
- 佐藤则夫
- 何文波
- 何武强
- 余金财
- 依风
- 侯雨石
- 入泽元太郎
- 刘毓敏
- 刘肖民
- 南圣炫
- 史亚莉
- 吉田茂
-
-
张璇譞
-
-
摘要:
《湄公河行动》是国内鲜有的一部手持摄影风格的电影,本片以干练简洁的镜头语言,真实地还原了湄公河惨案的追捕事件。导演和摄影指导在这部影片的创作上,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手持摄影,还将其与变焦距镜头结合,让影像在观众的心里有所变数。这对手持摄影来说是一种新的探索。
-
-
姚清华;
闫俊岑
-
-
摘要:
设计了一套焦距f'=10 mm~500 mm的高变倍比变焦光学系统.以正组机械补偿原理为基础,通过高斯光学计算,给出合理的初始结构和高斯解.系统引入2个新型非球面,使系统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并有效校正光学系统中的像差,减小系统复杂度,对实现高变倍比变焦系统尤为有利.采用一组双层谐衍射元件来校正长焦所带来的二级光谱,减少了透镜片数,使系统更加紧凑.分析了10 mm~500 mm焦距情况下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计算出变倍组和补偿组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满足机械补偿凸轮曲线的变化规律,而且曲线的变化比较平滑,能够实现平稳变焦.在奈奎斯特频率为50 lp/mm时,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均在0.6以上.
-
-
王渝生12
-
-
摘要:
我国青年光学家蒋筑英(1938.8.1—1982.6.15),出生于杭州市一个旧职员家庭。解放后,他曾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红旗下幸福地成长。1954年,他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被错判劳改入狱,年仅16岁的蒋筑英承受了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仍努力学习以报答祖国,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在北大期间,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掌握了英、俄、德、日、法5门外语。
-
-
-
邓强
-
-
摘要:
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可变性在给摄影创作带来了很大便利的同时,也易带来透视关系的改变.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透视规律,在创作中正确运用变焦功能,克服变焦距镜头使用中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变焦距镜头在控制透视方面的优势,使创意得以更好地表现.
-
-
-
-
曹立华;
韩光照;
万春明;
于萍;
韩光宇
-
-
摘要:
在对飞行目标的实际情况监视和记录时,实况记录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视设备。变焦距望远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介绍了变焦距镜头对像面补偿时常用的机械补偿和光学补偿的优缺点。并根据某实况记录项目的指标要求,详细地论述了光学系统的方案确定,主光学系统和凸轮变焦距系统的结构设计。对完成的实况记录系统进行了检测,其光学系统的目视鉴别率达到了53l p/mm,不仅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对其他同类型变焦距镜头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李宏壮;
张振铎;
曹景太;
刘欣悦;
李洪文;
王建立
-
-
摘要:
为设计一套焦距17~1 700mm的长焦距、超高倍率变焦距光学系统,首先在合理选择初始结构基础上,通过比较高斯光学计算结果找出高斯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系统的关键参量;然后通过分析各组元相对孔径和像差特点选定结构形式,并进行系统像差的校正和优化.设计结果系统光学总长760mm,各焦距位置全视场50lp/mm处MTF>0.3,各项指标满足系统要求.
-
-
-
-
孟军和;
张振;
孙兴文
- 《第十五届全国红外科学技术交流会暨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01年
-
摘要:
变焦距镜头由于其固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连续变焦的变焦距镜头普遍采用机械补偿型光学结构,其中的特定光学透镜组通过凸轮的驱动沿学轴连续移动从而实现连续变焦,其可变组元数大多为二组或更多.主焦凸轮的优化是实现变焦距镜头光学设计像质目标和实现连续变焦过程的关键.军用变焦距镜头尤其应考虑其变焦运动的舒适平滑性和变焦过程的快速性.本文简述某二可变组元机械补偿型变焦距镜头的凸轮优化方法,给出了适合不同凸轮数据点数和二可变组元变焦距镜头光学设计使用的Macro-PLUS凸轮优化宏程序主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