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
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

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3-11-15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简述生成设计数字技术原理及基本方法,提出片面强调数字技术的形式创作局限.数字技术应植根于设计领域基本法则,挖掘理性数字技术与感性设计创作的交集.设计师一向自诩为艺术与技术的化身,然而在日新月异信息变更的今天,值得每一个设计师思考的问题是:设计师在这个时代还能坚守几份艺术和技术?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建筑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其他行业肢解,从效果图绘制行业的发达可见一斑。某些设计师甚至直接将建筑"创作过程"移至建筑效果图绘制单位,并从众多效果图画册中获取"灵感"、片面追求造型"数字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设计周期更短、要求更高是迫使设计师们重复着各种饮鸩止渴的"习惯动作"的外在动因。生成设计是一门将多学科离散知识及经验信息转变为建筑创作艺术成果的学科数字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基于设计师对设计学科相关信息的收集而建立广义的设计分析与表达,通常在设计构思部分或全部形成之后进行,另一个层面需要设计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特定设计课题建立计算机模型,进而将计算机强大的储存及运行能力转化到设计创作过程。笔者认为,各类数字技术应着眼于基本设计法则,片面强调数字技术的形式创作必将使本应具有旺盛生命特征的新技术披上过多的"流行"色彩,数字技术应该成为环境、功能、建构技术及建造成本控制之间的"勃合剂",并从另一视角展望各类设计的未来。
  • 摘要:作为参数化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采用跨学科的视角,着重阐释了图解的发展历程及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化图解的特点,之后对参数化图解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运用进行了论述及展望.在当下高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风景园林师应当着眼于现实,正视时代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式的改变。相对于传统风景园林的设计流程,参数化图解的方法孕育了一种新的图解方式,数据综合分析技术可以将空间环境中原本隐含的逻辑以图解的方式展现出来,甚至可以将环境空间分几十层甚至上百层进行研究,这是传统方法根本无法企及的。维尼·马斯(Winy Maas)相信"数据景观通过另辟蹊径发现问题,揭示出隐藏于特定地域中的新可能性,从而产生了新颖独创的解决方案,在参数化图解的过程中,由于参量权重的不同设定,所呈现出的结果可以说是差异极大。不同参数叠加所产生的结果是人脑所无法预知的,以此提供出客观并且多样的可能性,这也正是"多解式"图解的奥妙与乐趣所在。从深度上讲,设计过程中的多角度分析使得结果能不断被优化。风景园林师也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转变为判断方向的决策者,将原有主观化较多、缺乏客观控制的规划设计倾向得以纠正,从而更清晰理性地把握方向。风景园林师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更多的是在研究影响参量因子的逻辑可能,算法与编程成为创造的主要工具,逻辑取代了主观感觉。也正因为参数化图解关注的是一种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成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磋商性的设计方法。当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参数化图解虽然可以生产多种可能性,但是不能做出最终的抉择。图解依然是人的主观创造行为的补充,终不能代替风景园林师自身的思考。因此,在参数化图解的风潮下,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判断,将图解的客观多样性与主观的判断力相结合是一项积极而有益的工作。
  • 摘要:基于GIS的数字三维景观可视化技术可以全方位和精确再现复杂自然环境和促进景观信息的多维交流,被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有助于提高景观规划的科学性.本研究以中国云南省一段面临旅游发展的茶马古道为案例,尝试探索数字三维景观可视化技术如何能够,以及在何种程度和范畴上对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护规划发挥积极作用.以基于1米精度的卫星影像相对生成的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数据,选用可与GIS兼容的三维景观可视化软件VNS,并糅合各种相关数字化软件,研究重点探讨了:构建高真实度的数字三维景观平台,在整体景观中展示局部变化;基于三维数字景观平台优化景观规划的工作流程.通过对数字三维景观与传统可视化技术在规划过程中对景观信息的操作比较,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数字三维景观可以加强规划过程中对景观信息的挖掘和整合,促进各个规划步骤之间信息通道的逻辑关联.
  • 摘要:以武汉园博园及周边地区的卫星影像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9.2、ArcGIS10、Envi5.0数据处理平台对武汉园博园基址和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其指定范围内土地的高程、坡度、坡向等基础因子进行分析,确定指定范围内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完成生态适宜性分析,并对该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级,进而做出对该指定区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合场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和园博园建设要求,对园博园范围内的生态规划提出适宜的规划策略.使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的土地使用状况打分,这样可以科学合理地在规划设计之前先期对土地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以更加因地制宜地对园博园进行规划设计。本文首先生成单因子生态适宜度分布图,再利用ArcGIS,中的"feature to raster"功能,将矢量单因子图层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利用"raster calculator"功能,对单因子栅格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出综合用地生态适宜度分布图。相比之下,本方法极大减少了评价者判断的主观性和工作量,提高了评价的合理性。但由于目前城市生态规划研究领域缺乏一套统一的生态环境因子评价标准,本文所用的评价标准也具有一定主观性。
  •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其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研究价值也显著提升.作为一项进入成熟期的技术手段,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跨学科综合研究价值.而针对于景观领域的虚拟现实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虚拟环境下的景观空间体验类型和虚拟环境的空间体验与现实环境空间体验的类别研究均无系统化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概念定义、技术特征、设备组成、虚拟景观空间类型、虚拟及现实空间体验差异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空间体验方面的研究方法与前景,比较虚拟景观空间和现实景观空间的体验差异.
  • 摘要:可视性分析是景区规划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传统的可视性分析是依赖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视线和视域计算进行的.主要的问题是分析结果是针对单个视点,与整个风景区规划中的结构布局、游线组织、设施分布及建筑选址等问题缺乏联系.本文以浙江温州文成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尝试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视域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视域景观结构的量化分析方法,目的是为风景区规划的结构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
  • 摘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项目与场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当因地制宜建立项目与场所的耦合关联,实现原生场所和异缘项目之间的和谐共生.基于耦合法的景园规划项目选址主要运用ArcGIS软件平台对场所和项目展开分析和评价,得出生态敏感度和建设适宜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叠图的方法通过基本因子、特殊因子、协调优化三个层面建立耦合关联,基于项目的适宜性生成各项目选址和初步规划总图.从而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表述性,避免主观和盲动.
  •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的设计创作正在发生着变化,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线性规律设计创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作提供了保证.参数化最早引入建筑,在建筑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和景观有不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另一方面景观形式是景观设计的最终载体,是设计的最终体现,在景观形式的表达研究中,通过参数化的引入,极大地扩大了设计的范围,给设计师更多的设计空间.同时伴随参数化而来的是精确化,参数的介入,使设计变得更加准确,而且易于整体的修改和控制.参数化景观现在还处在探索阶段,参数化在景现形式创作表达中,拓宽了人们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更加具有科学性,同时这些都会促进景观创作设计的发展.
  • 摘要:有别于传统的经验性植物配置方法,本文基于数字技术建立常用地带性植物数据库,并以常用的普适性软件Excel为技术基础,结合种植设计过程中的诸多原则、策略和方法,通过组建植物检索筛选器,完成根据植物特征的检索筛选组合.并以不同场所塑造为研究起点,逐步探讨客观的评价标准,创建完整的分析评价体系,以检验和优化种植设计,实现数字化种植设计以及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 摘要:本文以解决景观系统虚拟场景的真实性和系统内部关系仿真的矛盾为目的,利用GIS平台技术和相应数据,实现建模过程中场景形态和仿真.讨论了未来数字景观建模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GIS的数字景观建模与可视化,能够解决景观系统虚拟场景的真实性和系统内部关系仿真的矛盾,在计算机性能的瓶颈下用一个平台实现并行的两个过程,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两个过程最终会实现重合,达到完美的景观模型的构建。
  •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领域,数字景观或者称之为数字风景园林技术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与国际发展相近,在中国,数字风景园林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围绕30年来作者课题组系列相关研究与应用,回顾阐述了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景观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研究与应用,总结展望了数字景观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景观数字化方法技术是实现风景园林现代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关键途径手段。一方面,引领景观数字化方法技术应用的首要因素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具有超前性的专业思想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任何引领前沿的专业思想理论研究的实现都离不开现代科技支撑。事实证明,30年前看似"天方夜谭"的专业设想,如今正在被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逐步实现。景观数字化从其产生之初发展至今,日臻完善丰富。未来景观数字化发展仍将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理论、方法、技术三大方面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尤其是从景观物质环境到心理精神感受的景观分析评价,仍将成为最为前沿的研究与应用方向之一。
  • 摘要:在回顾数字地球与信息社会发展、分析风景名胜区事业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数字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数字风景名胜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并从风景名胜区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决策支持平台等几个方面重点探讨数字风景名胜区的内容组成;最后提出了数字风景名胜区的实现策略,认为为了数字风景名胜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在管理机构、管理政策、技术支持、技术规范、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等方面予以重视。
  • 摘要:本文对于"智慧园林"这一概念进行了确立与分析,对新兴智慧手段进行了简介,阐述了新兴科技在园林建设中的针对性的实践成果与应用方法,在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植物栽培养管方面提供了发展建议.为未来智慧园林的深入研究、新兴技术的具体落实、园林建设中单个阶段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理论基础、研究方向.通过比较,传统的园林建设方法、技术缺乏时效性,与智慧化的时代背景和时代风貌并不相符,直接影响园林建设的模式、效率、效果。"智慧"与"园林"、智慧化手段与风景园林建设的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单体项目设计、建设分期、施工图设计和投资估算的活动。是园林建设过程的前期阶段,对中期施工、后期管理都起到了直接指导作用。园林施工建设的内容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从工作体系上又可分为工程实施层和工程监管层。施工建设阶段的优良与否,直接决定了前期设计是否能达成实际效果,以及后期养护管理成本的高低。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内容包括:浇水、施肥、修剪整形、除草、病虫害防治、防寒与酷暑、排涝、做支撑等等。一般在园林建设完成之后进行。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施工完成之后,景观效果的维护和保障。
  • 摘要:以威海环翠楼盆景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SketchUp与ArcGIS软件联合使用,对园林设计场地进行三维建模、空间数据分析和成果展示,提出联合使用的策略与方法,为设计方案提供数据技术支撑,以期达到提升设计方案科学性、准确性和优化景观设计表达的目的.
  • 摘要:商业网点规划是指导和管理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的法律依据,对实施效果的评估是评价规划和监督执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已实施的城市规划评估大都以定性评估方法为主,难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基于长沙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实地调查数据,从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两个方面,应用GIS分析方法,对发展现状与商业网点规划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显示:规划与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商业网点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城市空间结构、商业业态的发展特点和空间区位选择机制,未能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商业和业态空间结构的发展和演变.
  • 摘要:本文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了近年热议的数字景观、智慧城市等时尚话题,提出一种构建数字景观的另类体系.论文首先回顾了人类先期的其他技术文明从乌托邦向敌托邦蜕变的历史教训.然后论述了21世纪的重大历史变迁和一种"新环境"的出现及其关键特征,以及在新环境中数字景观和创新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接着,论文分析了数字景观重新划分全球化下的物质空间以及"网络割据"可能通过数字景观对物质空间与可持续创新构成的威胁.最后提出一种能结合虚拟数字景观与现实景观格局双重优势的"混血景观"体系,避免数字景观这个昨日的乌托邦再度成为明日的敌托邦.
  •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其在景观设计层面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景观设计的科学化程度.论文研究意在将生物气象学、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交叉,借助计算机动态模拟与实际评测技术,建构景观微气候模型.通过风环境模型、光环境模型与人的行为模型的动态叠加,权衡评价后得出寒地住区冬季室外环境舒适性综合分布图,并根据区域特点提出场地布局的控制模型.在微气候景观环境层面,研究住区布局、风向、日照、采光、绿化种植等要素的综合组织,优化寒地住区人居环境.
  • 摘要:伴随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不断深入,不断成熟的数字技术也为景观环境的调查、分析与认知提供了多种渠道.在系统化的景园观与集约化认知论引领下,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特质,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检验,"耦合法"是实现科学化景园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而参数化是实现耦合的重要依据,从而促进景园规划设计的从定性走向量化研究.
  • 摘要:技术创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人类也在技术创新的助力下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景观.事实上,技术创新与景观营造同属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范畴,均具有创造性思考、商业化应用、社会化传播的实践特点.技术创新经历了一个长期积淀、阶段突破的历史过程,与此同时,景观的内涵不断衍化,景观的形式不断翻新,造景的旨趣不断变化.如此纷繁的景观营造活动需要在技术与社会相互创造性地建构过程中去把握,每一次"新景观"的出现都是建构"新社会"的过程.信息技术主导的现代社会创新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传统观念,这给景观实践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颠覆古典造型法则的新景现形式、突破因果思维定势的新构景方法,同时也引发机械景观回归自然的生态转向、虚实景观自由赋形的人文反思.
  • 摘要:16世纪以来,由于测绘技术与工具的持续发展,纪念性与历史性场地的建设技术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在古代,人们用详尽的文字描述远古文化,其中包括用图解表达纪念物和它们的环境.自从19世纪起,关于古代文化领域的研究开始要求准确而详细的建筑表现,同时历史遗产开始被细分,建筑草图往往辅以地形测量和图解报告.以往使用离散数据或主观信息的方法开始转向依靠工具获得大量数据信息的技术,包括空间信息和专题信息.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或者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数据远远超越了几何法或空间坐标法.当前,包含色彩和材质等信息的三维虚拟模型技术替代了将三维表现分解成为若干个平面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使得建筑历史遗产数据的分析更加简化.本文是对上面提到的关于建筑历史遗产管理技术发展过程的总结回顾.在任何情况下,最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没有提供它特别的优势前提下,它往往是很费时的。技术的选择主要依赖于项目的性质和测量的目的。所以,当测量对象比较简单,比如平面,用卷尺或者地形测量工具可能是有用的。在对象带有复杂几何图形和不规则形状的情况下,有必要使用技术来获得3D模型。由激光扫描、结构光、数字摄影所获得的3D模型,可以储存所有的信息、度量单位和属性,以便未来所用。比如由投影所得的2D模型(平面、截面和前视图)。对建筑的完整扫描改变了传统的测量定义,可以独立地绘制出任一视角的建筑物3D模型。不像传统的工作方法,只有平面、立面和截面数据。另一方面,使用激光扫描的点云和结构光系统不能直接获得物体的特征线,但这些线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尤其是将对象细分后,能保证各部分能体现出特征或被解读。这些线只能通过地形测量、摄影测量复原才能直接被观察到。摄影测量的另一个主要优势是,一旦图片和控制点获取或选定,并被保存,不管何时需要,都可以被用来模拟3D模型或者正射摄影。同样对于3D模型,不管是使用何种技术获得的,只要有图片,就可以模拟出逼真的有纹理的数字二维模型。这一优点可用来创建虚拟的旅游过程和虚拟博物馆、图书馆等。这些技术是一些国家政府或研究团体如UE的EUROPEANA项目优先发展的领域。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被GIS管理,依赖这一技术拥有了智能的大脑,并且它还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比较在不同时期的建筑状况,比如复建前后,改造过程、灾难导致的破坏等等。很明显,将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建成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空间类型.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空间的配置及其机理,对把握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本文通过对瑞士苏黎世市与我国南京老城公共空间格局的逐项量化对比研究,以数字化形态表述方式揭示物质空间特征及其差异,拓展公共空间格局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确立相应的空间分析框架和技术,旨在为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优化的科学性奠定研究基础.
  • 摘要:以构建集约型城市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方法为目标,针对当前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模糊性、随机性等普遍问题,归纳提炼有关城市外部空间设计方法,建立多学科支撑的"场地—设计"测评方法与评估指标数据库,利用数字化叠图方法与GIS平台建立"评估—设计"联动研究机制,将量化技术应用于设计全程,从而提升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科学性与可度量性,构建具有技术创新意义的城市外部空间设计方法体系.
  •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当前规划设计方法正进行着不断更新.本文主要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城市设计实验室开展的古蔺新城轴线区段规划设计优化研究课题为例,通过介绍课题中数字技术在景观空间布局优化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来探析数字技术在景观空间布局优化中的应用途径,同时通过比较数字技术应用前后的设计模式特征,归纳其相对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优势所在.
  • 摘要:有感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积水的生活体验,基于对国际水资源管理利用的相关研究探索,分析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策略方法,并以校园环境为例建立包括四个受水面、五个水流途径在内的水循环模型,为实现水资源的数字管理进行理论基础研究,并为改善四牌楼校园环境提出若干建议参考.水资源管理理念业已成为贯穿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整个体系的切入点,因此在校园环境的规划建设中,循环利用、平衡管理的理念也应成为解决水资源调控、治理的切入点。具体就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园环境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分别是校园环境相关用地的控制调整、校园环境中开放空间的选择、建筑布局的调整、绿色屋顶的覆盖、基础设施的改良、融合生物滞留系统的雨水景观改造等等。建议在原有绿地基础上渗透区,建议在校园环境内设置植被保护性排水廊道。在布局时,除考虑到常规的分区、朝向、间距、交通等因素外,更要形成紧凑的布局形式,从而减少不透水表面,增加以绿地为准的渗透区面积。
  • 摘要: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探讨以改善小气候为导向的风景园林数字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述,总结已有技术基础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数字化设计方法框架,并探讨操作难点与解决策略.城市小气候模拟模型建模过程繁琐,目前出现的城市小气候模拟软件多偏重于科学研究的辅助,还未大规模的开发针对设计领域的相关软件,城市小气候模拟耗时长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通过风景园林专业本身加强小气候方面理论的探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行的预测手段的探索等,另一方面通过多学科合作解决技术问题。这一方法框架虽还处于理论阶段,实践验证较少,但从相关专业研究来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摘要: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作为景观与城市紧密连接的典范,西湖与城市的景观规划具有很多敏感性和未知性.在西湖景区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规划提出"景观"互动的双向规划理念,并采用多种技术方法的探索创新,建立了基于理性分析的景观规划框架,优化了西湖动态游览路线、城市空间形态、视觉廊道等专项要素.成果结合城市发展走向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使相关规划的理论与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以适应不同城市案例.
  • 摘要:城市中心区绿地是城市中心区规划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本文介绍了三种确定城市中心区绿地中心点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几何重心法以及本课题组创新的高绿量区域重心法和GIS中心法.以南京湖南路中心区的山西路市民广场为例,将三种确定方法进行比选试验,通过现场观测生态效应,确定后两种方法符合绿地中心点的特征.通过实际的试验验证,前两种方法只在特定的绿地下垫面情况下才适用。因此,在后期城市中心区绿地生态效应的观测中,如果绿地属于分布不均、但有单一集中且郁闭度较大绿地区域的地块,则采取较为快捷的第二种方法。如果绿地高绿量的区域分布不均、但离散程度不高,则选取第三种方法。若绿地高绿量区域离散程度较高,则第二种方法与第三种方法相结合,选择较为适合观测的点进行试验。
  • 摘要: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工业景观遗产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可行的方法.中东铁路是我国20世纪早期工业化、近代化进程的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研价值.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城区的改造和铁路的升级,使得当前中东铁路保护景观遗产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内外数字化保护先例,并借鉴成功的保护经验,可以利用数字化保护的相关技术,进行工业景观遗产的保护,如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数字化采集、记录和保存等.除此之外,还必须完善相关法规的条款,政府或其他组织提供物质支持,并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开发,以数字化技术保护好中东铁路的工业景观遗产.
  • 摘要:网络化景观空间的动态机制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定性研究难以从深层次揭示这一空间类型复杂的动态机制,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步伐的加快,众多学者开始引入数字化的研究方法对网络化景观空间进行定量研究,这极大地开拓了网络化景观空间的研究思路.本文在这一学科发展背景下引入Petri网模型对网络化景观空间进行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Petri网的一般性内容,在此基础上对Petri网在风景园林学科领域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之后文章对网络化景观空间的组成进行了阐述,从标准网络化景观空间的数字化处理入手,通过对网系统模型平衡态状态下节点间及节点与廊道间的引力——斥力分析,获得该系统中二元关联关系的量化标准,之后利用网络图论构建起网络化景现空间的网图形,通过结合标准网络化景观空间数字化的研究成果完成Petri网系统的构建,并以此基础对利用Petri网模型的进行动态模拟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叙述.
  • 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景观的内涵、技术体系,并结合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数字化、信息化课程教学的探索,构建了数字景观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学校先后在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研究生阶段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Web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测量学》、《景观环境测绘实习》、《建筑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与GIS概论》、《数字景观技术及应用》、((GIS原理及应用》、《现代景观技术应用》等本硕贯通模式下的数字景观课程,实现了从计算机化到信息化再到数字景观技术综合化的跨越。在教学时序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紧扣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需求进行协同式教学(表,使学生在步步深入地掌握数字景观技术的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体会其用途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平台解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之路,是一条必由之路。信息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是人类智慧在工业时代之后新一轮爆发,对于风景园林学科,亦是一次伟大的机遇。数字方法和技术,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获得了科学、客观、理性的认知和分析事物运行发展规律的能力,使它能够从传统手工业式的操作演进至系统化的、信息化的现代设计逻辑建构和设计媒介表达,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实践拥有了与相关学科对话和共同进步的平台,具备了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