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集、文集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82篇,学位文献有11篇等,选集、文集的主要作者有夏玉凡、朱燕、赵林,选集、文集的主要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以《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为主要分析文本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层面体现为无产阶级要建立和建设自己的国家;在政党层面体现为无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建设是在其先锋队——共...
2.[期刊]
摘要: 通过对俄国社会形势的发展与内外部条件的深入研究,恩格斯晚年提出不仅俄国有不经历资本主义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的可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也可以大大加快走向社会主...
3.[期刊]
摘要: 马克思的科技观蕴含着深厚的人学意蕴,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非理性应用的现实状况,以人的自由解放为理论旨趣和价值追求,剖析科技异化带给工人阶级的负面影响...
4.[期刊]
摘要: 生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和方法,以生态维度切入资本主义批判,从异化消费、技术控制自然、现代性思想等揭露资本主义造成生态危机必然性,并通过破灭消费...
5.[期刊]
摘要: 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三种表现形态--意识形态批评、现实主义批评、艺术生产论批评亦可视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三个维度抑或三个视角,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三维一体构成整...
6.[期刊]
摘要: 新闻出版工作是马克思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出版实践中,马克思展开了对新闻出版事业的全面省思。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新闻出版在本质上应该是带有“自由的...
7.[期刊]
摘要: 作为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财富,是《资本论》的重要概念,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范畴。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财富做了四重区分:其一,实物财富,以使...
8.[期刊]
摘要: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论述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形成,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艺术生产...
9.[期刊]
马克思与功利主义者的根本分歧——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对施蒂纳的批判入手
摘要: 尽管马克思在多处文本中都表达了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仍有学者因为他是从物质利益和需要的满足出发来谈理想社会而将其道德理论归约为一种功利主义。通过分析马克思在《德意...
10.[期刊]
摘要: 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内核主要有“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民胞物与”的生态道德观、“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观、“以时禁发”的生态治理观。中华...
11.[期刊]
摘要: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实践自然观,是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和历史自然的统一,呈现出客观自在性、实践中介性、社会历史性等特征。自在自然时间上的先在性、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生...
12.[期刊]
摘要: 回顾百年党史,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认识传统文化的原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理论发展、促进理论传播、凝聚民族力量。在改革开...
13.[期刊]
摘要: 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最基础、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期刊]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权威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上,它揭示了无产阶级打破资产阶级权威并建立无产阶级权威的整个过程和发展规律。权威是历史的发展的范畴,它的产生和变化都...
15.[期刊]
回归马克思,坚持用唯物史观解答广告的“历史之谜”--也谈广告哲学
摘要: 广告学术界对广告哲学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提升广告研究的水平和层次,有助于将广告研究从形而下的功能主义研究擢升至形而上的理性思辨,从而整体提升广告研究的学理水平。这...
16.[期刊]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过程中,恩格斯的贡献体现其理论特殊性,主要归纳为创立、维护和增补三个阶段,体现为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对一般唯物主义的澄清以及对原始社会理...
17.[期刊]
摘要: 启蒙以人之解放为确立其自身合法性的核心诉求。启蒙的解放工程追求的主要是精神解放基础上的政治解放,未能科学分析人之解放所关联的经济、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
18.[期刊]
摘要: 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内容丰富且深刻,其中内在地包含着四重维度,即作为现实生活过程反射的起源维度、表达真正经验束缚和界限观念的本质维度、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表达的阶...
19.[期刊]
摘要: 当今资本及其逻辑已经全面普遍深度地侵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马克思经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逻辑到《资本论》的资本逻辑的艰辛探索,形成了其独具创...
1.[学位]
摘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两个命题,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2.[学位]
摘要: 尽管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试图重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关系新体系,但是基于它的生产方式中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能真正消除的。新形态的经济危机以及当代人在精神上无家可归的困...
3.[学位]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理论是无产阶级正义论。他们在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正义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对当代的...
4.[学位]
摘要: 当前,发展观的讨论成为国内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关注点。其中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发展应该把人的发展作为立足点和归宿。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全面发展来带动并...
5.[学位]
摘要: 和平,是人类追求的一个基本理想。千百年来,无数的思想家始终未间断过对理性认识和平、促进和平实现的孜孜探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科学探究和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世界...
6.[学位]
摘要: 分工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他的多部著作中对分工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本文在阐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渊源、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等的基础上,从分工...
7.[学位]
摘要: 当今世界是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并没有走出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哲学视域,现实仍处在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描述的历史阶段。我们仍处在资本主导的生产方式下,资本逻辑...
8.[学位]
摘要: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为止,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本体论以及是何种本体论的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学术界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进行仔细研究探讨和整体反...
9.[学位]
摘要: 我们研究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不能绕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青年黑格尔分子,无政府主义创始人施蒂纳。恩格斯曾经称他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先知”。其代表作《唯一者及...
10.[学位]
摘要: 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欧洲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辩证法大师。他于1820年10月出版了《法哲学原理》,当时,《法哲学原理》因受普鲁士官方推崇备享尊...
11.[学位]
摘要: 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地,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也体现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方面,因此,以日常生活为基本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