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漆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6856篇,会议文献有317篇,学位文献有1431篇等,陶瓷、漆器的主要作者有高峰、涂国生、王立新,陶瓷、漆器的主要机构有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苏宜兴214221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宜兴青瓷艺术经过了曲折的轮回之后,又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炼泥、制坯、上釉、烧制等等一道道工序,原汁原味地还原着祖先们的智慧和心血,在世世代代的匠心守正和不懈...
2.[期刊]
一壶一世界,“尚意”尚传世——走进紫砂组壶“宋四家”的文化之境
摘要: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此时期形成了自由化、风格化、意境化的文化之境。这种“尚意”的文化之境,成就了宋代文人骨子里的“尚意”之性与...
3.[期刊]
摘要: 紫砂作品《四季花香》选用优质紫砂泥制作而成,以娴熟的镂雕技艺展现四季美景,装饰意象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四时美景在一把壶中绽放,花香满壶,沁人心脾,闲坐时光深...
4.[期刊]
摘要: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由原有的物质生活向着精神文化需求所转变,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正是对此的一种体现。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一方面能够强化...
5.[期刊]
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及作用初探——兼论丽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陆起始地
摘要: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的主要货物由丝绸转为瓷器,该时期,“china”中龙泉青瓷在全世界外销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其他瓷器所不能比。大量的史实证...
6.[期刊]
摘要: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一项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它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株漆技艺基础上创造出的,2006年5月正式被收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脱胎漆器主要...
7.[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精神世界。因此,一些设计师开始寻找另一种将陶瓷技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融合不仅带动了现代产品的...
8.[期刊]
摘要: 中国画以其独特优美的构图方式较其他绘画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将其运用在我国的民族工艺陶瓷上,展现出的将中国风情的画风、中国画独有的构图以及创造者自身的艺术素养融合...
9.[期刊]
摘要: 吉州窑陶瓷艺术的发展分为初创、发展、鼎盛与衰落四个时期。鼎盛期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末,此期的装饰艺术具有三大艺术特征:器形品种繁多,做工精致,图案丰富;釉色多姿多...
10.[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汉文字瓦当,新莽货币的文化基因在陕西紫砂创意产品中的传承、设计和创新。方法:围绕陕西地区紫砂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展开,以艺术特征鲜明的汉代吉语类文字瓦...
11.[期刊]
摘要: 环境陶艺是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比较新的陶瓷艺术门类,还有许多议题值得讨论。本论文通过研究环境陶艺的色彩美与肌理美,分析色彩与肌理给环境陶艺...
12.[期刊]
摘要: 德化白瓷是泉州地区德化窑所烧造的最负盛名的瓷器。本文旨在探讨泉州民间信仰与德化白瓷在烧造过程当中,以及烧成之后最终呈现的作品形态之间的内部以及表征联系。
13.[期刊]
摘要: 客家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但要追溯客家陶艺,了解和认识客家瓷器历史,就必须要了解客家文化背景下最早的瓷窑遗址——唐代的梅州水车窑遗址。水车窑的客家瓷器不仅满...
14.[期刊]
摘要: 柳宗悦先生在其工艺之道中表示,美的工艺应该是实用的,物美价廉的,是群众的。是公道是万民之道,并且材料间蕴含造化之妙,地域的差异性又使工艺得以赋予故乡之名。“建...
15.[期刊]
摘要: 锂铝硅微晶玻璃(LAS Glass-ceramics)与其他微晶玻璃相比具有极低的热膨胀性能,在光学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和微电子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众多...
16.[期刊]
摘要: 荆楚漆器艺术通过其造型、图像、色彩、纹饰等审美表现特征,充分反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先民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荆楚地域位于我国长江流域,漆器艺术的审美特点表...
17.[期刊]
逐浪前沿 勇立潮头——以陈富强的紫砂技艺为例浅谈宜兴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工艺美术品价值的高低对城市文化圈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陶瓷器皿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生命...
18.[期刊]
摘要: 陶瓷艺术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国代劳动人民群众为陶瓷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与经验的情况下,当代设计者应当参透陶瓷艺术表现的方式,即利用传统吉祥纹样进行陶瓷装饰...
19.[期刊]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南黎族制陶为例
摘要: 虚拟现实是21世纪新媒体重要的交互技术,是一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复合化集成技术。一方面,其中的人机交互和拟真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能够创造出很多价值;另一方面,...
1.[会议]
摘要: 釉里红瓷器在长沙窑发现,是唐代产品.到元代才成功创烧于景德镇.它是继青花瓷器装饰手法中的一种,主要使用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
2.[会议]
摘要: 闽南是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区.历史上闽南烧造的陶瓷器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除供应本地市场需求之外,自唐五代、宋元及至明清时期,随着海外交通和海洋贸易的兴盛,还大...
3.[会议]
肯迪(Kendi)——在扶南王国(Fu Nan)时期(公元1~7世纪)的Oc Eo陶瓷的特色品种
摘要: 肯迪是东南亚容器类目中的一个著名的品种.自古以来,它在该地区的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1944年Louis Malleret在Oc Eo挖掘现场上...
4.[会议]
摘要: 12世纪高丽青瓷纹样中的汀洲水渚图像,依构图形式可概分二类:其一为中轴式,或见沙洲居中,上置柳芦湖石,或有荷芦列植于中,水禽悠游左右水面.其二为边角式,常见沙...
5.[会议]
摘要: 文章针对山西平遥推光漆器对漆器的图案、工艺制作流程还有色彩文化进行了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经...
6.[会议]
摘要: 唐中期寿州窑全盛的原因,要从唐代的政治、经济、人们的意识文化以及寿州窑本身进行分析。唐中期社会经济文化进人高度发展时期,瓷器生产呈现出的新局面。唐代窑场遍布南...
7.[会议]
摘要: 文中对创意陶瓷造型设计中线及线型的概念、线的性质、线型的运用及线与形式美的把握和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阐述.
8.[会议]
摘要: 宋代的民俗文化对于宋代瓷器艺术性的生发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使宋代瓷器的艺术性具有神圣品格和神秘色彩,而且也使得其由于更接地气而始终弥漫着清新生动的生活气息。宋...
9.[会议]
摘要: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方法论.艺术人类学强调对艺术现象的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化扫描,注重考察艺术现象与其所处的特定...
10.[会议]
摘要: 西藏自治区现存有丰富的手工艺文化,藏族制陶便是其一.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仁钦则乡“牛”村保有较为原始的制陶技艺,并且已入选西藏自治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11.[会议]
摘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色彩就很敏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各种色彩的心理感受,赋予各种色彩以不同的用途.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瓷器...
12.[会议]
摘要: 中国陶瓷只有从古人那里找回自己的灵魂和动力,找回底气和神韵,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承和创新的困境,做好继往开来的大文章。归根结底一句话:传承是最大的创新,传承是永...
13.[会议]
摘要: 清代的瓷器生产空前繁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制作,在工艺上达到了高峰,有不少的创新发明,也有品质优良的仿古制作.其中,督陶官唐英的唐窑,是当时仿制...
14.[会议]
摘要: 青花瓷在外销英国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互动是多层次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青花瓷在西方语境下的传播,不仅仅是对西方文化的简单补充和润饰。这其中,英国更多地吸收了青花...
15.[会议]
摘要: 2015年7月28日,“世界陶瓷文化日”的倡议首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论坛上提出,随后,提案在2016年巴塞罗那国际陶艺学会的理事会上获得通过。“世界陶瓷文...
16.[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景洪傣族“屋脊神兽”图像进行田野考察.通过对景洪傣泐(水傣)佛寺上最常用的最具代表性的“象鼻凤凰”等屋脊神兽图像进行介绍,概述...
17.[会议]
摘要: 景德镇瓷画市场的繁荣,让“代笔”这一书画圈古老的命题引入了陶瓷创作领域,在复杂政商关系背景下催生的雅贿问题,把景德镇陶瓷创作推向了道德的风口浪尖.新型的代笔现...
18.[会议]
人际关系视角下宜漂人与宜兴紫砂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丁蜀镇潜洛村为例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有很多人学校毕业以后没有回到老家找工作,而是因为某些其他原因,慕名来到某个城市,扎根下来.这一现象在全国范围之内是有普遍性的,有“北漂”“横...
19.[会议]
摘要: 河南省禹州市扒村于2016年人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我作为禹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大河网文化遗产版块版主,尝试着用诗歌文化节的形式,在千年古村落连续举办了两届内容...
20.[会议]
摘要: 一个喷灯、一把镊子、一根彩色料棍,构成了最基本的行当.料棍在火中融化,趁其还未凝固,艺人借助镊子完成拉、抻、点、压、印、溜等动作,很快,闪着神秘光泽的花朵呈现...
1.[学位]
摘要: 《导引图》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古代健身图谱,出土于湖南省马王堆的三号汉墓,对于了解西汉的历史文化和养生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湖南省博物馆的免费对外开放,...
2.[学位]
摘要: 《导引图》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幅古代健身图谱,出土于湖南省马王堆的三号汉墓,对于了解西汉的历史文化和养生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湖南省博物馆的免费对外开放,...
3.[学位]
摘要: 唐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是早期全球化时代贸易与设计的代表,陶瓷器物融合了功能与审美、艺术与商业,并具有明显的波斯与伊斯兰跨文化设计属性。探索其饮食器具基于波斯、伊斯...
4.[学位]
摘要: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大漆的国家。甘肃天水自古出产优质生漆,其漆器的发展更为著名和久远。但自机械化取代手工艺以来,天水漆艺的发展也受到了冲击。探究天水漆艺的发展...
5.[学位]
摘要: 本文以2008年策划的“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装置陶艺创作,这一在中国并不主流的表现形式,形成的来龙去脉;以及“后殖民语境”(东...
6.[学位]
摘要: 明代(1368-1643)先后有十六位皇帝在位执政,历经二百七十六年。青花瓷是明代当时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它始于元代,经过明代的改进和发展,明代青花瓷无疑将中...
7.[学位]
摘要: 本文以对比宜兴与常滑的朱泥壶造型差异为角度进行论述,从两地朱泥壶的起源与发展两方面开始研究,梳理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饮茶习俗等因素,并通过研究两地朱泥壶的制作...
8.[学位]
摘要: 漆艺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今在实用领域和艺术领域中都呈现出不断的发展。随着漆艺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漆工艺的探讨也在不断进行,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前...
9.[学位]
摘要: 南宋官窑礼器是宋代藏礼于器造物思想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下的现实体现。其中南宋官窑琮式瓶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选用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等三件馆藏南宋官窑琮式瓶为例,且...
10.[学位]
摘要: 四川遂宁窖藏南宋龙泉青瓷莲瓣碗是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中的重要品种,其造型和装饰都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本文以四川遂宁窖藏南宋龙泉青瓷莲瓣碗为主要研究对象。集中对两处...
11.[学位]
摘要: 本文以安田猛拉坯成型器皿的研究为出发点,从造型节点、装饰语言、制作手法、艺术特点四个方面来深入研究器皿创作的语言特征、发展历程,探究其陶艺创作背后的驱动因素、...
12.[学位]
摘要:
本文是关于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专题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为该艺术家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由来、工艺手法和艺术特点。
卢伟孙在当代龙...
13.[学位]
摘要: 本文以福州沈氏薄料技法的工序和在漆艺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福州漆艺在中国漆艺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很大的功劳来自于福州沈绍安家族,沈绍安家族的薄料技法和脱...
14.[学位]
探微元代船形砚滴的艺术特征——以浙江博物馆藏元代龙泉窑船形砚滴为例
摘要: 浙江省博物馆藏的元代龙泉窑船形砚滴是世界海外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镇馆陶瓷作品,这件作品无论在人文墨客追求意境及文化与形式结合均达到极高的境界,以神统形,具有很高...
15.[学位]
摘要: 庙底沟彩陶文化是中国史前艺术文化的高峰,更是世界艺术之瑰宝,其中彩陶以花瓣纹彩陶最为经典。庙底沟彩陶纹样的构成形态分为点、线和面,本体的纹饰简单富有美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