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谈“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及其思考
【6h】

浅谈“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及其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的缘起及策展理念

第一节 展览缘起及背景

一、以全球化语境下的东方艺术构建为背景

二、缘起中韩艺术家相似又有别的艺术对话

第二节 策展理念及原则

一、策展理念

二、对话建立默契一策展人对参展艺术家的选择原则

第二章 “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参展艺术家对展览主题的阐述及演绎

第一节 参展艺术家对展览主题的阐述

一、学术的吸引力

二、主题激发艺术家创作本能

第二节 参展作品对展览主题的演绎

一、个案分析之一:精神的慰藉

二、个案分析之二:载体的符号

三、个案分析之三:记忆的痕迹

四、个案分析之四:背后的隐喻

五、个案分析之五:本质的审视

第二章 关于“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的影响力

第一节 展览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节 展览对个人创作的影响

一、艺术创作的转型

二、展览契机下的作品突破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本文以2008年策划的“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装置陶艺创作,这一在中国并不主流的表现形式,形成的来龙去脉;以及“后殖民语境”(东方和西方、民族性和世界性、同化和激化,它们之间瓦相影响和碰撞),在本次展览作品征集、艺术家创作和理论表述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并分析了在当今中国陶艺以其本身特有的材料特性和工艺介入当代艺术创作的这一文化演变。其目的在于梳理当代陶艺这一支系,探寻中国陶瓷工艺当代化转型以及多样化呈现的发展道路,对于有相关创作意愿的艺术家和作者本人,具有指导和影响作用。“反刍-后殖民语境下的装置陶艺”展是中国第一个以装置陶艺为作品类型策划的艺术展,是当代陶艺展览多样化、细分化策展的范本之一。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了策展人提出的“后殖民语境”的目的、背景和对展览主题的思考,以及选择中韩这两个在后殖民问题上相似又有别的国家艺术家作为参照。参展艺术家通过自身作品对身份、主题的呼应,作品中反应出来的对“民族的”和“世界的”之间的挣扎,并引发的争论,来探究个体身份对创作的影响,反应了殖民文化统治的遗留后果。同时还探索了本次展览对作者自己艺术创作所带来的触动和影响,并在表现形式和观念上形成的转变,用各个时期的作品论述了观念形成的来源和个人思考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