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集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6篇,学位文献有4篇等,综合集的主要作者有刘家思、壹周刊、李岩,综合集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宜春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丁西林的喜剧作品中有着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喜剧性的语言风格,不仅存在于人物对话中,而且包含在舞台提示语中。俏皮幽默的语言使人物更加立体,也让矛盾冲突有所缓和。...
2.[期刊]
摘要: 汉学家白佐良于1959年撰写的《中国文学史》(1968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文学》”)是意大利汉学史上第一部讲述中国文学发展的论著,其中的戏剧部分受到同时代西...
3.[期刊]
摘要: 我是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在不同的剧目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主攻小生行当。戏剧行当有生、旦、净、丑的分类,小生行当中又有穷生、官生、翎子生、扇子生的分...
4.[期刊]
摘要: 武生是戏剧生行当中以武功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行当。我在鹤壁豫剧团担当武生行当,从事戏剧行业已达十年之久,曾饰演过《南阳关》中的伍云召、《穆桂英下山》中的杨宗保...
5.[期刊]
摘要: 本人工作于河北省沙河市豫剧团,在《五世请缨》中饰演佘太君,《对花枪》中饰演姜桂芝,《清风亭上》中饰演贺氏、《朝阳沟》中饰演栓宝娘、《穆桂英挂帅》中饰演佘太君、...
6.[期刊]
摘要: 我国早期戏剧表演形式的产生,脱胎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歌舞仪式.巫文化中的歌舞、表演与故事情节已经初步具备了戏剧的各项要素.随着原始祭祀仪式的分化与功能的固定,产生...
7.[期刊]
摘要: 抗战时期女英雄题材历史剧一度繁荣,“女英雄”崇拜情结和女性主题是剧作两大特点.剧作家对女性主人公人物的塑造强调“雄化”、阳刚、女强男弱.从社会效应层面上看,可...
8.[期刊]
摘要: 郑光祖是杂剧作家、散曲作家,他在《虎牢关三战吕布》中塑造了张飞这一人物形象。剧中的张飞是一位建功心切,正直、勇猛无敌的将士,这种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主要是运用大...
9.[期刊]
传统戏曲与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以“晋北道情”的发展现状为例
摘要: 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晋北道情作为传统戏曲形式,其在当代的发展陷入困境.在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中振兴晋北道情,需...
10.[期刊]
《<曲海总目提要>新编》缘起、性质、渊源与提要体评介、曲概念认识、曲目提要编纂
摘要: 《<曲海总目提要>新编》课题的首席专家长期研究中国戏曲史和戏曲文献,从2008年开始,即着手对《曲海总目提要》进行整理和研究,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摸索,认为很有必...
11.[期刊]
摘要: 近日,2018年“西湖之春”艺术节暨新剧(节)目汇演在全市各大剧院成功举办,本届艺术节采取“市县联动、文化走亲”方式,为多个艺术门类,特别是越剧、婺剧、睦剧、...
12.[期刊]
摘要: 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由于事件主体的不同,行动元元素既有显性的存在,也有隐性的存在,作品富于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和光辉的忠义形象,揭示其复仇悲剧和忠义主题.
13.[期刊]
摘要: 黑龙江十七年话剧的发展深受斯坦尼体系的影响,尤其是"体验艺术"、"真实再现"、"审美效果",既在舞台上真实再现了黑龙江的地域特点和生活环境,又彰显了北方人热情...
14.[期刊]
摘要: 昆曲的行当分为三大类,旦角、生角及净丑角。但昆曲的传统化妆总的分为两大类,即生旦的化妆与净丑的化妆。昆曲的旦角行当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又称四旦)、闺...
15.[期刊]
摘要: 因为肺血栓问题长时间无法打球的热火球星波什又出现在大家面前。在芝加哥,他现身在一位著名歌手的表演舞台上,给他当起了伴奏。在当天晚上,波什成为现场观众的意外惊喜...
16.[期刊]
摘要: 清代女弹词中的"女扮男装"现象非常普遍,一般在作品中采用"女扮男装"故事模式有两点原因,一是展示才华,二是逃避婚姻.在"才女风尚"中获得更多文学培养的弹词女作...
17.[期刊]
柏拉图对诗中英雄形象的尽善尽美为何行不通——以革命样板戏中“高大全”式英雄形象的失败为参照
摘要: 出于建设理想国度、教化公民的政治目的,柏拉图在《理想国》卷二至卷三中,对诗中的英雄形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要求.柏拉图心目中的完美英雄形象与新中国革命样板戏中的“...
18.[期刊]
摘要: 有明一代大量精美的戏曲插图本被刊刻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与戏曲史上的典型现象.据统计,现存明刊戏曲插图本有剧目159种,版本369种,涉及了当时所有的戏曲文体样式与...
19.[期刊]
摘要: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曾经有过的行当消失了,新的行当又产生了。那些已消失的行当,留下的是历史,尘封的是记忆。我离开胶东农村的家乡已近四十...
20.[期刊]
摘要: 明清戏曲选本作为戏曲传播的重要媒介与手段,其编选者与其中收录作家的地域性分布与选本的产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明清戏曲编选者以江浙地区为最多,这与当地文化的...
1.[学位]
摘要:
论文对晚清潘钟瑞编撰的《香禅精舍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正文分为五章:
2.[学位]
摘要: 《剧说》不是焦循的独创作品,而是在别人著作基础上的加工之作。他迫于压力而撒谎之说并不成立。首先政府政策、社会舆论对戏剧的压力被夸大了。其次文人创作戏剧屡见不鲜...
3.[学位]
摘要: 对于中国而言,悲剧是舶来品,一百年来的成长历程曲折而复杂,20世纪中国求新求变求生存求发展的转型局面,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对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较全面研究,是...
4.[学位]
摘要: 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戏剧合集,《六十种曲》的研究深度与它的文学地位远远不相称。本文以《六十种曲》的部分剧本——爱情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六十种曲》爱情剧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