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25篇,会议文献有44篇,学位文献有546篇等,句法的主要作者有孙文统、熊仲儒、邓昊熙,句法的主要机构有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由否定副词“不”,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或持续的状态意义的频度副词“再”与VP共同组成将然否定重复频率语块“不再VP”和“再不VP”。两个语块均表达事件过程、频度...
2.[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基于大语法的研究背景,从研究领域、研究范式和理论建构三个方面梳理近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研究的若干取向。文章首先从语法和韵律、语体、修辞...
3.[期刊]
摘要: “X个屁”构式类聚在真实话语中主要用于表达说话人负向性的评价立场,使用这一元语性构式类聚是说话人主观性膨胀的表现,其话语功能主要是表示“否定”,并衍生出“阻止...
4.[期刊]
摘要: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话语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关于汉语自闭症儿童的会话研究还比较欠缺。先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的会话分析框架,论文采用对话研究的最新成果——...
5.[期刊]
摘要: 弗雷格开创性地区分了符号的涵义和指称,其意义理论影响深远,奠定了二十世纪语言哲学的基石。根据涵义-指称理论,句子的涵义是思想,句子的指称是真值。然而,把句子的...
6.[期刊]
摘要: “VO不C”(推之不动)形式由表结果到表能力,其句法结构的演变机制在历时句法研究中仍属未解之谜。文章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重新分析致变论”,发现能性式“VO不C...
7.[期刊]
摘要: “的”字的句法语义研究历来是语法学界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短语层面“的”字功能的探讨,本文将探讨“的”在小句中的时态功能及其限制条件。句法测试显示,“的...
8.[期刊]
摘要: 从理论视角出发,以研究内容为主线综述国内外对话平行结构研究。综述发现,前人对于对话平行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平行结构的功能、生成机制,以及平行结构的...
9.[期刊]
摘要: 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接触的重要产物之一,语码转换的句法研究对于了解语言接触中话语的结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聚焦研究范式和方法,系统梳理了近40年国外语码转换句法研...
10.[期刊]
摘要: 本文从最简方案的精简句法结构(vP>TP>CP)出发,依据制图理论的纷繁结构图谱,将汉语正反问句绘制为低位、中位和高位3个类别,共计10种具体问句形式。层级结...
11.[期刊]
摘要: 以郑州龙子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对公园景观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龙子湖公园整体整合度一般,景观空间聚集性不强,可...
12.[期刊]
摘要: 近年来,构式语法研究出现了多模态转向,多模态构式语法研究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动向。本文结合构式语法理论的使用观和意义观,概述了多模态构式研究的理论渊源和研究框架...
13.[期刊]
摘要: 反向判断式“如何是X”是禅录里一种高频使用的特殊疑问句,被用来询问听话人对某一概念X的内涵或类属,期待听话人将X和某一个现成的知识对应起来,目的是为了获得启悟...
14.[期刊]
摘要: 本文在语义地图连续性假说及语义地图模型理论框架下,提出“语义偏误概念相邻性”假说以及“偏误语义地图”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二语学习者的习得情况分析,通...
15.[期刊]
摘要: 文章分析了构式“V你的(NP)!”中常项构件和变项构件特征,认为该构式的构式义为“言者对听者的行为表达否定态度,要求听者专心V(NP)”。该构式既可用于消极情...
16.[期刊]
摘要: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从+X+中”的句法语义特征与结构内成分缺省的条件。“从+X+中”结构整体与谓语的核心语义关系为“处所—动作”,介词“从”的主要功能是...
17.[期刊]
摘要: 以往汉语工具构式研究多关注某一工具构式,鲜有文章立足于整个工具构式家族,且目前汉语工具构式分类也存在缺陷,各工具构式的构建动因及其间的关联性也尚不明晰。本文立...
18.[期刊]
摘要: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建立轴线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运算,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三个维度对驻马店中心城区20处公园绿地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相...
19.[期刊]
摘要: 汉语存现兼语句具有存现句的结构,并且内含一个承担双重题元角色的兼语。兼语的双重题元现象看似违背了题元准则的要求,但没有影响句子的合法性。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在生...
20.[期刊]
同位复指式“第三人称代词+NP”与“NP+第三人称代词”的对称和不对称
摘要: 现代汉语中,因为存在句法、语义等层面的制约因素,同位复指语“3 rd PP+NP”与“NP+3 rd PP”大致形成不完全对称和完全不对称两类关系。若进入NP...
1.[会议]
摘要: 本文考察汉语各大方言区中的正反问句及其变式,以挖掘其语言类型学的价值,采取双重视角:横向地域的毗邻与隔离以及纵向历史的传承与分合,着重讨论“VP-Neg-VP...
2.[会议]
摘要: 小称是现代汉语及汉语方言广泛具有的语法范畴,最初由名词而来,用来称小。普通话及其他各方言的小称形式不尽相同,河南浚县方言的小称形式是儿化,但跟普通话或其他方言...
3.[会议]
摘要: 林州市地处河南省西北角,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林州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磁漳小片。普通话的趋向动词和非趋向动词都可以和“来”组合成动趋短语“V来”。林州方言趋向动...
4.[会议]
摘要: 量名结构处在主语位置上表定指功能存在于汉语许多南方方言中,吴语、粤语、江淮官话等方言有专门的论文讨论。我们想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湘语的量名结构。本文以...
5.[会议]
"给予义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句式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及其历史来源
摘要: 按双宾语语序的不同,这种句式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两种格式:一种是“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式;另一种是“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式。本文将要讨论的是给予义动词带一个直接...
6.[会议]
摘要: 选择问可以分为列项选择问和正反选择问。列项选择问用分项列举的方式提问,正反选择问用正反并举的方式提问,都是要求对方选择一项作为回答。本文详细描述陕县方言的选择...
7.[会议]
摘要: 近百年来北京文艺体文本中正反问句这类句式一直在发展演变之中,正反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出不同的类别。本文介绍了正反问句的句法分类和正反问句内部小类的信疑度,阐述...
8.[会议]
摘要: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上海话自然带有五湖四海的特色,严格意义上的上海话,即《浦东老闲话》中所记载的那种“本地话”,说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本文介绍了上海话的疑问句和...
9.[会议]
摘要: 祁东话属于湘语的娄邵片,表示多个(两人以上)人物的标记是“一各(各)”[iko],形成“人物名词或代词+一各(各)”的复数表达形式。除了这种形式之外,还有“两...
10.[会议]
摘要: 多年来汉语学界普遍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不同方言的语法是基本一致的。这一方面是由当时方言的调杏状况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受当时一批著名学者的观点的影响。本文介绍了...
11.[会议]
摘要: 二语习得研究已经注意到了因为语言类型的差别而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出现的主语错误。本文从“话题”和“主语”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汉语中的话题突出结构导致中国...
12.[会议]
摘要: “勒X”结构,一般认为是由“勒”加上一个表示方位处所的语素构成的。吴方言中的“勒X”结构,一直以来都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特别是描写苏州话和上海话“勒X”结构的...
13.[会议]
摘要: 本文考察宁波田螺山方言“勿”字句的语法意义及基本格式,考察重在描述“勿”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说明其句式特点及使用条件。
14.[会议]
摘要: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式不能和数量成分共现,这是众所周知的语法现象,也是动词重叠式有别于其基式的一个重要语法功能,而且有许多语法学者对此作了详尽的分析,...
15.[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与数量词连用的语缀“头”在汉语方言中分布的范围,并结合历史文献探讨“头”的这些用法的来源。
16.[会议]
摘要: 双宾语句一直是语法学界所关注的重要句式,而类型学与认知语言学不仅为认识其结构、语义等特点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揭示了它可作为语言或方言句法类型的重要参项。本文...
17.[会议]
摘要: 一种权威的理论认为:汉语句子表示事件只有“体”的形式,而“时”是用时间名词来表示,或通过上下文来表现的。这种说法不全面。本文讨论吴语宁波方言的体,着重研究宁波...
18.[会议]
唯一的句子生成方向,第二热力学定律,和三个疑问词移位的例外情况
摘要: 从句法界使用树形图的习惯来看,所有语言都是从上至下地生成句子.主语的结构位置高于其它句法成份,在实际的造句过程中也最先出现.宾语可以先于主语,但是必须通过话题...
19.[会议]
摘要: "句子类型标示假定"的提出对于包括乔姆斯基本人在内的诸多生成语法学家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从更广泛的语言事实来看,"句子类型标示假定"中所蕴含的三个...
20.[会议]
摘要: 本论文提出对倾向的条件句分析的新反例。这些新反例使用了所谓的弱倾向,而挑战的对象包含倾向的简单条件句分析及修正版的条件句分析,而修正版的条件句分析集中在Cho...
1.[学位]
摘要: 目前,世界上的人类语言超过5000种。因此,要想了解不同的语言,采用比较的方法是一个可靠和科学的方法。对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正是通过跨语言结构比较,对语言的共...
2.[学位]
摘要: 在线商品评论经常被消费者发布于在线购物网站。文献回顾表明,从语言学视角对在线商品评论的研究十分稀少。本研究是关于英汉在线商品评论中态度资源的对比研究。态度系统...
3.[学位]
摘要: 句长统计是一种针对句子在语用方面分析研究的统计方法,即通过统计定量的语料库中长度相同的句子出现的次数,再根据得到的数据绘制成表格,从句长的分布规律从而分析人们...
4.[学位]
摘要: “说好的X呢”格式是网络用语中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目前,学界对这一格式研究较少,为本文留下了探索的空间。本文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的归纳分析,将语言的...
5.[学位]
摘要: 语类分析主要通过研究其语步来揭示语篇的交际目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由Hofsted提出,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因素规避,男性化与女性化四个...
6.[学位]
摘要: 话语标记语在日常会话、访谈等言语交际中十分常见,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话语标记语在对会话的局部或者整体理解上能够起到帮助与引导的作用,对其准确理解与灵活得体的运...
7.[学位]
摘要: 诺贝尔奖是面向全球的至高荣誉奖项,它的创立是将诺贝尔的遗产作为了诺贝尔奖的基金,每年设立多个学科的奖项,比如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平奖,用来授予给世界上在...
8.[学位]
摘要: 商务信函在国际贸易往来中起着连接与纽带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以及在线商务平台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商务信函承载越来越多的人际意义,买家与卖家通过商务信函往来...
9.[学位]
摘要: 在我们的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建构什么样的身份做出选择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身份建构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在近些年来一直受到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
10.[学位]
摘要: 网络正在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文化已经深深注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文化下的产物,网络语言对当下的语言...
11.[学位]
摘要: 被动语态是英语、法语和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都有其应用。同时也是语言和文化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英语、法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同时...
12.[学位]
摘要: “互文性”又叫“文本间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所谓互文性就是任何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选择吸收和转化,作者对文本的选择并不是凭空的,而是传递了作者自身...
13.[学位]
摘要: 学术论文已被广泛认为是学术语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学术语篇文章内容和结构的重要窗口。目前,虽然有许多关于期刊论文及学生写作中的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的研究...
14.[学位]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简称CDA)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一门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辛斌,1996)。它把话语当作一种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分析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
15.[学位]
摘要: 本文以90万字的语料为基础,对文艺语体中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中的存现句从数量及分布特点、动词小类以及表达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小说、散文和诗歌...
16.[学位]
摘要: 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语法隐喻的一个组成部分,情态隐喻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便是...
17.[学位]
摘要: 动词、名词是组成句子必不可少的成分,它们作为建构句子的基本语法单位,在句子产生及其理解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所有句子加工机制的研究文献中,以动词为核心的研究文献...
18.[学位]
TED演讲中话语标记语跨学科对比研究——以数学、医学、经济学、艺术为例
摘要: 话语标记语是语言交际中常见语言现象,在话语引导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效掌握话语标记语分布及用法可以促进话语理解并保持语言的连贯性。鉴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实践价值,越...
19.[学位]
摘要: 广告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息息相关。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在做什么,广告无处不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广告的社会里。广告使我们的生活更...
20.[学位]
摘要: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上的沟通与交流使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而语言学家们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也成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