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700篇,会议文献有13篇,学位文献有141篇等,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主要作者有彭必源、朱富强、李国武,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主要机构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现实困境与规范路径
摘要: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一直是成员权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存在的系列陈旧问题,如认定主体不明确,认定标准不清晰,司法救济...
2.[期刊]
数字技术如何促进共同富裕?——以“湖北淘宝第一村”下营村为例
摘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域特色产品相结合,在实践中孕育了“淘宝村”这一乡村经济新形态。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的绿松石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展...
3.[期刊]
摘要: 第三次分配与第一次、第二次分配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体系,已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我国第三次分配仍然存在分配资...
4.[期刊]
摘要: 工分制是集体化时期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记录和衡量社员劳动数量和质量并按一定标准给社员分配实物、货币等的一种制度。工分制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分...
5.[期刊]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以合作社为依托的集体经济,而村集体经济内源式发展涵盖了发展决策主导化、发展过程本地化以及发展收益普惠化。以甘肃省W村发展的个案经验为...
6.[期刊]
摘要: 伴随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兴起,先进智能技术与工业部门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备受关注。基于技能偏向性视角,在理论诠释工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
7.[期刊]
摘要: 本文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1)2003—2019年,我国共同富裕指数由5.660上升到5.970,共...
8.[期刊]
摘要: 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亟待迈上新台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落脚点在于路径探究,这需要把握好五个“点”: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入手,这是促进全体人民...
9.[期刊]
摘要: 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的基本路径。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没有完全厘清作为分配伦理基石的平等、公平、正义等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应在“效...
10.[期刊]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
11.[期刊]
摘要: 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消灭...
12.[期刊]
摘要: 共同富裕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了党和国家的大视野、大担当和大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
13.[期刊]
摘要: 平台经济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新发展格局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在深入剖析垄断的本质和垄断产生...
14.[期刊]
摘要: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如下一些问题的追问:国有企业为何会出现效率不佳?国有企业为何会出现分配问题?民间资本主导的管理模式如何保障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控制?...
15.[期刊]
摘要: 平台经济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新发展格局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在深入剖析垄断的本质和垄断产生...
16.[期刊]
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分配观.这一分配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都以"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目标,以解决当时经济社会主要矛...
17.[期刊]
摘要: 党的收入分配方针政策的变化经历了从民主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对平均分配;改革开放后实行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一部分人先...
18.[期刊]
摘要: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创造财富和政府合理分配财富,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达到小康,并在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困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经济繁荣的目标。为了达到共同富裕...
19.[期刊]
摘要: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概念蕴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均富”思想和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构想,其科学内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
20.[期刊]
摘要: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与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济利润创造与社会价值创新“共栖共生”,高质量推动共同富裕不是打压民营经济,其发展...
1.[会议]
摘要: 分配不公,尤其是分配悬殊已引起中央高层重视,于今年5月提出分配应该向更加公平迈进,而解决公平问题就应该从确立人工成本最高限额、报酬切块额度、层级单价值、资本利...
2.[会议]
摘要: 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其作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从经济学家的视角给予确认和应用,诺思是独特的.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够起到弱化搭便车、道德风险和偷懒的作用.改革以来,...
3.[会议]
摘要: 本文提出了凸模糊对策的一种新的分配方式,给出了一个新的解的定义.并且证明了这种新的分配方式满足的性质和定理.
4.[会议]
摘要: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会议]
摘要: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发展力的传递和扩散特征,提出了产业发展的管理强度指数,并借助偏尾分布及其结论建立了产业发展力的衍生过程模型。该衍生过程...
6.[会议]
浅析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相容性——基于产权的思考
摘要: 本文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长期性与持续性,而我国本身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联系。本文从产...
7.[会议]
摘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了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
8.[会议]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必须深化的路向——基于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发展的追溯与前瞻的论析
摘要: 本文首先综述了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分配制度理论研究的追溯与前瞻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新中国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发展和改革深化的历史过程,提出公平高效型按劳...
9.[会议]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私有化和就业的复杂关系的理论模型。私有化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就业。中国作为一个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私有化对就业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这...
10.[会议]
摘要: 以前我们考察问题都讲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关系、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分析方法不一定对。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民营经济和国有资产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民营经济和国有...
11.[会议]
摘要: 宁夏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当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探讨了加快宁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九个问题。
12.[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首都非公有制经济在首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作用,探讨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起到的重要力量。
13.[会议]
摘要: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生存艰难,非公有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我国...
1.[学位]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曾达到顶峰。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面对国际和国内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法国国有企业却因其经营方式日显弊端、...
2.[学位]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
3.[学位]
摘要: 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动力源成为中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发现,无论是对调整经济结构而言还是对促进经济进一步发...
4.[学位]
摘要: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的重要论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否定之否定定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做出病理分析:他认为,正如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转化为资产...
5.[学位]
摘要: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活力源泉,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在完善...
6.[学位]
摘要: 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因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7.[学位]
摘要:
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对十六至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批判进行初步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批判散见于他们...
8.[学位]
摘要: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制度,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全社会实行单一公有制、不存在商品...
9.[学位]
摘要: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制经济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有制经济改革,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思想,考察国有制...
10.[学位]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独立于世界经济体制外是不可能的。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也促...
11.[学位]
摘要: 社群主义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最新理论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在批驳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兴起。长期以来,人们对社群主义的探究专注于政治哲学范畴,主要有国家...
12.[学位]
摘要: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出发,确立了自己的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在批判吸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
13.[学位]
摘要:
马克思曾经发表过言论:人类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断奋斗努力的。如今人们谈论的热点就是分配正义,它同时和人们的实际利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构建和谐社会...
14.[学位]
摘要: 《哥达纲领批判》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是马克思晚期作品,文中的很多思想都是之前思想的成熟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分配正义...
15.[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收入分配问题是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协调好收入分配不仅利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
16.[学位]
摘要: 从远古的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了追求正义的愿望。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只要涉及到能够分配的领域,人们都希望得到公平、正义的分配。于是,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
17.[学位]
摘要: 过去的30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均平均收入在不断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是,收入分配问题仍然存不公平的现象,甚至表现为逐渐明显化。...
18.[学位]
摘要: 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充分的体现了我国人民群众在社会上的主体...
19.[学位]
摘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这个充满悖论的时代,财富的增长与贫穷的增加并行衍生,从而分配正义问题凸显为时代的最强音。矛盾不容回避,问题更不能掩盖。面对一系列的矛盾与问...
20.[学位]
摘要: 当前,我国已步入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关口,社会生产领域的问题日渐突出、亟待解决。社会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的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