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原则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68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20篇等,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作者有关柏春、周德海、张宗斌,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机构有合肥行政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河北经贸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消灭剥削、消除浪费的基础上按凝结在产品中的社会劳动进行分配,不是以个人劳动时间为分配尺度;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使按劳分配...
2.[期刊]
摘要: 戴蒙德的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处于长期均衡增长路径的经济体运行可能是动态无效的。文章基于前人对AMSZ准则的扩展,根据中国1997—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
3.[期刊]
摘要: 近读传记文学《两弹元勋邓稼先》,看到这样一个情节,令我感动不已。邓稼先由于功勋卓著,得到过许多大奖。为此,不少人问过他搞“两弹”得到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
4.[期刊]
摘要: 13.永不平均分配损失这是交易者犯下的最糟糕的错误之一。解析:这里讲的是关于补仓摊薄成本的技巧。就是说在下跌趋势不要轻易“补仓”,?因为越补仓,可能亏损越大。...
5.[期刊]
摘要: 创新型商品的研发过程实际上是研发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同时也是研发劳动对资本控制的抵抗过程,这种抵抗的有效性来自研发劳动自身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特点不同于重复性的简...
6.[期刊]
摘要: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公平不同于平均分配,也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公平,而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
7.[期刊]
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遭遇深刻的实践困境,其完全实现的所有制条件正在被实践所改变,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为劳动者通过市场与...
8.[期刊]
摘要: 在一块正方形的土地上,住了4户人家,刚好这块土地上有4个池塘。怎样才能把土地平均分给4户人家,而且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池塘?
9.[期刊]
摘要: 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消灭剥削、消除浪费的基础上按凝结在产品中的社会劳动进行分配,不是以个人劳动时间为分配尺度;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使按劳分配...
10.[期刊]
摘要: 通过对国有企业人工成本现状、趋势的分析,指出需要引起研究重视的问题: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最后,对...
11.[期刊]
摘要: 当初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对已全部实现其价值的劳动产品中由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按照不同劳动者为其付出的劳动质量所进行的分配活...
12.[期刊]
摘要: 当初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对已全部实现其价值的劳动产品中由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按照不同劳动者为其付出的劳动质量所进行的分配活...
13.[期刊]
摘要: 针对国内经济学界关于"我国劳动报酬比重偏低"的说法,笔者提出质疑。笔者指出,我国GDP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GDP的发展质量远不及发达国家、我国与发达国...
14.[期刊]
摘要: 针对国内经济学界关于"我国劳动报酬比重偏低"的说法,笔者提出质疑。笔者指出,我国GDP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GDP的发展质量远不及发达国家、我国与发达国...
15.[期刊]
配偶收入如何影响自身生活幸福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配偶收入影响自身幸福感的两种影响渠道:经济支持渠道和收入比较渠道.通过这两种渠道,配偶收入对自身幸福感分别产生正效应和负效应,综合影响取决于...
16.[期刊]
摘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贫富差距问题仍然是我国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中国的相对收入差距虽然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收入差距还在持续拉大,在中国社会不公的现象...
17.[期刊]
摘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贫富差距问题仍然是我国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中国的相对收入差距虽然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收入差距还在持续拉大,在中国社会不公的现象...
18.[期刊]
摘要: 从按劳分配的本质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出发,世界范围的实证分析未能支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相等的假说.既然二者的比例范围并不相等,则完全有理由在社会主义初...
19.[期刊]
摘要: 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从分配起点、分配原则和分配结果三方面保证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社会...
20.[期刊]
摘要: 研究和分析刘少奇同志的收入分配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把握其精神实质,汲取其思想精髓,对于我们推动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1.[会议]
摘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了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
2.[会议]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必须深化的路向——基于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发展的追溯与前瞻的论析
摘要: 本文首先综述了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分配制度理论研究的追溯与前瞻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新中国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发展和改革深化的历史过程,提出公平高效型按劳...
1.[学位]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
2.[学位]
摘要: 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因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3.[学位]
摘要: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制度,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全社会实行单一公有制、不存在商品...
4.[学位]
摘要: 本文选择“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意义”作为研究主题,主要是想通过系统考察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来为今天的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做借鉴。首...
5.[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已不复存在,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利益主体异质化,利益结构不断分化与重组,利益差距持续扩大,利益矛盾与冲突日趋...
6.[学位]
摘要: “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剥削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演化,收入分配制度...
7.[学位]
摘要: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马克思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马克思按劳分配设...
8.[学位]
摘要: 收入分配作为人类社会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范畴,它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分配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公正与否,并在相当大的程度...
9.[学位]
摘要: 《哥达纲领批判》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是马克思晚期作品,文中的很多思想都是之前思想的成熟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分配正义...
10.[学位]
摘要: 过去的30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均平均收入在不断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是,收入分配问题仍然存不公平的现象,甚至表现为逐渐明显化。...
11.[学位]
摘要: 本文就当代中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所带来的问题展开论述。改革开放积累了巨量财富,并在惠及大部分人的前提下,进行了物质分配,这其中固然存在着一定的权贵势力垄断...
12.[学位]
摘要: 之上的。马克思通过亲身参加革命实践和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收入及其来源的...
13.[学位]
摘要: 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认识过程。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
14.[学位]
摘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这个充满悖论的时代,财富的增长与贫穷的增加并行衍生,从而分配正义问题凸显为时代的最强音。矛盾不容回避,问题更不能掩盖。面对一系列的矛盾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