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6篇,会议文献有60篇,学位文献有71篇等,对流层的主要作者有蒋维楣、张强、孙鉴泞,对流层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对气候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观测数据一直较为稀缺。利用2016年7月下旬-8月青海省格尔木市对流层臭氧探空观测资料开展夏季青藏高原北部对...
2.[期刊]
摘要: 贺兰山东麓边界层内各高度层主导风向分布不均;300m高度以下各时次风速随高度递增;各高度平均风速最小值主要出现在清晨和上午各时次。风速廓线指数P对300m高度...
3.[期刊]
2005-2015年四川盆地南部对流层NO_(2)柱浓度变化趋势
摘要: 文章利用OMI获取2005年1月—2016年2月的对流层NO_(2)浓度数据,分析了四川盆地南部对流层NO_(2)柱浓度的变化趋势,并详细介绍了数据的来源、研...
4.[期刊]
摘要: 以2006年夏季敦煌野外观测的探空资料为基础,对比研究了西北的荒漠区晴天、阴天大气边界层的构造以及对应的陆面过程。结果表明,西北荒漠区晴天和阴天的对流边界层以...
5.[期刊]
摘要: 采用再分析资料ERA-20C对东亚、北非干旱半干旱区一百多年边界层高度(Boundary Layer Height,BLH)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揭...
6.[期刊]
摘要: 边界层湍流所引起各物理量的垂直输送在大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对流边界层特征对分析污染物扩散条件,认识陆气间物质、能量的输送交换机制和提高数值模式模拟能力具...
7.[期刊]
摘要: 利用WRF模式模拟兰州市西固区河谷盆地和兰州新区低丘缓坡地形两种下垫面的冬季边界层特征,从近地面风场、温度场、位温廓线、地面通量和边界层高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种...
8.[期刊]
摘要: 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20C、ERA-Interim和ERA40对1900—2015年东亚、北非干旱半干旱区边界层高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9.[期刊]
摘要: 利用2013-2017年逐日07:00(北京时,下同)高空压温湿常规资料,19:00每隔50 m高空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等加密资料,分别采用T-logP法和...
10.[期刊]
摘要: 利用2013~2019年郴州高空气象探测站逐日7时、19时定时观测探空资料,对该地区对流层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6~10月上空是很少有第一...
11.[期刊]
摘要: 利用华南地区14个站点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六年逐日的L波段探空资料,对华南地区对流层顶、边界层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高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12.[期刊]
摘要: 1出访背景德国莱布尼茨对流层研究所(TROPOS)在气溶胶尤其是细粒子数浓度和活化特征观测方面具有卞富的经验,产出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研发了多款国际最先进的观测...
13.[期刊]
摘要: 地球大气层包括对流层、同温层、热电离层和外气层。其中,最底层的叫作对流层,这一层实际上就是我们呼吸到的空气,它不仅包括各种云,还包括各种天气现象、对流层的上面...
14.[期刊]
摘要: 重力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大气波动,它对全球大气动量和能量的传播以及多种天气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国内外关于惯性重力波的研究进展,...
15.[期刊]
摘要: Based on the monthly average data of ERA-Interim and NCEP reanalysis from Janua...
16.[期刊]
摘要: Based on the ozone sounding data from the south suburb of Beijing radiosonde st...
17.[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一种埃玛图的绘制方法,用绘图展示大气状态的温湿特征量、不稳定能量以及特征高度等,为辐射计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产品展示。本文给出了该方法在VC+...
18.[期刊]
摘要: 利用1981—2020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对中国区域近40年的对流层顶温度场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和四季变化状况研究。采用线性回归、Mann...
19.[期刊]
摘要: 大气边界层结构影响地气间物质能量交换、污染物扩散及人类健康.边界层结构受地表加热和动力作用影响显著,但实际观测中难以分离每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边界层结构和大气湍...
1.[会议]
青藏高原东坡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气象要素与能量输送季节变化分析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东坡理塘大气综合观测站的情况.利用该站2007-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比较了青藏高原东坡地区高原草甸下垫面情况下近地层气象要素及能量输...
2.[会议]
摘要: 针对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对CORS站数据解算的影响[1],为获知适用于中国东北部地区的对流层延迟解算策略,本文就CORS站数据解算中所使用的对流层映射函数进行了...
3.[会议]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 3年8月11日发生在河南省西北部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水前...
4.[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判定TC变性的“相空间”方法,该方法包含了三个参数:对流层低层热力对称性参数、高层热成风参数、低层热成风参数。用此种方法对2000-2007年间台风...
5.[会议]
摘要: 利用西北干旱区民勤、黄土高原平凉和榆中三站2006~2012年逐日08时和20时探空资料,以及1961~2012年地面要素资料,应用位温廓线法计算和对比分析了...
6.[会议]
摘要: 对济南2005~2014年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探测到的对流层顶高度及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动探测及资料处理方法一致的情况下,济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温度...
7.[会议]
摘要: 利用山西省观象台2008-2013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罗氏法计算太原市08时、14时和20时的大气混合层厚度,结果表明:3个时次大气混合层的平均值分...
8.[会议]
摘要: 近年来石河子垦区因冰雹灾害使棉花受灾几十万亩,数人因雷击死亡,局地强降水引发的洪水,使农作物及居民房屋被冲毁。而超级单体风暴是造成石河子垦区气象灾害的主要影响...
9.[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北京探空站1960~2009 年高空资料,对北京上空对流层顶的时空分布、随季节变化和年度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北京地区对流层顶分布特征及其高度和温度的...
10.[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1963—2010 年西安高空气候资料月报表,分析各对流层顶的出现频率和特征,西安冬半年存在复合对流层顶,夏半年存在第Ⅱ对流层顶,第Ⅰ对流层顶1 月份...
11.[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1948 年-2004年NCEP的对流层顶的气温气压场资料,对对流层顶的1、4、7、10月的温度场,气压场作相关,研究了对流层顶的一些季节变化特征,结...
12.[会议]
摘要: 利用1995年在Florida进行的外场观测试验SCMS(The Small CurriulusMicrophysics Study)8月14日测得的位温、水...
13.[会议]
摘要: 利用云南5个探空站每日2次的对流层顶高度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云南对流层顶高度主要出现在16~18km高度,不同地区高度随纬度...
14.[会议]
摘要: 利用1979-2010年ECMWF提供的月平均温度资料,选取热力学对流层顶定义,应用滑动的EOF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对流层顶高度的空间模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15.[会议]
摘要: 利用GISST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北半球秋季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IOD,Indian Ocean Dipole)和北半球对流层位势高度异...
16.[会议]
摘要: 基于戈壁下垫面上铁塔观测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建模方法从不同季节平均要素的日变化和廓线结构入手,分析了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包括风速、温度、湿度和地面气压...
17.[会议]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对流层出现增暖,平流层出现降温,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对流层顶高度也在发生变化,对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根据1979~2008年期间近30a华北...
18.[会议]
摘要: 利用1979~1992年卫星TOR对流层臭氧数据库资料,以及同期太阳辐照度数据序列,考察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含量变化与太阳辐射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青藏...
19.[会议]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和WRF模拟结果分析了2007年4月17日发生在广州白云机场附近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发生于高低层系统有利配置、南海季风涌活跃和...
20.[会议]
摘要: 利用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3日湖北东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弓形回波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
1.[学位]
摘要: 在深对流活动中,有一部分对流能穿透对流层顶,这类对流称为穿透性对流,它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
2.[学位]
摘要: 强对流天气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强对流天气的准确预报识别的研究就很有意义。多普勒天气雷达是进行强对流天气预报识别的主要手段。本文在总...
3.[学位]
摘要: 强对流灾害天气是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由于强对流天气通常会伴随着天气在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迅速改变,造成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所以成功的预警强对流灾害天气,...
4.[学位]
摘要: 干空气影响热带气旋活动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发现,大西洋地区热带气旋的活动不仅受到撒哈拉干暖空气层(SAL)的影响,还受到副热带高压下沉干空气的影响...
5.[学位]
摘要: 氮氧化物NOx(NO+NO2)控制对流层O3和OH自由基的含量,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LNOx是对流层上部NOx的主要来源,闪电与对流层上部NOx较好的...
6.[学位]
摘要: 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温度资料,依据温度递减率插值法,计算出北半球对流层顶数据;结合青藏高原(简称高原)9个探空站和同纬度东...
7.[学位]
摘要: MJO是对流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模态。在模拟MJO的特征方面,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型:摩擦波动动力(FC)模式,水汽模式(MF)模式和摩擦波动动力-水汽反馈(FC-...
8.[学位]
摘要: 近年来,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天气现象是引发自然灾害中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的暴雨灾害则是气象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