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06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55篇等,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要作者有王林、李永升、万红,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要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基于“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依法打击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维护香...
2.[期刊]
摘要: 反恐研究在国内日益从“隐学”变成“显学”,最大的困境是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反恐方向到反恐法学科再到反恐学科过渡,构建独立的反恐基本理论,挖掘...
3.[期刊]
摘要: 通过回顾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历史、梳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现状、展望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未来,不但可以总结我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演进历程和规律,而且可以为现阶段危害...
4.[期刊]
摘要: 反恐怖主义立法模式是在应对恐怖主义过程中,在本国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下不断发展的.反恐怖主义立法模式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对反恐怖主义立法模式的分析、考量,可...
5.[期刊]
摘要: 为保障我国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国家机关强化刑事法律的立法工作已成为现阶段国家发展的重点课题.刑事法律对国家安全法治目标保障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坐标归类.首先,...
6.[期刊]
摘要: 《刑法》第114条与115条中的"其他危险方法"缺少规范性描述而有先天缺憾,理论向来以与放火等罪具有"相当性"的解释来限制这一兜底性条款,但"相当性"的内涵尚...
7.[期刊]
摘要: 叛逃罪是从投敌叛变罪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罪名,叛逃罪在刑法典中的编排位置决定了它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安全,但是这里犯罪客体性质的国家安全和1997年刑法中叛逃罪要求...
8.[期刊]
摘要: 《刑法》第114条与115条中的“其他危险方法”缺少规范性描述而有先天缺憾,理论向来以与放火等罪具有“相当性”的解释来限制这一兜底性条款,但“相当性”的内涵尚...
9.[期刊]
摘要: 安全乃国家之本.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是刑法在国家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因应社会的必然之义.在大数据背景 下,我国基于传统国家安全视角而设置的刑法分则第1章"危害国...
10.[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因私出国(境)旅游的人数持续攀升,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管理的风险和隐患也日益增多,通过对涉密人员...
11.[期刊]
摘要: 我国反恐实践凸显现行法律措施的不足,表现为事先预防体系缺乏整体规划、司法领域刑事司法介入迟滞、教育矫治缺乏有效对策、对可疑人员合法羁押“安全阀”缺失等.在“一...
12.[期刊]
摘要: 反恐研究在国内日益从"隐学"变成"显学",最大的困境是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反恐方向到反恐法学科再到反恐学科过渡,构建独立的反恐基本理论,挖掘...
13.[期刊]
摘要: 被这么多枪击案、绑架抢劫包围的美国,被恐怖袭击和社会暴乱笼晕的欧洲,充满偷盗和诈骗陷阱的澳大利亚,这些留学的热门国家屡屡被爆出触目惊心的案件。是否给即将开始他...
14.[期刊]
摘要: 国家安全是一个社会的坚强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社会治理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刑事风险,如果对此不予以充分重视,这些刑...
15.[期刊]
摘要: 风靡全球的增强现实游戏《宝可梦出发》()存在各类法律风险。刑法上,游戏公司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游戏玩家可能危害国防利益或者妨害公共秩序。民法上,游戏公司可能侵犯...
16.[期刊]
摘要:
风靡全球的增强现实游戏《宝可梦出发》(
17.[期刊]
摘要: 在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中,间谍罪是最为常见、多发的犯罪。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间谍行为已经发生种种变化,传统立法已难以适应时代要求。间谍罪在本质上应当是与境外因素有...
18.[期刊]
摘要: 在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中,间谍罪是最为常见、多发的犯罪.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间谍行为已经发生种种变化,传统立法已难以适应时代要求.间谍罪在本质上应当是与境外因素有...
19.[期刊]
摘要: 环境法益的刑法保护,最终必须通过必需的、及时的、合理的、有效的刑事制裁方能变为现实.作为特殊复杂的新型犯罪,环境犯罪要求承担与之相适应的复合责任:侵犯传统法益...
20.[期刊]
对刑法第111条的理解适用及其引申——以李某为境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为例
摘要: 由国家安全这一犯罪客体所决定,在适用刑法第111条时应将该条中的国家秘密限定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国家秘密,即应对该条中的国家秘密采用限缩解释.在适用刑法第111条...
1.[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西部安全的重要性,揭示出西部安全中达赖集团民族分裂活动的非法性,以及维护中国西部安全的法律途径。
2.[会议]
摘要: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了维护和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刑事立法上,从1979年的刑法反革命罪到1997年刑法的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变迁...
3.[会议]
"黄金玉米"是怎样偷渡入境并非法种植的——怀化通道县美国转基因"黄金玉米"案调查
摘要: 通过对“美国黄金玉米”案概况的介绍,指出怀化通道“美国黄金玉米”案的恶劣之处,不仅在于犯罪嫌疑人走私玉米种子,而且走私的是伪劣的玉米种子,从国家安全管理视角来...
1.[学位]
摘要: 间谍罪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自古以来即为国与国之间斗争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某些阶段甚至左右了国家的存亡,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而在冷战之后,各国之间博弈逐渐增强,西方...
2.[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日渐猖獗,呈现出许多难以把握的新特点,危害性也难以预估。其中以新疆恐怖分子谋划的恐怖活动犯罪为甚,如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和“5.22...
3.[学位]
摘要: 自美国“9.11”事件之后,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全球关注,恐怖主义犯罪在全球蔓延,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危害性已经为全世界所共知,如何通过刑法惩治...
4.[学位]
摘要: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形态的犯罪也孕育而生。即便是传统的犯罪类型也衍生出了新的内容,这不得不引起人类的重视。而这当中恐怖类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使得全球、...
5.[学位]
摘要: 网络虚假信息,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媒介进行传播的与事实不符的消息。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网民人数逐渐增多的同时,网络虚假信息也开始泛滥,而且日趋严重...
6.[学位]
摘要:
在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事件频繁发生,给世界的稳定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本文对于恐怖活动的法治防治对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首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进行...
7.[学位]
摘要: 中韩两国刑法都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做出规定,在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概念、范畴、立法沿革、构成要件、分类及罪名设置等立法例方面有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很多差异。这些...
8.[学位]
摘要: 恐怖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犯罪。世界各国均通过专门法律或刑法对此犯罪予以严厉惩治,但具体规定存在差异。我国刑法对恐怖犯罪的立法尚不够全面、清晰...
9.[学位]
摘要: 我国刑法针对人身危险性大、主观恶性深的再犯人,建立了严格的刑罚惩罚体制,特别累犯便是其中之一。现行《刑法》对特别累犯的规定,在原有的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基础上,增...
10.[学位]
摘要: 我国于1997年新设立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这是我国利用刑法手段保护民族关系,确保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但是从刑法条文来看,该罪名的规定过于简单,对实...
11.[学位]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格局结束,多极化世界形成,全球各种利益集团冲突不断,以“双泛主义”为代表的一些极端思想被恐怖主义势力所利用,致使恐怖活动犯罪逐渐...
12.[学位]
摘要: 近年来,全球恐怖主义犯罪愈演愈烈。鉴于全球恐怖主义犯罪的严峻态势,各国均调整刑事政策来应对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美国采取了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从严惩治恐怖主义犯...
13.[学位]
摘要: 恐怖主义犯罪预备行为实行化,是指将传统意义上恐怖主义犯罪的预备行为规定为刑法分则中的独立罪名,配以对应的法定刑,以代替总则分则相结合处罚犯罪预备之一般模式,系...
14.[学位]
摘要: 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犯罪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更是为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中国也未能幸免于恐怖主...
15.[学位]
摘要: 恐怖主义从诞生到发展至当代,一直是人类的梦魇,恐怖袭击事件的爆发经常令人猝不及防。恐怖分子泯灭人性,实施恐怖活动,瞬间夺去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使公共安全...
16.[学位]
摘要: 2014年,“伊斯兰国”建国之后,国际反恐形势有朝向“反恐战争”转型的迹象。在这样一个“反恐战争”时代,政府在开展反恐行动时,应当如何限制公民权利,如何在保障...
17.[学位]
摘要:
根据我国刑法一百一十四和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8.[学位]
摘要: 近年来,“驾车碰瓷”案件常常发生,极大地危害了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及财产权利,因此必须用刑法加以规制,而司法实务部门对此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并不一致,文章选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