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1篇,学位文献有13篇等,其他的主要作者有张云涛、刘伟冬、刘苏丹,其他的主要机构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哈曼是近代非常重要的德国哲学家,是"狂飙突进"运动之父。他的《纪念苏格拉底》对康德为首的启蒙运动理性精神予以了深刻的批判,在那里他对休谟作了一种奇特的诠释。休...
2.[期刊]
摘要: 在普遍主义盛行的启蒙时代,赫尔德的解释学强调和尊重本文的历史性,并且认为理解就是要还原和回到本文的历史性,这在当时是极具洞见且难能可贵的,这种历史主义的解释学...
3.[期刊]
摘要: 受休谟和里德影响,雅可比在其《休谟论信仰,或观念论与实在论,一篇对话》一书中提出了他所谓的实在论观点:信仰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然而,这一实...
4.[期刊]
摘要: 莱辛认为,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包含着三重困境,即契约的稳固性与政治生活之变动性之间的冲突、维系共同体内部团结的力量与分割诸共同体的力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共同体内在的...
5.[期刊]
摘要: 反讽的理论风格初始于古希腊时期,与希腊哲学关于形而上学问题的讨论相交集并多有印证。在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其论证的延异过程里,反讽的样式与柏拉图形而上学构想的探究思...
6.[期刊]
摘要: 德国启蒙哲学家莱辛在《论圣灵与大能的证明》一文中提出"丑陋的鸿沟"这一划分历史真理与理性真理的著名意象,并论证"偶然的历史真理永远不可能成为必然的理性真理的证...
7.[期刊]
摘要: 在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神话研究中,在歌德神话人生之中,我们时时看到花岗岩意象在闪耀。首先,花岗岩意象之于歌德来说,它是主体对世界的立场。歌德的神义论表明,人类的存...
8.[期刊]
摘要: 谢林曾在写给黑格尔的信中明确地否定了绝对者的人格性,在他看来如果神有了人格性,神就是受限制的,而不是一个绝对的存在者.谢林的结论引起了浪漫主义哲学家耶可比的愤...
9.[期刊]
摘要: “泛神论之争”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雅可比作为这场争论的发起者指出,以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通过反思性的理性演证来确定事物存在...
10.[期刊]
摘要: 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看来,费希特不满于康德的先验哲学的二元论和不彻底性,试图从一个无条件的第一原则推演和派生出封闭而完备的知识体系.不过,他的哲学无论在形式上...
11.[期刊]
摘要: 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门德尔松和雅可比各抒己见,各执一端,通过对斯宾诺莎知识学的诠释,把知识的来源之争推向新的高潮.康德坚持调和的立场,既维护着理性的权威,又为...
12.[期刊]
摘要: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身后出版的《解释学与校勘学》中,此书的总序和导论以纲要的方式表达了他在这个领域中的基本观点。他明确地界定了解释学与校勘学,区...
13.[期刊]
摘要: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不仅是功利主义和义务论这两种现代规范伦理学最早的批判者之一,并且还提出了教化伦理学.这种伦理学主要关注拥有个体性的本真自我的教化.这种教化只...
14.[期刊]
摘要: 契希考斯基的历史智慧说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为一个有机的历史整体,使实践成为历史智慧的重要维度,从而终结并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哲学.这种历史观念在形式上奠定了青年...
15.[期刊]
适度启蒙与人类教育--莱辛的启蒙反思及其对理性与信仰冲突的调和
摘要: 文章以莱辛的启蒙反思为入手提出:适度启蒙与绝对真理是否可能?虽然“反者道之动”是事物发展之常理,但二元相争的基本态势往往决定了场域位置的“轮流坐庄”。莱辛作为...
16.[期刊]
摘要: 作为德国18世纪末著名的抒情诗人之一,荷尔德林为浪漫主义诗学思想中注入了一种独特的“返乡”情结.在这样的诗意语境中,诗人对于德意志民族性的思考从故乡的怀念升华...
17.[期刊]
摘要: In his article “on the Proof of the Spirit and of Power”, Lessing brought up th...
18.[期刊]
摘要: 法国大革命发生后,德国哲学家耶可比阐明了他对大革命的看法.耶可比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的哲学基础和行动目的,但也以"意见"为切入点对大革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尝试用...
19.[期刊]
摘要: 自我意识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公分母,被视作理性哲学的最高原则。“现代神学之父”施莱尔马赫的宗教哲学基于他的自我意识理论,与他对近代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分不开。他的...
20.[期刊]
摘要: 施蒂纳哲学总体上受到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影响,但深究其内部,可以发现在国家、社会等方面,施蒂纳与黑格尔的取向完全不同,黑格尔是强国家主义与历史进步主义者,施蒂纳则...
1.[学位]
摘要: 怨恨是什么?为了找出怨恨的源头,舍勒对怨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讨论。在通常情况下,它仅仅被视为一种个人情感,用于表达在某种情境下的心理活动。这种情感被认为是带有...
2.[学位]
摘要: 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JohannGottfriedHerder,1744.8.25-1803.12.18)是德国著名思想家,“狂飙突进”运动的先驱,浪漫...
3.[学位]
摘要: 自康德以来,分析性就已经作为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被哲学家们广泛地使用。然而,自1951年以来,由蒯因引发的对分析性的批判使得原本似乎很自然合理的分析性概念变的...
4.[学位]
摘要: 麦克斯·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哲学思想是通过他在1844年11月出版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体现出来的。在这部著作中,施蒂纳用“个体理...
5.[学位]
摘要: 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境遇下创生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国际国内无产阶级运动的新形势都为伯恩施坦重新思考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环...
6.[学位]
摘要: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以多重身份而成为德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席勒同歌德一样,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领军人物。...
7.[学位]
摘要: 席勒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人性观和美学体系与之前的康德哲学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却有自己独立的理论表述。本文认为,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提出的“游戏冲...
8.[学位]
摘要: 莫泽斯·赫斯被称为德国社会主义之父,他在人的本质理论、经济异化思想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等方面对早年马克思起到了推动和启示的作用,他是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重要渊源人...
9.[学位]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浪潮可谓势不可挡。尽管全球化时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态、安全、贫富差距、信仰危机、人生价值的失落等全球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