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Schelling,F.W.J.1775~1854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3篇,学位文献有7篇等,谢林(Schelling,F.W.J.1775~1854年)的主要作者有陈海燕、先刚、庄振华,谢林(Schelling,F.W.J.1775~1854年)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辽宁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尽管谢林那里缺乏直接的“政治哲学”论述,但在沃格林对时代生存经验的描述中,谢林整个哲学呈现出一种生存-经验性的“政治哲学”诊断维度,从这个维度出发,可以把谢林...
2.[期刊]
杂多、客观性与规范逻辑——康德先验演绎的规范性问题与黑格尔的批判
摘要: 杂多是康德先验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不仅可以用来抵御贝克莱式唯心论的攻击,也将知识限制在安全的领域。然而,杂多概念也凸显了康德哲学的困难,即康德既不能说明杂多的...
3.[期刊]
摘要: 《逻辑学》既不是单纯的思维工具,也不是哲学家神秘的观念游戏,而是西方哲学史上传之久远的"逻各斯"概念与"思有同一"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结晶.由于它是黑格尔思...
4.[期刊]
摘要: 黑格尔从自我意识出发,将其早期阶段看作是一种欲望的自我意识。通过阐发不同自我意识之间的承认理论,黑格尔解决了由个人的欲望行动转变为按照社会规范行事的道德行动的...
5.[期刊]
摘要: 自然哲学是将自然科学提升到理性的精神领域而成为哲学体系的一部分,这项任务的首次完成是在谢林哲学中。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中,谢林在哲学体系上完成了由康德和费希特...
6.[期刊]
摘要: 谢林在承认自我意识的关键性作用的基础上,跨出康德与费希特所坚守的自我意识视角之外,将原初同一性界定为观念东西与实在东西之间(而非表象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在此...
7.[期刊]
摘要: 本原不仅是德国唯心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谢林毕生的主导词语.推动他思想演进的,正是本原内部"超越性"和"全体性"的二重化特质,通过对本原的彻底思索以及对黑格尔...
8.[期刊]
摘要: 同一哲学是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绝对综合,它代表了谢林前期哲学体系的最高成就.基于同一哲学的成熟理论以及对古希腊悲剧的认知,谢林形成了自己的悲剧观:悲剧诞生于自...
9.[期刊]
摘要: 学界通常认为,费希特和谢林(在前者的影响下)都是在其哲学的起步阶段就建立了一种关于"绝对自我"的学说.本文试图表明,费希特在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中从"经验...
10.[期刊]
摘要: 谢林的"同一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蕴含着从存在论向知识论立场的哲学转向.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和费希特的知识学都是基于主观存在论的哲学立场...
11.[期刊]
摘要: 弗·威·谢林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在进行纯粹的思辨之外,还渗透到精神现象的各个领域,其哲学体系考察了同一、存在、自由、自然、神话等核心概念...
12.[期刊]
摘要: 文章对黑格尔逻辑学“反思”这一基本范畴作了批判考察,指出黑格尔通过对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批判哲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这三种思想对客观性的态度的批判,表明了自己...
13.[期刊]
摘要: 谢林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客观唯心主义的最早代表人物,他的“同一哲学”是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谢林正是...
14.[期刊]
摘要: 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谢林的艺术哲学理应给中国现、当代美学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可是在中国近百年的美学史上,谢林的艺术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谢林艺术...
15.[期刊]
摘要: 《艺术哲学》是谢林关于美学的重要著作,不仅是他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艺术进行了哲学的研究,而且着重辨析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艺术形态。尤其是在...
16.[期刊]
摘要: In his later days,by differentiating godhood from the being,Schelling deprived ...
17.[期刊]
摘要: 德国古典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旧哲学的完成,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理论.它经历了由康德开始、经费希特和谢林,最后由黑格尔完成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到费尔巴...
18.[期刊]
摘要: 自由是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的另一个支柱,还有一个支柱就是自我意识。这两个概念都是解读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关键概念。自由处于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
19.[期刊]
摘要: 历史上没有哪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如谢林和黑格尔一般同时出现在一个时代,共同发展、共同成熟;历史上也没有哪两个哲学体系如此相近却又如此不同;同样,历史上也没有哪两位...
20.[期刊]
摘要: 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费希特没有赋予“非我”以独立的本原地位,使得他的哲学未能建立起经验对象的实在性根据。而谢林正是在这一点上突破了费希特哲学的桎梏。他指...
1.[学位]
摘要: 谢林后期哲学思想虽然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实质性的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谢林思想的实质隐藏在基督教神学的灵光之中,这就在...
2.[学位]
摘要: 《艺术哲学》是谢林一生中同一哲学时期里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作为对艺术标榜甚高的著作在西方美学史、哲学史中的重要性鲜有出其右者。谢林在《艺术哲学》中提供了关于艺...
3.[学位]
摘要: 谢林是德国思想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他构建其庞大而多变的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神话的兴趣和关注是持存的。在谢林的全部哲学中,有两条影响其思...
4.[学位]
摘要: 谢林认为艺术哲学是“绝对”在艺术形态中的再现。“绝对”对哲学来说是“真”的原型,对艺术来说是“美”的原型,哲学和艺术不过是对同一“绝对”的两种不同观察方式。在...
5.[学位]
摘要: 在德国古典美学时期,我们大抵熟悉康德、费希特、歌德等哲学家,而谢林是极少被学界所关注的一位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位。谢林也和康德、黑格尔等人一样,其美学思想的阐述都...
6.[学位]
摘要: 每个人都有自由感,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是“熟知并非真知”,这种事实的自由感并不能提供更多的东西。“自然喜欢隐藏自己”,自由问题的奥秘始终处于晦暗之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