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532篇,会议文献有376篇,学位文献有936篇等,基础理论的主要作者有黄勇、刘榕芳、肖秀峰,基础理论的主要机构有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分散剂在电子陶瓷成形中占有重要地位,合适的分散剂是制备稳定浆料和晶粒细小的关键因素。笔者总结了分散剂的分散机理及常用的分散剂的性能,并且得出:水基分散剂常采用...
2.[期刊]
摘要: 目前,市场上用于幕墙系统的陶瓷板密度大多为2.3~2.4g/cm^(3),这对建筑负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容易造成事故危险;而一般陶瓷板玻化程度高、吸水率低、刚...
3.[期刊]
摘要: 笔者对三元层状陶瓷材料Ti_(3)SiC_(2)和Ti_(3)AlC_(2)在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探讨了Ti_(3)SiC_(2)...
4.[期刊]
GB/T41059-2021陶瓷砖胶粘剂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解读
摘要: GB/T41059-2021陶瓷砖胶粘剂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已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陶瓷砖胶粘剂广泛地适用于内外墙面、地面、浴室和厨房等建筑的饰面装饰...
5.[期刊]
摘要: 以ZrO_(2)、MgO和微量TiO_(2)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gO部分稳定ZrO_(2)固体电解质(MgO-PSZ)。对合成试样进行XRD、SEM...
6.[期刊]
摘要: 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碳化硅基底上制备微米金刚石薄膜、纳米金刚石薄膜和金刚石–石墨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对不同金刚石薄膜的...
7.[期刊]
煅烧气氛对Sol-gel制备MgAl_(2)O_(4)粉体烧结性能的影响
摘要: 分别研究了空气气氛和氧气气氛下煅烧对溶胶凝胶制备MgAl_(2)O_(4)粉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成功制备出具有一定透光性的MgAl_(2)O_(4...
8.[期刊]
摘要: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主导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大多数行业早已完成,陶瓷产品也在其中。陶瓷设计师与陶瓷生产厂商不断收集用户反馈,辨别市场动向,以产品迎合用户。...
9.[期刊]
摘要: 青花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它始于唐,兴于元,盛于明清。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制瓷技术的出现让中国成为了陶瓷文明古国,并走向世界。纵观历史陶...
10.[期刊]
摘要: 时代发展到了21世纪,科技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制瓷技术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技术创新和互联网发展成为了不可抵挡的趋势。陶瓷...
11.[期刊]
摘要: 裕厚堂是花灯领域传承百年的老字号,最早是采用竹片和丝绸扎制花灯。后来逐渐发展用北方特有的榆木,楸木,枣木和宣纸来制作,近几十年再发展以实木和玻璃结合,至此后一...
12.[期刊]
摘要: 国外已成功将氧化钇基透明陶瓷应用于医疗检测、工业无损探测等辐射探测器以及红外窗口和激光增益介质等方面。但国内透明陶瓷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不成熟,制备的氧化钇...
13.[期刊]
摘要: 采用不同浓度的Al_(2)O_(3)修饰液对煤基多孔陶瓷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并开展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微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越高,多孔陶瓷的气孔率与吸水率...
14.[期刊]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结合剂粉末和陶瓷结合剂/金刚石混合粉末以及相应的块体材料。研究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分数为0~4.02%时,其对陶瓷结合剂物相...
15.[期刊]
摘要: 由铁电纳米颗粒和介电质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多功能特性,这些特性可广泛用于新型电子和能量收集装置。然而,铁电颗粒的形状、尺寸和在介电质基体中的取向对这些功能...
16.[期刊]
GeO_(2)掺杂(K_(0.5-x/2)Na_(0.5-x/2)Li_(x))NbO_(3)陶瓷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摘要: 以Na_(2)CO_(3)、K_(2)CO_(3)、Li_(2)CO_(3)、Nb_(2)O_(5)和GeO_(2)为原料,通过常规固相反应法制取掺杂0.5w...
17.[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旨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建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枯草芽孢杆菌活性成分检测方法的评价体系并使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方法:本实验依据现行通用标准GB/T 2642...
18.[期刊]
摘要: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不同铁(Fe)掺杂量的锆钛酸钡陶瓷,研究了Fe掺杂量对锆钛酸钡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掺杂和掺杂0.5%~6%F...
19.[期刊]
0-3表面复合型BaTiO_(3)-ZnO压电复合陶瓷的压电性能有限元分析
摘要: 为了从多物理场耦合的角度解释弥散分布于其中的ZnO非均匀局域结构对陶瓷基体压电性能的增强机理,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结构力学模块中的压电设...
20.[期刊]
摘要: 在新时代新进程中,多元化融合已经成为当下世界交流的新形式,我们如何通过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交融,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内涵意义,从而将文化遗产“活”起来、“动”...
1.[会议]
摘要: 采用激光预制裂纹法在不同陶瓷材料表面引入了深度可控的尖锐裂纹,尖端半径可以达到1μm.对比传统方法(5.65±0.51和4.26±0.43MPa·m1/2)和...
2.[会议]
取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四川延续传统的陶瓷合成工具、炉具和炊具的强度、韧性和显微结构
摘要: 许多陶瓷胎釉的配方不仅要考虑到光学性能,还要考虑到机械性能,诸如抗热震性(煮锅、茶壶、盘、碟等)把热能传输转移到食物或房间(火盆和炉具),韧性(厨房用炊具、陶...
3.[会议]
摘要: 陶瓷涂层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国民经济产业中应用广泛.然而,陶瓷涂层物理性能评价很长时间处于无技术、无标准、无设备的状态,这是由于涂层难以作为单质材料直接...
4.[会议]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可以直观准确地观察粉末样品的分布、粒径大小以及形貌.本文对一种现代功能陶瓷粉体材料——钛酸钡在不同制样条件、不同加速电压和不同工作距离下进行了扫描...
5.[会议]
摘要: 钪锆陶瓷体磨粉为200目,用硫酸与氢氟酸溶样;在pH1.2的条件下,用氢氟酸沉淀钪达到分离锆基体的目的,排除锆的干扰,用EDTA滴定钪的含量,考察了样品的最佳...
6.[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对ISO 10545-13:2016陶瓷砖化学腐蚀性测定新标准与1995版标准的技术性差异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广大生产企业、检测机构以及其他业...
7.[会议]
摘要: 陶瓷砖安全性能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比较了中国不同陶瓷产品标准的放射性核素限量、防滑性能、有釉砖铅镉溶出量、特殊要求四个安全性指标,提出建设我国陶瓷...
8.[会议]
摘要: 为确定陶瓷材料中是否存在表征失效波的再压缩信号这一实验现象,开展了一维应变条件下平板撞击实验,采用VISAR系统测得了不同厚度试件的自由面粒子速度时程曲线.通...
9.[会议]
摘要: 冲绳的复杂与多元文化的历史使确定岛上瓷器的组成与原产地成为一个难题.在本研究中,对具有历史意义的七个不同的冲绳地点发掘出的17至18世纪陶瓷,利用基于X射线的...
10.[会议]
摘要: 唐代郏县花釉瓷与宋代禹州钧瓷之间的关系,涉及到钧瓷历史的渊源和传承、钧瓷的烧造年代以及钧窑的发展历史,是钧瓷界、学术界长期具有争议的话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
11.[会议]
古陶瓷覆盖层的全场X线吸收近边结构究:各种实例(罗马陶器和中国瓷器)
摘要: 考古陶瓷是一种由结晶相和非结晶相互组合的复合材料,并且通常有一个或多个薄层材料覆盖材料(泥釉、瓷釉,珐琅……).这些不同的覆盖层不仅提供了密封的性能和往往具有...
12.[会议]
摘要: 中国历代色釉分为低温色釉和高温色釉,其中颜色釉作为在装饰瓷的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诸多的色釉化学组分和配方不少单位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作为釉下彩青花色料都停...
13.[会议]
摘要: 浙江湖州、德清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山上有丰富的瓷土、烧料,山下河网密布,运输便利,制瓷条件非常优越.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浙江北部...
14.[会议]
摘要: 许之衡一个星字,辟开古建黑釉新天地.古建黑釉,特指非人工绘饰,是黑釉中氧化铁自然结晶的肌理.宋以来传世品系有兔毫、油滴、曜变,这类釉色《饮流斋说瓷》谓,紫黑之...
15.[会议]
摘要: 十八世纪初欧洲瓷器的发明是陶瓷使用史上的转折点.作为最坚硬的陶瓷材料,瓷器可以制成各种各样极其丰富多彩的器物使用.事实证明,它非常适合在石膏模具中注浆成型,也...
16.[会议]
摘要: 笔者研究发现越窑釉色是多样性,如:黑、紫红、绿、青、天青、青黄等,乳浊天青釉是其中之一.五代越窑秘色瓷乳浊天青釉二件标本,如下:1、五代越窑天青釉莲纹絊形碗:...
17.[会议]
摘要: 在科技考古和古陶瓷研究领域中,X荧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作为小型化的手持式X荧光仪是新近发展的受欢迎的设备:有较好的科技性能,重量轻,尺寸小,便于到工地和现场应...
18.[会议]
摘要: 尽管做了有大量的化学分析,但是杭州官窑瓷胎仍然有些扑朔迷离.与较早的汝窑和同时代的南宋越官窑的同类物品相比,来自杭州官窑、老虎洞还是郊坛下的瓷片都有比较粗糙的...
19.[会议]
摘要: 位于中国福建省的宋代(公元960-1276年)建阳窑在整个东亚的茶鉴赏家中间是闻名遐迩的.它们的黑釉茶盏通常是黑色中有杂色斑,红褐色斑点或条纹,和/或银灰色像...
20.[会议]
摘要: 随着能源危机的爆发与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多孔隔热材料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而气孔的分布对于多孔隔热材料热导率的影响不容忽视.以传热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以导...
1.[学位]
摘要: 古代陶瓷文物表面蚀变现象的研究在过去很少被涉及。宋代建窑系黑釉瓷是黑釉瓷艺术巅峰的代表,以釉面具有“兔毫纹”、“油滴釉”乃至珍稀的“曜变纹”等图案而著名。然而...
2.[学位]
摘要: 钛酸铝(aluminum titanate)多孔陶瓷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热导率,较高的熔点,以及优异的抗腐蚀性和抗热震性等优点,在催化剂载体和过滤等领...
3.[学位]
摘要: Si3N4陶瓷具有耐高温、高硬度、高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机械加工和核反应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Si3N4陶瓷材料本身的高硬脆性,后期加工困难...
4.[学位]
摘要: 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质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由于陶瓷自身脆性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非晶结构可改善陶瓷的脆性,但其内在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选取 A...
5.[学位]
摘要: Si3N4陶瓷具有耐高温、高硬度、高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机械加工和核反应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Si3N4陶瓷材料本身的高硬脆性,后期加工困难...
6.[学位]
摘要: 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质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由于陶瓷自身脆性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非晶结构可改善陶瓷的脆性,但其内在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选取 A...
7.[学位]
氧化物掺杂对Al2O3-B2O3-SiO2低温共烧陶瓷的影响研究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材料的发展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子材料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渐向小型化、易集成、数字化等方面倾斜。低温共烧陶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
8.[学位]
摘要: 陶瓷金属化是将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耐酸碱、耐腐蚀、绝缘性和金属材料的导电、导热、便于钎焊封装等特性结合起来,陶瓷金属化器件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封装、生物医药、...
9.[学位]
摘要: 金属和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热学、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力等工程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金属和陶瓷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需求愈发强...
10.[学位]
摘要: 随着核能的发展及核武器的退役,产生了大量的乏燃料和钚(Pu),Pu与乏燃料中的次锕系核素(MA)半衰期长,放射性强,毒性大,它们的放射性危害丞待处理。近年来,...
11.[学位]
摘要: 高放废液中所含放射性核素种类多,放射毒性大,释热率高,其处理和处置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目前比较安全的处置方式是将其固化在性质稳定的材料中,再进行深地质埋藏。NZ...
12.[学位]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业规模的增大,工业生产过程中随之产生的重金属废水也越来越多。由于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毒性、超强的渗透性且不易去除等特点,能很轻易的在动植...
13.[学位]
摘要: 铯榴石能够实现137Cs的高容量(理论上超过40wt%)和稳定晶格固化,同时由于其具备相对较高的水热/高温热稳定性,因而被提出作为放射性废物中核素137Cs的...
14.[学位]
摘要: 玻璃是一种已经具有五千多年历史且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传统无机硅酸盐材料,石墨烯则是近年来发现的只由sp2杂化碳原子键合形成的具有蜂窝状结构的二维层状材料。将石...
15.[学位]
摘要: 核能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目前,如何对高放废液(HLW)进行有效处理和处置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地聚合物因具有独...
16.[学位]
摘要: 中国陶瓷文化是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见证者。但当前,我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存在名窑知名度与实际开发状况不成正比、文化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