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宋代建窑系黑釉瓷及其蚀变产物的研究
【6h】

宋代建窑系黑釉瓷及其蚀变产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古代黑釉瓷概述

1.1.1 黑釉瓷发展概述

1.1.2 黑釉的化学组成

1.1.3 黑釉相组成

1.2 建窑系黑釉瓷特点

1.2.1 福建建阳(建窑)黑釉瓷

1.2.2 重庆涂山窑黑釉瓷

1.3 陶瓷腐蚀研究进展

1.3.1 玻璃及陶瓷腐蚀机理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论文选题意义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黑釉瓷样品

2.1.1 福建建阳窑黑釉瓷

2.1.2 重庆涂山窑黑釉瓷

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2.2.1 光学显微镜观察

2.2.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2.2.4 拉曼光谱分析

2.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第三章 建窑黑釉瓷J1及其腐蚀产物分析

3.1 建窑黑釉瓷J1的显微形貌

3.2 建窑黑釉J1的化学成分与相组成

3.2.1 化学成分

3.2.2 相组成

3.3 建窑黑釉瓷Jl的腐蚀产物

3.3.1 样品J1的腐蚀产物形貌

3.3.2 釉层表面腐蚀状况分析

3.3.3 釉层断面腐蚀状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窑黑釉瓷J2及其腐蚀产物分析

4.1 建窑黑釉瓷J2的显微形貌

4.2 建窑黑釉J2的化学成分与相组成

4.2.1 化学成分

4.2.2 相组成

4.3 建窑黑釉瓷J2的腐蚀产物

4.3.1 样品J2的腐蚀产物形貌

4.3.2 釉层表面腐蚀状况分析

4.3.3 釉层断面腐蚀状况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窑黑釉瓷J3及其腐蚀产物分析

5.1 建窑黑釉瓷J3的显微形貌

5.2 建窑黑釉J3的化学成分与相组成

5.2.1 化学成分

5.2.2 相组成

5.3 建窑黑釉瓷J3的腐蚀产物

5.3.1 样品J3的腐蚀产物形貌

5.3.2 釉层表面腐蚀状况分析

5.3.3 釉层断面腐蚀状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涂山窑黑釉瓷T1及其腐蚀产物分析

6.1 涂山窑黑釉瓷T1的显微形貌

6.2 涂山窑黑釉瓷T1的化学成分与相组成

6.2.1 化学成分

6.2.2 相组成

6.3 涂山窑黑釉瓷的腐蚀产物

6.3.1 样品T1的腐蚀产物形貌

6.3.2 涂山窑黑釉瓷的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6.3.3 蚀变层的结晶异质相

6.3.4 蚀变层中的其它异质相

6.4 蚀变层形成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古代陶瓷文物表面蚀变现象的研究在过去很少被涉及。宋代建窑系黑釉瓷是黑釉瓷艺术巅峰的代表,以釉面具有“兔毫纹”、“油滴釉”乃至珍稀的“曜变纹”等图案而著名。然而在长达千年的时光中,瓷片釉面产生不同的腐蚀现象。部分建窑系黑釉瓷文物,包括福建建阳建窑芦花坪村遗址和重庆涂山窑小湾遗址的黑釉瓷,被发现有不同的腐蚀产物,于是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在了解不同样品釉层化学成分和相组成的基础上,发现釉层主要受埋藏环境土壤与水影响发生腐蚀。腐蚀的最初过程都是水合-离子交换的过程,并根据接触环境成分的不同发生不同腐蚀行为:黑釉内钙长石区会优先于玻璃相与水发生反应,并导致钙长石区的脆化;玻璃相与水离子交换反应后,玻璃相基质会产生富硅水合凝胶,并根据不同水环境(pH,流速等),发生收缩产生富硅凝胶层或裂纹、蚀孔等。玻璃相内夹杂的晶体(除钙长石外)或液相分离结构则相对稳定,基本不发生腐蚀,因此会遗留在富硅凝胶相中。此外,玻璃相-Si-O-Si-网络结构的溶解也会导致裂纹产生,并持续扩大腐蚀区域。本研究首次在富硅凝胶层上发现特殊的针状二氧化硅晶体,区别于普通意义上含有均一相的玻璃。黑釉复杂的成分与结构对腐蚀产物的结构与成分产生了特殊的影响。该研究能够了解黑釉瓷文物所处环境信息,并为黑釉瓷器的保护提供思路,同时,对其它类型陶瓷文物釉腐蚀机理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