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06篇,学位文献有14篇等,环境法学的主要作者有王明远、常纪文、彭峰,环境法学的主要机构有河海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庆大学法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长江保护法》整体性保护规范检视——与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主义相对照
摘要: 中国第一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综合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是其立法基点,体现了西方生态中心主义的整体保护主义原则。然而利奥波德提出的整体主义与《长江保护法...
2.[期刊]
摘要: 针对跨界水污染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体制薄弱,产生的污染纠纷越来越多难以解决,提出侵权法制度下跨界水污染责任纠纷调节机制。结合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应对环境质量负责...
3.[期刊]
中美环境立法的政治文化背景比较——以公众环境意识的演进为视角
摘要: 通过构建和比较中、美两国公众环境意识演进曲线,展示了1950—2022年这72年里两国环境立法的政治文化背景,提出如下建议:(1)我国立法机关在利用包括环评制...
4.[期刊]
摘要: 磋商制度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救济的重要举措。当前,磋商制度在各地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适用范围不广、各地规范不一等薄弱之处。优化磋商制度既对提高生...
5.[期刊]
摘要: 环境破坏行为的集体性、后果的潜伏性、累积性,造成追索个体责任的困境,逐渐演变为“有组织不负责”的实践现状。造成突发性环境事故并引发生态环境赔偿责任的主体多为公...
6.[期刊]
摘要: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协调相关者利益的双重功能,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催生了这一制度的运用。目前我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主要由政策性规范文件予...
7.[期刊]
摘要: 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各地环境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身以及财产的损失,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运而生,但我国环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完善...
8.[期刊]
摘要: 农村生态建设是落实十九大关于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环节。生态法治建设作为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皖江城市带作为长江经济带中下游的...
9.[期刊]
摘要: 我国已建立起一定的法律保护体系对水生野生濒危动物中华白海豚展开保护,但是在立法机制、立法技术、监管执法以及公众参与程度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必要在经济发展视角...
10.[期刊]
环境犯罪研究趋势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
摘要: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主题为环境犯罪的1806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分析所得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时序图谱、关键词突显图...
11.[期刊]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被具体表述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该思想既传承了古今中外人类生态文明的优秀成果,又发...
12.[期刊]
摘要: 《野生动物保护法》施行三十余年,对于促进野生动物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其中的部分内容显露出不足,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决定》可...
13.[期刊]
摘要: 破产企业本身资金匮乏,无法兼顾环境债权人的权益,为提高环境债权的受偿可能性,现有的保护路径仅仅局限于前置环境债权的受偿顺位,忽视了其他的保护路径。为此,应当从...
14.[期刊]
摘要: 当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在法律规则设计和具体司法实践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事后救济性的特征,难以从源头上全面预防和化解生态环境损害。究其原因,当前侵权法以损害为中心的...
15.[期刊]
摘要: 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的认定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裁判规则来对服务功能的损失进行认定和量化,同时存在着诸如服务...
16.[期刊]
摘要: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把握好城镇化战略着力点,是我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渐成体系,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立法并进、综合与专...
17.[期刊]
摘要: 《民法典》的成功编纂在为其他部门法领域提供范式的同时,再次引发环境法法典化议题的讨论。根据目前的政策导向和理论储备,我国环境法的法典化正当其时。针对当前环境法...
18.[期刊]
摘要: 针对当前我国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律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提出要确立惩罚性赔偿损害填补主功能定位的建议。研究结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32条环境侵权惩罚性...
19.[期刊]
摘要: 随着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打击力度不断加强、公民生态环境权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处理力度。虽然农药污染领域环境行政...
20.[期刊]
摘要: 北部湾红树林资源容量位于全国前列,但地区经济发展和红树林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在北部湾逐步推动旅游开发的趋势下,红树林保护必须正视因此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旅...
1.[学位]
摘要: 环境伦理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而日益彰显的一种伦理思潮。它对工业化过程中导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进而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
2.[学位]
摘要: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将之纳入政府重要事务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主题时,瑞典又以一种先驱者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全球环境...
3.[学位]
摘要: 现代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产生的,由于早期公司立法上强烈的个人本位主义使人们在对公司的认识上一直停留在把公司看成仅仅是股东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组织体...
4.[学位]
摘要: 本文的主旨是发现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加以完善。 20世纪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遭受破坏最严重的一个...
5.[学位]
摘要: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日见突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及各行业关注的焦点,环境问题也...
6.[学位]
摘要: 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热切的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近年来,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呈鲜明的上升趋势,相信这即是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写照,同时也是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