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海产动物养殖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20篇,会议文献有99篇,学位文献有223篇等,其他海产动物养殖的主要作者有常亚青、王吉桥、周遵春,其他海产动物养殖的主要机构有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揭示热带海参环境适应调节机制,为其人工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探究了红腹海参(Holothuria edulis)摄食和生理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对不同季节海参的消...
2.[期刊]
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稚鲎对不同比例泥沙类型选择行为特征
摘要: 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保障我国医疗检测安全的重要战略生物资源,国内外中华鲎行为生态学相关研究极少。在实验室内模拟砾石底(NS...
3.[期刊]
摘要: 为了降低异育银鲫的越冬减重,制备了6种试验饲料:Ⅰ(P20、F10)、Ⅱ(P20、F15)、Ⅲ(P20、F20)、Ⅳ(P25、F10)、Ⅴ(P25、F15)和...
4.[期刊]
摘要: 为探索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适宜养殖密度,通过30 d工厂化养殖试验,了解不同养殖密度对其存活、生长...
5.[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间球海胆对高温的生理适应模式。【方法】将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梯度(15、2...
6.[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sp.)C14和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C21混合益生酵...
7.[期刊]
摘要: 2017年11月(秋季),在辽宁省大连市青堆子海域(N39.78°,E123.32°)的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和养水机调水3种管理方式的矩形海参(Apostich...
8.[期刊]
摘要: 对海蜇的食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查明其饵料来源及其在食物网中的功能地位,而全面准确地获取其食物种类信息是关键。由于传统镜检方法具有局限性,目前对海蜇具体的摄食种类和...
9.[期刊]
摘要: 在室内模拟环境条件下,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对鳗草(Zostera marina)、裸沙和石块生境的选择性和偏好性,比较分...
10.[期刊]
温度和饵料种类对彩色金黄水母(Chrysaora colorata)螅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 将彩色金黄水母(Chrysaora colorata)水母螅状体培养在1 L的玻璃烧杯中,分别投喂卤虫(Artemia)无节幼体、凡纳滨对虾(Litopena...
11.[期刊]
摘要: 为提高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幼体繁育的成活率,为热带海参野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探讨了盐度对玉足海参浮游幼体生长、发...
12.[期刊]
刺参响应灿烂弧菌侵染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转录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
摘要: 为探讨病原菌胁迫下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转录组表达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人工攻毒侵染胁迫,获得刺参化皮体壁组...
13.[期刊]
摘要: 本实验设置15,20,25,30,35和40共6个养殖盐度处理组,对平均湿重2.32±0.2 g的双齿围沙蚕进行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率、...
14.[期刊]
摘要: 真蛸(Octopus sinensis)俗称章鱼、红章,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物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
15.[期刊]
摘要: 为开发大红海参人工养殖技术,采用海带粉、鼠尾藻粉和仿刺参复合饲料3种常见饵料投饲大红海参,分析各组大红海参的生长及体壁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从营养组成角度筛选适于...
16.[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摄食及共生藻光合生理的影响.[方法]测量不同养殖温度(24、28、32°C)、p...
17.[期刊]
摘要: 水温15.8~21.0℃下,将初始体质量(1.37±0.07)g的幼参于100 L的塑钢水箱中饲养75 d,每个水箱45头,投喂添加0%、0.20%、0.40...
18.[期刊]
摘要: 为优化海蜇育苗技术,提高海蜇苗种产量,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3种升温变化对海蜇螅状体横裂发生时间、重复横裂次数及累计放碟数量的影响,试验持续100 d。T1组...
19.[期刊]
摘要: 该试验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平的中草药制剂对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确定中草药制剂在大菱鲆养殖中的...
20.[期刊]
摘要: 为研究60日龄、100日龄和140日龄不同生长阶段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别测定其全长(TL)、腕长(AL)、胴背...
1.[会议]
摘要: 海月水母以其美丽和独特的形态特征一直是水族展示中倍受青睐的品种,不过由于水母特殊的生活史、即世代交替,所以常年获得具有观赏价值的水母体并针对水母本身的形态特征...
2.[会议]
摘要: 本馆白鲸卓雅于2016年9月22日产下一白鲸幼崽,此次是卓雅第二次生产.由于以前有过失败的教训,本次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除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宝...
3.[会议]
摘要: 沙蚕是一种海产动物,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行多毛目,沙蚕科,围沙蚕属.体呈长蠕虫形,体长27cm,体宽1cm,横断面为圆形或略扁,俗称"海蜈蚣"或"海蚂蟥"...
4.[会议]
摘要: 文章收集烟台刺参养殖池塘中生长的绿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几种除藻剂的除藻效果和对浒苔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
5.[会议]
摘要: 在馆养条件下,完成伪虎鲸自然分娩及仔鲸的护理工作.通过采血检测判断伪虎鲸妊娠状态,改善伪虎鲸分娩、哺育的饲养环境,加强对母体产前行为、分娩和首次哺乳行为观察,...
6.[会议]
摘要: 针对刺参人工育苗中存在的问题,从水质管理、饵料投喂、密度调整、药物施用等几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改善池水生态环境,提高幼体免疫力,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减...
7.[会议]
摘要: 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估计了韩国自繁群体(KK)、多刺自繁群体(DD)、山东自繁群体(SS)和三元杂交群体(DK)等4个刺参群体12~17月龄肉刺数目的重复力,...
8.[会议]
摘要: 为探讨不同沿海地区冬春季水温对刺参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培育的1龄刺参(体长77.83±2.38mm,体重17.55±0.40...
9.[会议]
摘要: 选取21对微卫星引物,对渔山列岛、舟山、温州和厦门的4个黄口荔枝螺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得到个等位基因,不同引物等位基因数为2~8,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
10.[会议]
摘要: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称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仿刺参属,典型的温带种类,刺参养殖是我国北方沿海水产养殖的重要新...
11.[会议]
高温对中间球海胆自繁及其与马粪海胆正反交后代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中间球海胆及其与马粪海胆种间杂交后代的耐高温能力,选取45日龄的中间球海胆自繁后代、中间球海胆与马粪海胆正交(中间球海胆♀×马粪海胆♂)和反交(中间球海...
12.[会议]
摘要: 根据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考察了温度(24-32°C)与盐度(25-35)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及平均孵化...
13.[会议]
摘要: 本实验在逐渐升高温度和迅速升高温度的两种情况下,研究刺参在不同温度(23℃,25CC和27℃)和盐度(25、30和35)暂养后的温度耐受性,以期为刺参苗种培育...
14.[会议]
摘要: 刺参池塘目前存在杂藻控制困难、池塘单产低、池塘利用率低、刺参生长缓慢等问题,从生物防治和生态养殖的角度有望解决这些问题,大连海洋大学开始实验在刺参池塘放养食藻...
15.[会议]
摘要: 鉴于红刺参经济价值高、耐高温,于2006年3月从日本引入我国,开始人工育苗生产技术的研究,由于日本沿海的水文特点与我国北方存在一定的差异,红刺参的人工育苗出苗...
16.[会议]
摘要: 刺参白化主要是因为其体内MITE基因的低表达导致黑色素细胞的缺失,而抑制MITE基因的激活的主要原因是PKA,PKC,Ras和FGFR4等基因的低表达。目前关...
17.[会议]
摘要: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刺参体壁黑色素的缺乏是导致刺参白化发生的直接原因。目前在鱼类中已发现多个基因参与动物黑色素的合成,只要影响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任意环节,都...
18.[会议]
摘要: 研究了夏季高温多雨期间池塘养殖刺参死亡症状与特点:小规格刺参死亡少,成参死亡多;自然条件好的池死亡少,条件差的池死亡重;传统刺参养殖区死亡轻,新开发的刺参养殖...
19.[会议]
摘要: 本文以我国大宗海水养殖品种刺参为例,以稳定同位素技术为关键实验手段,研究了刺参养殖池塘的食物网结构和养殖刺参的主要食物来源以及刺参-皱纹盘鲍复合养殖系统中,刺...
20.[会议]
摘要: 在水温16.6~11.6℃、盐度29.3~27.6的海域环境条件下,将1080 cfu初始体质量为51.8±6.9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
1.[学位]
摘要: 自动化的水产养殖环境检测是渔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能够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益,又能助力渔业产业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们对海参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海参...
2.[学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不同选育品系的重要经济性状评价及遗传差异分析
摘要: 刺参是目前支撑我国海水增养殖业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种之一,但该产业面临种质匮乏、病害严重、养殖环境局部恶化和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本文围绕刺参增...
3.[学位]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种群判别和增殖放流苗种规格密度研究
摘要: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A. Agassiz))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和日本南部沿海,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渔业品种。由于紫海...
4.[学位]
摘要: 本文以刺参幼参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消化生理特点,选取了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进行单体酶添加和复合添加对比试验,以探讨酶制剂对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
5.[学位]
摘要: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隶属于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海蜇属,作为一种大型的可食用经济水母,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
6.[学位]
摘要: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体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宝贵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我国刺参养殖...
7.[学位]
摘要: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陆缘海,渔业资源富饶,资源种类多样性明显。南海北部近海捕捞过度,渔业资源衰退,而中南部外海富含丰富的头足类以及金枪鱼类资源,却因南海外海主权争...
8.[学位]
摘要: 鸢乌贼为暖水性的大洋性头足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均有分布,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鸢乌贼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众多海洋生物的饵料和捕食者,也是渔业捕捞...
9.[学位]
基于RAD测序技术的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5个地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摘要: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是一种在我国黄、渤海海区新兴的海水养殖经济物种,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但随着过度捕捞以...
10.[学位]
摘要: 蓬莱玉参是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一个特殊品系,隶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
11.[学位]
摘要: 海参养殖是海洋经济中的一大产业,海参养殖环境中耐药菌的分布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抗生素进入海水养殖环境筛选出耐药细菌,增加环境中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和重组,造成...
12.[学位]
摘要: 仿刺参因其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成为我国单一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品种,年产值高达300亿元以上。然而随着养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成本更低的高密度养殖手段已经成...
13.[学位]
摘要: 近年来,水产品市场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相当多的美味和营养,与此同时,水产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保护地方品牌,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溯源体系...
14.[学位]
摘要: 海参养殖业是我国特色海水养殖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和山东沿海。海参养殖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国海参养殖面积已达到万公顷,产量达万吨,产值接近亿元。然而,相...
15.[学位]
摘要: 我国水产养殖向着集约化、高密度模式发展。大量的人工投饵,导致残饵和粪便在养殖池底堆积,底部环境持续恶化,限制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光合细菌是微生态制剂的一种...
16.[学位]
摘要: 近年来,益生菌产品的应用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疾病预防方法在水产养殖中得到普遍使用。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连、烟台、霞浦和莆田4个不同地区养殖的仿刺参的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