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预报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7篇,会议文献有101篇,学位文献有22篇等,能见度预报的主要作者有张苏平、刘宵瑜、卢艳,能见度预报的主要机构有山西省气象台、成都市气象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基于2014—2019年基于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机场低能见度天气,发现低能见度天气大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1月04—07时(北京时)。通过分析...
2.[期刊]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马尔科夫链的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摘要: 自动气象站能见度检测仪多采用光学装置采样,一些雨雪、粉尘等天气因素可能对部分仪器造成镜头污染,导致能见度要素的观测数据不准确。针对能见度数据出错率高的问题,通...
3.[期刊]
摘要: 利用2011~2020年国家基本站观测资料,研究了湖南省低能见度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低能见度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获取预报订正阈值,在此基础上,结合概率匹配...
4.[期刊]
智能网格能见度实况融合格点分析产品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中的评估
摘要: 采用邻近插值和双线性插值方法,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能见度实况融合格点分析产品插值到四川省156个国家级考核站,选取2018年11月25日四川盆地一次大雾天...
5.[期刊]
摘要: 自动气象站能见度检测仪多采用光学装置采样,雨雪、粉尘等天气因素会对部分仪器镜头造成污染,导致能见度要素数据缺测.针对能见度数据缺失问题,本文选用安徽部分气象站...
6.[期刊]
摘要: 利用相关资料对内蒙古大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内蒙古大雾的高空天气系统可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4种类型,但以前两种类型占主导地位;发生在...
7.[期刊]
摘要: 为了解漓江烟雨特色景观的成因,利用桂林市气象局漓江沿岸自动气象站和中国气象局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7年3月30日桂林一次持续21 h的漓江烟雨天气过程的大...
8.[期刊]
摘要: 利用2017年1月—2019年12月太原地区逐时气象资料,分析了能见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并对两次低能见度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能见度预报模型并进行...
9.[期刊]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2019年1月11—15日河北中南部持续大雾过程的大尺度背景场、边界层特征、形成原因及维持机制等.结...
10.[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雾与能见度的预报水平,对业务上常用的两种能见度诊断方案,即Stoelinga andWarner(SW)方案与Forecast Systems Lab...
11.[期刊]
摘要: 使用京津冀2000-2011年10月-翌年2月地面气象站雾的常规观测和自动站风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太行山附近地面定常辐合线位置与华北平原雾的空间分布有...
12.[期刊]
摘要: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2-2014年合肥市高速公路沿线交通气象站日最低能见度资料统计出的大雾观测样本进行研究,应用因子荷载点聚图将合肥市县大雾划分为2个区...
13.[期刊]
摘要: 利用2015-2018年乌鲁木齐机场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TAR报)、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
14.[期刊]
摘要: 本文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的典型大雾天气个例,对自动站Z文件提取能见度、相对湿度、比湿、风场、湍流通量等物理量气象要素,并结合每一个国家级自动站出...
15.[期刊]
摘要: 利用2000-2016年华南219个县级气象观测站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对应站点的再分析资料,统计发生低能见度天气的天气形势和特征,归纳低能见度天气的预...
16.[期刊]
摘要: 由于能见度具有局地性和复杂的非线性变化特征,一直是精细化预报的难点。人工神经网络对复杂变化过程的模拟能力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性。本文采用循环神经网络...
17.[期刊]
摘要: 2018年12月21日,虹桥机场出现了平流雾天气,虽然此次平流雾未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但由于没有提前预警,服务效果较差.本文对此次平流雾天气的预报思路和服务过...
18.[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地面自动站、秒级探空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 6年12月成都的3次辐射平流雾过程进行生消机理...
19.[期刊]
摘要: 由于能见度具有局地性和复杂的非线性变化特征,一直是精细化预报的难点.人工神经网络对复杂变化过程的模拟能力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性.本文采用循环神经网络...
20.[期刊]
摘要: 基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2010-2021年逐日、逐小时和逐分钟多时间分辨率的气象观测资料,共筛选出低跑道视程(RVR)大雾过程38次,并对大雾过程低RVR特征、...
1.[会议]
摘要: 针对低能见度天气的危害性,运用信息数字方法发现了霾的发生、发展与地热的联系和大气结构特征的改变.霾的预测、预防,需要正确地把握近地低空大气的滚流状态和热结构特...
2.[会议]
摘要: 利用苏州霾监测资料,对2013年1月12-16日的区域霾天气进行了分析,表明在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纬向调整、冷空气活动减弱、地面均压场的背景下,夜间晴空辐射降温明...
3.[会议]
摘要: 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2000年到2012年承德地区出现雾的时空分布及生消特征.用相似分析和综合聚类的方法利用高空、地面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资料对一雾...
4.[会议]
摘要: 针对2013年1月27-31日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持续5d的雾霾天气进行综合分析和数值预报研究表明,雾霾过程期间华北平原高空以平直纬向环流为主,受西北偏西气流控制...
5.[会议]
摘要: 利用郑州机场CFL-03高分辨率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从上空风向风速变化着手,详细分析了2017年2月2-6日一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雾霾天气与...
6.[会议]
摘要: 阐述雾霾的概念,了解雾霾天气现象的颗粒物所处位置及发生雾霾天气的原因.列举辽宁省雾霾预报业务现状并进行分析,总结制约因素,并从监测、评价、控制等角度阐释雾霾防...
7.[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5年(2009-2013)天津港附近有能见度实时监测的A3174自动站观测站资料,按照4-9月(主要为春夏季节)、10-3月(主要为秋冬季节)两时段,...
8.[会议]
摘要: 本文选用2013~2014年地面自动站资料、探空气象资料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分...
9.[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统计2014年出现霾的日数,得出沈阳市区霾天气有秋冬多春夏少的特征规律.根据环保部门数据,分析首要污染物、PM2.5浓度值的时间分布规律,得到霾天气的...
10.[会议]
摘要: 为了满足徐州市气象观测和预报的需求,采用基于MFC单文档C/S结构进行软件设计,让用户仅使用客户端程序即可完成所有操作.软件开发使用Microsoft VC6...
11.[会议]
摘要: 厦门市霾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以WRFCMAQ数值模式为基础,以GFS气象资料为驱动,以多种污染物的浓度的分布和变化为输出结果的预报系统.通过对一次轻度污染过...
12.[会议]
摘要: 针对低能见度天气的危害性,运用信息数字方法发现了霾的发生、发展与地热的联系和大气结构特征的改变.霾的预测、预防,需要正确把握近地低空大气的滚流状态和热结构特征...
13.[会议]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11月29日傍晚至12月1日早晨上海陆地及近海一次大雾过程的演变特征、生消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雾过程主要由辐射降温导...
14.[会议]
摘要: 广州过往50年空气污染史98年霾到达顶峰,广州从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后灰霆开始逐渐上升,经过一定的波动在1998年达到顶峰,1998年到2002年直线下降...
15.[会议]
摘要: 国庆长假初期的蓝天白云不复存在,10月5-7日雾霾卷土重来,8日又被冷空气吹散,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预计,10月21日、31日潮汐组合又将导致雾霾卷土...
16.[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TS11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观测资料,针对单站能见度变化特点,采用PSVM算法,开展冬季分类与回归结合的能见度预报模型研究,射阳和杭州站分类回归模型(即...
17.[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5年(2009-2013)天津港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分级特征;综合采用秋冬季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该地区地面资料,通过相关分析给出了对低能...
18.[会议]
摘要: 利用北京地区2013年气象数据以及PM2.5浓度数据与能见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地面U风、地面V风以及PM2.5小时浓度...
19.[会议]
摘要: 利用2004~2013年龙岩市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龙岩市近10年轻雾、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轻雾与霾的地理分布类似,呈东南...
20.[会议]
摘要: 本文在对天津地区霾天气能见度基本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评估CUACE模式、BERMPS模式能见度预报的适用性,并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改进霾天气能见度预报产品性能....
1.[学位]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新兴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受到了众多领域的广泛关注。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通...
2.[学位]
摘要: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该地区常发生对能见度造成影响的空气污染事件,如雾、霾、烟尘等。低能见度天气...
3.[学位]
摘要: 大气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所能看到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能见度与大气的清洁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而城市能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城市建设、工业、交...
4.[学位]
摘要: 本文从2006~2009年沪宁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监测系统(AMMS)的实测数据出发,分析了沪宁高速公路上浓雾的气候特征;研究了各类浓雾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及其与气...
5.[学位]
摘要: 本文采用1977-2006年长三角地区5个国家气候一级站的一日四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区域大雾频次变化特征及其发生的天...
6.[学位]
摘要: 为研究大雾中微物理参量及雾滴谱的演变特征,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FM-100型雾滴谱仪观测资料,结合天气形势、自动气象站及能见度资料,综合分析了2006年1...
7.[学位]
摘要: 大雾对交通运输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是高速公路不断增加大雾引发的交通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沪宁高速公路每分钟气象资...
8.[学位]
摘要: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2、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雾外场观测资料,对2007年12月13日至14日发生...
9.[学位]
摘要: 恩施山区是一个多雾的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的雾有别于平原和丘陵地区,形成具有地区特点的大雾。本文利用恩施州八个县(市)1971至2007年原始气象资料、...
10.[学位]
摘要: 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对国民经济、航空飞行、公路交通和军事活动有严重影响。因此,进行大雾生、消演变的监测和预警,对防止和减少因雾造成的事故和损失具有重...
11.[学位]
MM5和WRF对华东地区冬季边界层廓线和雾模拟效果的对比研究
摘要: 为比较MM5和WRF对冬季雾的预报效果,本文应用MM5和WRF对2006、2007年12月进行逐日模拟,并用模拟区域内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南京和安庆08、20...
12.[学位]
摘要: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霾天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的健康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霾的发生并降低霾的影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霾的定性预报和...
13.[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灰霾天气出现次数日趋频繁,持续日数日趋增长,影响日趋恶化,利用大气化学模式准确跟进空气质量变化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资料同化方法...
14.[学位]
摘要: 在我们的认知中,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已有的研究表明,霾日的发...
15.[学位]
摘要: 霾天气已成为当今危害社会及人类安全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霾发生时能见度降低,且空气中含大量污染物,严重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和生活。借助卫星遥感数据,充分利用...
16.[学位]
摘要: 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比如公路、航空运输等。由大雾造成的事故不计其数,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此外,雾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也会造成不利影...
17.[学位]
摘要: 气溶胶气候效应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了解气溶胶辐射特性和时空分布是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的重要基础。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沙尘天气影响较多且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