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超分子化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06篇,会议文献有524篇,学位文献有1609篇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超分子化学的主要作者有赵志刚、张建坡、陶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超分子化学的主要机构有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功能型离子液体协同吸收NH3和CO_(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摘要: 离子液体(ILs)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可调性,作为添加剂可有效抑制氨法碳捕集中NH_(3)的逃逸并同时促进CO_(2)的吸收。揭示其吸收NH_(3)和CO_(2)...
2.[期刊]
摘要: 研究双酚A及其类似物(BPs)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了解有毒物质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毒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揭示BPs对人体的内分泌干扰机制和毒...
3.[期刊]
摘要: 淀粉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聚合物。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淀粉纳米颗粒因其不同于天然淀粉的独特性质而备受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
4.[期刊]
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自组装形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尺寸、拓扑结构多样性、合成简便、有机基团易...
5.[期刊]
摘要: 室温磷光材料在传感器、成像、防伪等方面的应用而受到关注。本文以均苯三甲酸和胞嘧啶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出一例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有机共晶。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均...
6.[期刊]
摘要: 发展干法铀纯化工艺对我国核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一直受基础热力学数据缺失的限制。因分子模拟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的预测特性,为解决以上挑战提供了机遇。本文归...
7.[期刊]
5-巯基-1,3,4-噻二唑-2-硫酮微溶剂团簇的光谱和理论计算研究
摘要: 微溶剂作用(即溶剂化过程)广泛存在于所有物理、化学和生命过程中.在液相化学反应体系中,几乎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基础.通过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FT-Raman)并结...
8.[期刊]
摘要: 短肽分子在弱相互作用力驱动下可以自发形成形貌多样的自组装体。这些弱相互作用力包括静电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等,它们相互耦合,协同驱动短肽自组装过程。通...
9.[期刊]
基于缠结微结构的非晶态玻璃态高分子材料屈服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 非晶态玻璃态高分子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其机械力学性能特别是屈服变形行为受到热处理、加载应变率和环境温度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非晶态...
10.[期刊]
摘要: 综述了超分子化学在生物学、药物递送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在生物领域中,超分子主客体结构在可逆控制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和合成超分子再生生物材料...
11.[期刊]
摘要: 以腺嘌呤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为原料,首次合成了单-(6-腺嘌呤-6-脱氧)-β-CD。采用红外(IR),紫外(UV),核磁共...
12.[期刊]
摘要: 为得到表面活性剂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AOT)对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MD)对TATB与A...
13.[期刊]
摘要: G蛋白偶联受体34(GPR34)在肥大细胞、肿瘤组织和人体免疫器官中高度选择性表达,但因属于膜蛋白,其三维结构难以测定,不能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与药物作用情况。...
14.[期刊]
摘要: 随着绿色分析化学概念的提出,新型绿色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将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用于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减少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超分子溶...
15.[期刊]
摘要: 综合评述了近些年来基于环糊精的多金属氧簇超分子体系的代表性工作,以参与构建的多酸-环糊精超分子复合物中不同多酸的结构类型为分类依据进行了相应的归纳概述.希望本...
16.[期刊]
摘要: 自然界广泛利用能量耗散自组装过程来构筑处于非平衡态的有序组装结构,并实现与组装状态相关的特定功能.受此启发,通过小分子构筑基元在外部输入能量的驱动下进行耗散自...
17.[期刊]
摘要: 频繁发生的有机污染物泄漏和海洋溢油事故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发具有高吸附量和可循环使用性能的吸附剂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简便且低成本的方法,将超...
18.[期刊]
新型吡啶-杯4芳烃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Fe^(3+)的检测性能
摘要: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检测Fe^(3+)的上沿功能化吡啶-杯[4]芳烃荧光探针,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离子检测实...
19.[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七元瓜环Q[7]和氟苯尼考(FF)的超分子包合作用及溶解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技术对Q[7]与FF的包合比、包合平衡常数、溶...
20.[期刊]
摘要: 主要阐述了一种构筑石墨烯/分子/石墨烯结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铜丝上沉积石墨烯后制备具有石墨烯纳米间隙的芯片,再利用目标分子锚定基团与石墨烯间的弱相互作...
1.[会议]
摘要: 随着阴离子识别受体的发展,它已经成为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阴离子在人类生命活动、医药、环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锝的裂变产额约为6%,其在环境中常以高...
2.[会议]
摘要: 中药成分与体内经络脏腑是通过超分子共印迹产生相互作用,具有相似“印迹模板”的中药分子与体内印记模板分子之间的空间匹配和能量匹配产生共印迹作用.而异质等效是指具...
3.[会议]
摘要: 非共价键的理论研究,通常采用所谓的超分子方法.但是,该方法只能给出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无法获取表征非共价键本质的静电,交换排斥,诱导和色散等信息.
4.[会议]
基于主客体作用构建的BODIPY类超分子树枝化聚合物的光响应性能研究
摘要: BODIPY荧光色团由于其较高的量子产率、良好的溶解性、易于进行化学修饰以及激发波长在可见光区域等特点,因而作为光敏剂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生命科...
5.[会议]
摘要: 将自修复能力集成到超分子结构中是一种有趣的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材料性能,并拓宽这一类重要聚合物的应用范围.本文设计并合成了氢键驱动的Hw-Ba两亲超分子,通过核...
6.[会议]
摘要: 有机反应中只有突破能垒,化学反应才能发生.同样,这一原则也适用于超分子组装,特别是非共价作用如此之强,以至于进一步调控难以进行的时候.打破这种强健的非共价作用...
7.[会议]
摘要: 葫芦脲是一类在超分子组装中广泛应用的纳米尺度的刚性大环分子,而冠醚则是一类经典的柔性大环化合物,其环状结构常被用作制备轮烷、索烃等机械互锁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8.[会议]
摘要: 光调控化学过程以其环保高效的作用机制,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而超分子聚集体具有以多重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的超分子结构,以外界刺激信号,如光调控其降解与释放,赋...
9.[会议]
摘要: 本文研究了羟基葫芦脲和硼簇衍生物的超分子作用,合成了一种烷基吡啶修饰的硼簇衍生物作为客体,具有两亲性,在溶液中可以自发形成囊泡。当加入羟基葫芦脲后,囊泡被破坏...
10.[会议]
摘要: 研究调节远程电子离域的因素对于先进光电子器件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篇文章里报道一个史无前例的由一个2:1主-客体包合物[MV(C)(CBPQT)2][MV≡m...
11.[会议]
摘要: 自然界中的超分子组装体如淀粉样肽、烟草花叶病毒等,均被证明是采用成核-链增长的协同聚合机制.通过仿生自组装的策略,构建具有成核-链增长机制的人工超分子聚合体系...
12.[会议]
摘要: 弱作用(非共价作用)是超分子化学的基石,阐明其结构、强度、本质以及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当前弱作用研究通常需要构筑复杂的刚性结构分子,合成难度大,较难产生...
13.[会议]
摘要: π-π堆积作用力已经被广泛研究.经典的π-π堆积作用力分为两种,包括,i)缺电子芳香化合物和富电子芳香化合物之间的给体-受体作用力;ii)两个相同的芳香自由基...
14.[会议]
摘要: 基于大环化合物的有机超分子化学是当前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生物、能源、材料、医药等方面的功能研发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这里,将介绍本课题组近几...
15.[会议]
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迎接新时代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 提倡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进一步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相结合,缓解新时代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生命、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生存危机。哺乳动物体内的...
16.[会议]
摘要: ASAP谱,全称为带有辅助交叉峰的异步相关谱,相对于常规异步相关谱,ASAP谱在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方面更具有优势.模拟实验表明,当相互作用两物质的一维特征峰发...
17.[会议]
DAOSD方法对气相条件下甲醇-氯仿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 本工作中使用本课题组设计并制造的气体池,通过DAOSD方法考察了甲醇与氯仿在气相条件下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混合物气相红外光谱进行二维异步相关处理得到二维谱图,谱...
18.[会议]
摘要: 作为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氢键具有饱和性及方向性等独特的特点,在超分子化学及相关研究领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从目前的报道来看,部分四重氢键组装体系已经能够成功...
19.[会议]
摘要: 通过自组装途径构建结构有序的超分子聚合物是高分子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新型驱动力的探索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将电子给、受体基元通过供受体相互作用力驱动,所构建的...
20.[会议]
摘要: 超分子组装具有自下而上构筑、制备条件温和以及可同时实现大量构筑基元平行组装的特点,因而可以用于制备微米及以上宏观尺度三维有序结构,有望实现具有化学特异性的复杂...
1.[学位]
摘要: 1987年,Lehn,Pederson和Cram三位化学家因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利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例如氢键和金属...
2.[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电、智能器件、智能医疗进入人们的视野,智能材料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谓智能材料,是对外部刺激具有可感知性、可响应性,能够自监...
3.[学位]
摘要: 超分子化学从发展伊始就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先进功能材料领域最受青睐的研究对象。在先进功能材料领域中,刺激-响应超分子材料能够敏捷捕捉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
4.[学位]
摘要: 以金属有机骨架(MOF)为代表的多孔配位聚合物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多孔材料。近年来,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可设计性,多孔配位聚合物...
5.[学位]
水溶性蒽并磺化冠醚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主客体键合与超分子组装
摘要: 在超分子化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研究分子间非共价键的作用力是主要的任务,也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竞争力。冠醚作为第一代大环主体化合物经久不衰,一直处于研究的热潮中,...
6.[学位]
摘要: d8和d10的金属配合物通常由于亲金属相互吸引而展现出非共价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由于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电导率、光致发光、同质多晶型、...
7.[学位]
摘要: 氰化物对人是极具毒性的,其进入人体后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轻则会导致头痛、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重者昏迷、抽搐、血压骤降、呼吸停止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