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掌故、旧闻、回忆录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17篇,会议文献有6篇,学位文献有25篇等,笔记、掌故、旧闻、回忆录的主要作者有乐嘉藻、李芳、厐思纯,笔记、掌故、旧闻、回忆录的主要机构有敦煌研究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徐州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看戏既是一种日常活动,又是高于日常的审美和精神活动。民国初年尤其是1913年后,家庭剧的演出盛行一时,传统以维护宗族伦理为目的的惩戒剧和伦理教化剧,渐渐向以爱...
2.[期刊]
摘要: 经过太平天国时期的兵燹,苏州仍不失为宜居城市,依然麇集吸引着一批缙绅士人,在那里诗文唱和、传承文脉,谱写江南文化的篇章,展示江南士绅生活的丰富面相。浙江宁绍台...
3.[期刊]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在北...
4.[期刊]
摘要: 老兵是战争中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们的记忆是最宝贵的财富.其采访方法需明确老兵的群体特征,优化关于此类受访人的采访问题设计;采访技巧侧重于倾听与交流、尊重意...
5.[期刊]
摘要: 中国大地上的森林资源原本很丰富,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消耗.进入近代后,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性开采和工业化的作用,森林资源消耗迅速,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水旱等灾...
6.[期刊]
摘要: 吴王行宫梧桐园甪直建有吴王行宫"梧桐园"的说法,由来已久。可惜,"梧桐园"早已不存在了,我们只能从历代的记载中,追根溯源,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还原部分真相。汉乐...
7.[期刊]
摘要: 1935年8月15日,国民政府批准成立护送九世班禅回藏专使行署。9月4日,特派诚允为护送班禅回藏专使,班禅返藏准备工作遂即展开。但诚允于1936年7月24日及...
8.[期刊]
摘要: 1935年8月15日,国民政府批准成立护送九世班禅回藏专使行署,9月4日,特派诚允为护送班禅回藏专使,班禅返藏准备工作遂即展开。但诚允于1936年7月24日及...
9.[期刊]
摘要: 1935年8月15日,国民政府批准成立护送九世班禅回藏专使行署.9月4日,特派诚允为护送班禅回藏专使,班禅返藏准备工作遂即展开.但诚允于1936年7月24日及...
10.[期刊]
摘要: 捅要:1935年8月15日,国民政府批准成立护送九世班禅回藏专使行署,9月4日,特派诚允为护送班禅回藏专使,班禅返藏准备工作遂即展开.但诚允于1936年7月2...
11.[期刊]
摘要: 越南后黎朝自与明朝确立藩属关系起,一直同中国保持着使臣往来.后黎朝使者出使中国留下了丰富的使行记录,其出使路线多为水路,途经山东地区.虽然行使记录中记述山东地...
12.[期刊]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偶然发现了父亲李荫乔先生1938年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学习期间的毕业论文《贵州田赋研究》和与此相关的《实习调查日记》。这两本出...
13.[期刊]
摘要: 金陵大学是民国时期一所著名的基督教大学。抗战全面爆发后,金陵大学师生从南京西迁至成都华西坝继续办学。面对抗战时期动荡的时局及艰苦的物质生活,金陵大学学生的日常...
14.[期刊]
摘要: 《西南夷风土记》为我们保留了一些明朝时期云南南部与缅甸、老挝北部的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和民族历史文化风貌方面的珍贵史料,为研究明朝在西南边疆地区治理情况与民族关...
15.[期刊]
摘要: 秦代方士徐福率大批人员东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海外文化交流.徐福的船队从琅琊出发,沿山东半岛海岸线行至芝罘岛后,经庙岛群岛至辽东半岛,再沿海岸线驶向朝...
16.[期刊]
摘要: 宋代诸多文人笔记中,对北宋元丰时期的政局演变与新定官制多有详细记录.《文昌杂录》 作为宋代笔记的一种,记载的是庞元英为官时的所见所闻.时值元丰改制,书中对新制...
17.[期刊]
摘要: 通过对晚清内阁侍读翁曾翰个人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考察,反映出京城士人在同治朝蹈循礼俗、热衷科举、抵触西方的生活图景.尽管同治朝在经历太平天国运动、西北回变与捻军...
18.[期刊]
摘要: 1898年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成千上万的俄国人为了寻求机遇而来到中国东北的黑土大地上.工业革命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碰撞又加上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的求同存异和兼容...
19.[期刊]
摘要: 施国祁(1752-1824年),是清代金源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生活在乾嘉时代,以熟于金源掌故而为时人及后世学者所推崇.在各类通行的传记史料中,他的生平都比...
20.[期刊]
摘要: 晚清书画收藏大家顾文彬过云楼的收藏品,主要庋藏于藏主出任晚清有名肥缺浙江宁绍台道员期间,该缺特别丰厚的银钱进项,为藏主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为了坐稳宁绍台道这...
1.[会议]
摘要: 口述历史是针对文献证史而言的。现代口述史学以录音为依据,不同于传统史学的口述方法。现代口述史比回忆录有更高的可信度。口述历史与口述史学的区别大体相当于历史与历...
2.[会议]
摘要: 秦毓鎏(1880-1937),字冕甫,号效鲁,入狱后自号天徒,晚号坐忘。1916年,秦毓鎏被释出狱后,在故居“筑佚园自居”,后题居为“坐忘庐”。秦氏晚年撰写了...
3.[会议]
摘要: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矛盾错综,对史学家理清脉络、建构信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却恰恰为区别于主流学者的大众的理解和叙说提供了广阔的...
4.[会议]
摘要: @@几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其中记载历代史事的书籍更是浩如烟海,有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别史、杂史、传记、地理、职官等,数量繁多,体裁丰富。而也正是靠这...
5.[会议]
摘要: @@“历史知识社会化”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提法,这种提法让人有较为丰富的想像空间。何谓历史知识社会化?通过普及或通俗的传播,让大家来分享、消费历史知识,无疑是历史...
6.[会议]
摘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占领北平和上海并扶植傀儡政权,开始了近八年的殖民统治。在日伪政权压制反日思想、扶植亲日言论的文化管制措施下,一批清谈掌故...
1.[学位]
摘要: 《佩韦斋辑闻》成书于元代初期,是一部由南宋遗民诗人俞德邻于晚年撰写的学术性文人笔记。该书内容广博,颇为详核,尤以史学与经学方面的考据为长,充分反映了俞氏的学问...
2.[学位]
摘要: 《容斋随笔》是南宋笔记大家洪迈撰写的一部关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读书笔记。全书内容丰富,值得研究之处颇多。本文即是以《容斋随笔》为研究对象,从《容斋...
3.[学位]
摘要: 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他的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记录详实可靠、准确具体,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英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他...
4.[学位]
摘要: 《容斋随笔》史学成就突出,被历史学家公认为南宋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之一,但目前学界对《容斋随笔》史学成就研究较为零散。本文从《容斋随笔》的历史评论和史著评论...
5.[学位]
摘要: 《独醒杂志》是宋代曾敏行据他生平的所见所闻写成的一本笔记类着作。该笔记内容丰富,录有读书交友、遗闻逸事、旅游及各种社交活动等,特别是其中还记录了一些宋代战争的...
6.[学位]
《邵氏闻见录》史料价值研究——以人物、典制、风俗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邵氏闻见录》(下简称《闻见录》)是宋人邵伯温将一生所闻、所历之事记录而成的笔记作品,内容涉及北宋一朝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一本富有研宄价值的宋代笔记作品。其...
7.[学位]
摘要: 沈涛,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学者,学尚考订,兼嗜金石,著述精湛。其有学术笔记《铜熨斗斋随笔》、《瑟榭丛谈》、《交翠轩笔记》及《柴辟亭读书记》四部,考订条目繁多,涉...
8.[学位]
摘要: 五代十国上承李唐,下启赵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目前对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对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们的信仰近些...
9.[学位]
摘要: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中文报纸,保存了近现代史上许多重要史料,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而灾荒作为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件,关系到...
10.[学位]
摘要: 《申报》是近代中国影响范围最广、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由于商业报纸的定位,决定了其内容以社会新闻为主.同时《申报》馆主人的特殊身份也使报道内容可以不为清政府...
11.[学位]
摘要: “笔记”作为一种随笔记录的杂散材料,由来已久,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据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刻印的《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
12.[学位]
摘要: 洪皓是南宋出使金国的使臣,公元1129年他奉命出使金国,结果被金国扣留十五年,面对金人的威逼利诱他决不投降,被称为“宋之苏武”。《松漠纪闻》是洪皓所写的一部笔...
13.[学位]
摘要: 《五种遗规》是清代名臣陈宏谋在公务之余,因有感于世多弊端,遂采录前人关于修身养性、治家为官、教育处世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佚而成,旨在宣扬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14.[学位]
摘要: 第一部分,主要着眼于全局,从整体视野下俯瞰宋人笔记中对于唐代的认识,从宋人对唐代政治制度方面以馆阁制度为例、经济制度以陌钱和官员俸禄为例、科举选人方面以贡举程...
15.[学位]
摘要: 焦竑是明代著名的学者。《玉堂丛语》是焦竑的一部史料笔记,也是明代万历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录。自问世以来,此书一直流传不广,因此人们对其编纂过程、体例、文献征引及...
16.[学位]
摘要: 朱熹是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著述很多,《八朝名臣言行录》是其史学著作之一,是《五朝名臣言行录》和《三朝名臣言行录》的合称。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具有重要...
17.[学位]
摘要: 《涑水记闻》内容详实接近于实录,是我国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的一部语录体笔记。其内容、地位、影响无法和司马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相提并论,但该书较多地记载了北...
18.[学位]
摘要: 本文对范镇《东斋记事》进行了研究。《东斋记事》是北宋史学家范镇(1007-1088,字景仁)晚年所写的一部有关北宋时事见闻的笔记,所记内容涉及广泛,有北宋时期...
19.[学位]
摘要: 本文对《魏公谭训》进行了研究。《魏公谭训》是宋代苏象先撰写的一部笔记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著名的家训著作。其主要内容是苏象先记录其祖父苏颂的一些言行事迹,凡师友文...
20.[学位]
摘要: 《齐东野语》是研究宋代汉语的重要语料,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是很有价值的资料。书中的语言现象极为丰富,且口语性较强,为我们研究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