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申报》与晚清灾荒救济
【6h】

《申报》与晚清灾荒救济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

四、研究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研究对象

第一章《申报》与新型传媒的出现

一、《申报》的创办与改革

(一)《申报》的创立及发展

(二)《申报》的特色及变革

二、《申报》在报道灾荒方面的优势

(一)地处于上海,有利于收集信息

(二)辐射广,影响大

(三)报道快捷、真实

(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第二章灾情报道

一、《申报》对灾荒的高度关注

二、《申报》对各类灾害的报道

(一)水旱灾

(二)瘟疫

(三)蝗灾

(四)其它

三、对于灾荒后果的报道

(一)对生命及人口的影响

(二)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三)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第三章灾荒救济

一、《申报》对官方救灾的报道

(一)对清政府救灾的报道

(二)对地方政府救灾的报道

(三)救助妇幼病残等灾民

二、《申报》对民间救灾的报道

(一)对士绅救灾行为的报道

(二)对普通百姓救灾行为的报道

(三)对民间慈善机构的报道

三、对外人救灾的报道

(一)传教士

(二)外国政府及商人

第四章救荒讨论

一、灾荒成因的讨论

(一)自然原因

(二)社会原因

二、如何防灾的讨论

(一)植树垦荒

(二)兴修水利

(三)兴修铁路

三、灾后救济的探讨

(一)赈济

(二)调粟

(三)赎田

(四)除害

(五)节约

(六)祈天

四、揭露救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救灾机构存在的隐患

(二)官员腐败无能、行政效率低下

(三)放赈中的困难

第五章晚清救荒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申报》报道灾荒救济的特点

(一)广泛性

(二)及时性

(三)真实性

(四)连续性

二、《申报》在救灾中所起的作用

(一)披露灾情

(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救灾

(三)监督救灾,宣传防灾知识

(四)刊登并代收赈款、表彰善行

(五)讨论如何防灾、救灾

三、《申报》与晚清义赈的兴起—以“丁戊奇荒”为例的分析

(一)报道灾情,为义赈提供舆论平台

(二)为义赈筹款提供多种形式

(三)对义赈进行全程报道,留下大量一手资料

四、救荒报道中的不足

附录:《申报》中有关“丁戊奇荒”的报道篇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申报》是近代中国影响范围最广、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由于商业报纸的定位,决定了其内容以社会新闻为主.同时《申报》馆主人的特殊身份也使报道内容可以不为清政府所控制,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真实性.灾害作为一种突发事件,有着极强的破坏性,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因而灾害就成为所有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申报》作为近代新型媒体的代表,对于灾荒尤其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申报》有关晚清(1872-1911)四十余年间灾荒与救济的报道分析,来阐述《申报》作为一个媒体在晚清救荒中所起的作用,并以《申报》的评论为基础,分析晚清救荒中的成功与不足,为当今政府救灾以及媒体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借鉴. 全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申报》与近代新型传媒的出现.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叙述:首先,从《申报》创办的具体过程,在发展中所遇到困难,到1905年进行全面大改版等方面,对《申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其次,对《申报》的特色进行概述,如商业报纸的市场定位,优惠的征稿方式,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等等,这些不仅是《申报》发展的显著特色,同时也成为《申报》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分别从《申报》所处的地理位置、辐射范围、报道的快捷性和自主性等四方面,来阐述《申报》作为一种近代新传媒在报道灾荒方面具有的多种优势. 第二章介绍了《申报》有关灾情的报道.因为灾难新闻对于媒体、对于读者的特殊意义,《申报》也不例外把灾荒当作重点报道对象.纵观晚清四十余年的大小灾害,在《申报》中都有份量不一的纪录,不仅在范围上涉及到我国的绝大多数省区,在灾害种类上也丰富多样,囊括了我国境内易发的各类灾害.而灾情并不是报道的重点,重点在于对后果的报道.本章按照《申报》的报道,从灾害对生命的影响、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和对社会治安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第三章《申报》关于灾荒救济的报道,即从《申报》的报道看当时社会各界的救灾活动.这一章按照救灾主体分为以下三方面:首先为官方的救灾,由于官方是救灾的第一主体,本章通过对官方如调拨款粮、制定非常时期政策和制定奖惩制度三个方面内容,来分析晚清政府在救灾中的效果和作用.其次为民间的救灾活动,民间是晚清救灾中的重要力量,尤其以士绅参与义赈事业的救灾活动最为突出,社会各界的普通老百姓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参与了救灾.此外还有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也通过电报等方式向国内汇款慰问,表达了他们对灾区的关切之情.最后为外人的救灾活动,主要包括传教士与西方政府、商人等.由于《申报》与西方国家关系较为亲密,因而此部分内容在《申报》中有大量的记载,尤其对传教士的赈灾活动有着极为丰富且详细的记载,因而也是本章重点分析的内容. 第四章《申报》关于救荒引发的讨论,也是全文的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对灾荒发生的自然和社会原因进行了探讨,重点从政治腐败、官吏贪污、传统赈灾体制的瓦解和战争与种植鸦片四方面分析了社会原因.其次,探讨了如何防灾,《申报》上的建议大致有兴修铁路、植树造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方面.其中兴修铁路是我国近代出现的一种新型救灾方法,是《申报》探讨的重点,也是本部分的重点.再次,探讨了《申报》中的灾后补救办法.结合传统救灾方式以及《申报》提出的新建议,主要涉及了赈济、调粟、赎田、除害、节约、祈天等六个方面,其中赎田为《申报》中讨论较多的一种方式.最后,《申报》揭露了救灾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粥厂存在的隐患,官员腐败贪污和具体放赈中的困难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 第五章为全文的收尾之作,也是对前面四章的综合评价.从《申报》报道的特点、作用等方面,对《申报》与晚清灾荒救济的关系进行了具体总结,其中《申报》与近代义赈关系的案例,更为深刻地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