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方剧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9篇,学位文献有7篇等,江苏省地方剧的主要作者有顾聆森、冷桂军、吴新雷,江苏省地方剧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大学中文系、苏州戏曲艺术研究所、苏州科技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惊梦》是一出富有想象力的肢体剧,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壁虎剧团对威廉·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一次致敬。该戏以《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作为创作原型,在这两个故...
2.[期刊]
摘要: 1.1963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小学毕业.2.1976年,南京大学本科期间3.1979年,暑假在上海外滩4.1985年,在南京鼓楼二条巷家中5.1986...
3.[期刊]
摘要: 徐新华创作的戏剧《小镇》吸收、借鉴和运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精心编撰人物内心深处的是非善恶较量并最终战胜"心魔"的传奇故事,着力塑造了神秘而富有传奇式的...
4.[期刊]
摘要: 包公戏是以包公为主要人物的戏曲作品的总称,扬剧包公戏指的是扬剧中演绎包公故事的作品。作为地方剧种的扬剧在包公戏的创作和演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不断衍变与发展...
5.[期刊]
摘要: 包公戏是以包公为主要人物的戏曲作品的总称,扬剧包公戏指的是扬剧中演绎包公故事的作品.作为地方剧种的扬剧在包公戏的创作和演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不断衍变与发展...
6.[期刊]
摘要: 徐新华创作的戏剧《小镇》吸收、借鉴和运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精心编撰人物内心深处的是非善恶较量并最终战胜"心魔"的传奇故事,着力塑造了神秘而富有传奇式的...
7.[期刊]
摘要: 潘之恒在《亘史》和《鸾啸小品》中记录了晚明常州府剧坛的概况、演员、串客、歌姬和家班的情况以及常州府剧坛兴盛的影响。晚明常州府剧坛的高水准,不仅使常州府形成了具...
8.[期刊]
摘要: 多年来,地方戏曲日渐式微。锡剧被誉为“太湖一枝梅”,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锡剧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日渐陷入困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突...
9.[期刊]
摘要: 淮剧起源于里下河地区的乡村田头,由民间小调孕育而来,民间草根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几乎是戏剧的共性,但在这方面淮剧相当显著;淮剧艺术的民间草根气...
10.[期刊]
摘要: 乾嘉学派扬州代表性人物焦循对扬州所演花部尤其是悲剧的赞扬,体现了文人身份的审美内涵,尤其首次提出花部具有“忠孝节义”的特点,可视为抗衡官方话语的重要策略之一....
11.[期刊]
摘要: 苏州弹词中的俞调和虞调,过去一般认为虞调即俞调,但从文献资料及音乐分析来看,这种看法值得商榷.文章认为,虞调为早期常熟女说书时带有地方口音唱的调,融入了平湖调...
12.[期刊]
摘要: The peasant mural movements in Pixian,Jiangsu Province in 1950 had a extremely ...
13.[期刊]
摘要: 潘之恒在《亘史》和《鸾啸小品》中记录了晚明常州府剧坛的概况、演员、串客、歌姬和家班的情况以及常州府剧坛兴盛的影响。晚明常州府剧坛的高水准,不仅使常州府形成了具...
14.[期刊]
摘要: Huai opera as growth and prosperity in a wonderful work on the northern Jiangsu...
15.[期刊]
摘要:
16.[期刊]
摘要: 苏州剧坛自近代以来戏曲的创作和演出逐渐衰落,但在继承传统、顺应时代变化中演变.苏州剧坛一方面传承昆剧,包括整理曲谱、成立民间曲社,坚持职业演出等,另一方面接纳...
17.[期刊]
摘要: 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调查苏州在校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情况,对今后昆曲的传播极为有益.以苏州大学等四所院校为中心,采取问卷形式,从对昆曲的了解程度、接受状况、传播...
18.[期刊]
摘要: 当代的大学教育应将昆曲传播纳入其中,这不仅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传承和复兴昆曲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大学昆曲传播的实际开展,总体上宜于以面向全校大学生...
19.[期刊]
摘要: Born in Changshu, Qiu Yuan, who styled himself Qiu Yuxue, was an important figu...
20.[期刊]
摘要: 除了深芜雕饰外,陆机乐府还具清俊浅易的艺术特征,一方面引起了诗论家“词旨敷浅”的诟病,一方面却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晋时期,文人诗词旨晦涩、刻板艰拗的局限,为更...
1.[学位]
摘要: 本文以“晚明苏州剧坛”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晚明苏州剧坛的传奇创作和演剧活动,多维度、多层面地审视戏剧史上的“晚明苏州现象”,综合考量这一戏剧现象形成的多重文化...
2.[学位]
摘要: 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提出研究京剧音韵,人们开始注意到戏曲音韵与一般音韵之间存在着区别。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积累,我们发现把戏曲音韵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成为必然的...
3.[学位]
摘要: 明清时期通泰地区的家班,主要包括:陈完家班、马继祖家班、季寓庸家班、袁天游家班、冒襄家班、黄振家班、季振宜家班、王孙骖家班、俞锦泉家班、陈端家班和朱青岩家班。...
4.[学位]
摘要: 新安曲派是一个昆曲流行后的徽州地域性流派。无论是戏曲理论、传奇创作还是场上演出都有突出的表现和成就。本文试以新安曲派的孕育、发展和流变为线索,以每个阶段的代表...
5.[学位]
摘要: 本文确定以《古本戏曲丛刊》第三、五集为研究范围,试图将历代戏曲文学作品中之表记文学进行爬梳,得出表记文学大体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清传奇表记文学进行分析,以理...
6.[学位]
摘要: 陈妙常的故事来源于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后经文人改编为元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以及话本小说《张于湖传》。明代文人高濂在前人基础之上,创作出著名传奇《玉簪记》。...
7.[学位]
摘要: 淮剧是发源于江苏省北部盐阜及两淮一带的地方戏曲。它自上世纪初被逃荒的苏北人带入上海之后,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至今已有100年的都市发展史。从一个不具备完整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