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035篇,会议文献有68篇,学位文献有56篇等,历史档案的主要作者有方裕谨、叶志如、丁进军,历史档案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红色档案资源具有丰富而深邃的记忆价值,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红色档案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互联网+”为档案行业转型提供了理念、技术和平台支撑,...
2.[期刊]
摘要: “谕”在春秋时期就被用作传达天子命令的下行文书之一,此后各朝都有使用,明清两朝是谕文的兴盛时期,并一直被沿用到民国时期。其功用主要为传达上级对下级的通知、命令...
3.[期刊]
摘要: 日本庋藏有比较丰富的有关西藏及近代日本与西藏地方关系史的档案文献。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西藏近代史和近代中日关系史,都是极其珍贵的史料。文章对外务省外交史料...
4.[期刊]
摘要: 新发现的两件菰民判山文书,弥补香菰产业中菰民外出与山林权主签订协议的文化史料,填补了中国农耕文化中菇类产业的史料空白。
5.[期刊]
浅谈历史档案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以二世策墨林诺们罕事件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量历史档案资料的公布,人们对历史档案的发掘、整理和利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历史档案在历史研究中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在阐释历史档案涵义的基础上,以西藏近...
6.[期刊]
摘要: 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存有一封大乘法王贡噶扎西向萨迦寺僧众转述明成祖赐大乘法王诏书的书信手稿,汉文史料未见记载。文章在既往研究基础上,通过校勘、翻译和考证手稿内...
7.[期刊]
摘要: 滇西抗战档案的收集整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总体上呈现出阶段性、地域性、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在编纂开发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和多种成果,使大量零散档案史料实现集成化...
8.[期刊]
摘要: 新文科背景下,传统档案行业逐渐和各行业相结合催生出“档案+”新行业模式。文章认为,“档案+”新行业模式下档案助力红色文化产业升级发展具有必要性,通过明确红色档...
9.[期刊]
摘要: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有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了实现红色档案资源的价值增值,传承红色基...
10.[期刊]
摘要: 作为促进“四史”教育开展的重要资源,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问题已然成为当下需要认真思考并回答的现实课题,对其逻辑理路的厘清则是解答这个问题的首要步骤。回归到档案资源...
11.[期刊]
摘要: 祭祀属于“吉礼”,位列我国古代“五礼”之首。清代在继承传统祭祀制度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构建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祭祀体系。本文以《黑图档·咸丰朝》为基本研究史料,深入...
12.[期刊]
摘要: 祭祀属于"吉礼",位列我国古代"五礼"之首.清代在继承传统祭祀制度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构建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祭祀体系.本文以《黑图档·咸丰朝》为基本研究史料,深入...
13.[期刊]
摘要: "揭帖"起源于宋代,作为正式的公文文种主要应用于明清."揭帖"在宋元既作动词,表示对数据的更新;也指记录财政、官兵履历的文书.明清时期,揭帖成为官方规定的正式...
14.[期刊]
摘要: 由于旧中国卫生医疗事业非常落后,天花、鼠疫、霍乱、痢疾、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伤寒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贯彻...
15.[期刊]
摘要: 《黑图档·道光朝》是记录清代盛京总管内务府衙门处理往来公文的档册,对于研究盛京地区的旗地制度及其交易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黑图档·道光朝》内旗地交易档案的整理...
16.[期刊]
摘要: 由于旧中国卫生医疗事业非常落后,天花、鼠疫、霍乱、痢疾、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伤寒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贯彻...
17.[期刊]
多维视角下的城市记忆工程建设初探——以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为例
摘要: 通过实地走访与文献查阅的方法,走访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者与茂名石化档案馆,追索茂名石化发展史与茂名市城市建设史.从企业展示、地方特色、环境保护、文化休闲四...
18.[期刊]
民国时期岭南华侨的家国情怀——基于对抗战前后伍氏家族侨批的解读
摘要: 侨批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书信形式,承载着旅外华侨沟通讯息、供养亲属、捐助家国等社会功能,反映了普通华侨的心路历程。旅美的伍氏子弟侨批中也大多表达对亲人的...
19.[期刊]
摘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嘉绒土司向清政府呈送的件藏文禀文文献,是研究清中央政府与嘉绒地区土司间的隶属关系和清政府治理西南地区的重要史料。通过梳理...
20.[期刊]
摘要: 党史档案是一百年峥嵘岁月的见证,是传承党建精神的接力棒。作为新时代的党史档案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档案、还原历史、传承精神,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
1.[会议]
国家美术馆的口述历史档案安妮.里奇——国家美术馆资深档案员和口述史家
摘要: 首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的口述历史档案馆为庆祝该馆的50周年年庆于1991年开展了口述历史项目.最初几位受访者是博物馆的员工,他们在1941年3月博物馆开放给大...
2.[会议]
摘要: 东巴档案是集记忆遗产、古籍文献、档案属性于一体的特殊研究对象,长期以来,人们对此领域的保护研究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这源于大部分理论对实践缺乏针对性与指导性.本...
3.[会议]
摘要: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单位重要的文物、文件最终都要收集、整理、归档.文物、档案是各个单位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真实完整的记录.文物、档案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乃至为整...
4.[会议]
摘要: 国家图书馆民国部的专家,知悉丰县档案馆藏有数量可观的国家级重点档案——民国时期的《丰报》.他们提出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对接县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优势,争取把《丰报》纳...
5.[会议]
摘要: 古旧地图作为承载着年代感和历史感的工具,有着兴亡治乱,盛衰荣辱的表达,是以古为鉴,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的重要载体.浙江的古旧地图为一方水土一方人留下了永恒的记录...
6.[会议]
摘要: 基于目前校史著作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笔者引入“大历史叙事”概念,希望能创新校史写作,打破校史研究瓶颈.论文从“大历史”和“叙事”两个概念出发,从历史背景、地理...
7.[会议]
摘要: 口述校史档案是学校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口述校史档案工作能够拓展档案工作内容,丰富馆藏,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校史研究,传承学校历史,弘扬学校精神.本文结合工...
8.[会议]
摘要: 高等院校在其漫长的办学历史进程中积累了数量巨大的档案资料,在这些档案中不乏历史文书、善本、古籍以及名人题词、名人字画、图册、亲笔信、题诗、印章、遗物等,这一件...
9.[会议]
摘要: 历史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和各种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不仅在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人类研究自身发展的历史提供了真实...
10.[会议]
摘要: 历史档案记载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举办档案展览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其实质是把对档案的研究成果转化...
11.[会议]
摘要: 民国档案案卷级整理和民国档案文件级整理是民国档案整理工作的两个不同阶段,案卷级整理工作完成了对民国档案的初步整理并满足了基本的利用需求,民国档案文件级整理则是...
12.[会议]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档案编研开发工作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它转变了档案编研理念,丰富了档案...
13.[会议]
“互联网+”视野下公共档案馆、民间社团与口述历史实践——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为例
摘要: 口述历史在档案学领域一枝独秀,成为记录当代公众史最基本手段.公共档案馆不仅是口述历史理想的存储场所,也是口述历史公共获得与利用的最佳平台之一.近年来国内一大批...
14.[会议]
革命历史档案文化价值与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研究——以广西百色馆校合作为例
摘要: 革命历史档案具有文化属性,蕴含着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战略下,开发革命历史档案文化价值,建设档案文化产品,传承革命文化,是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5.[会议]
摘要: 在北京师范大学跟随赵世瑜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笔者开始接触到冕宁档案,并利用其中的部分档案资料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在进入山东大学工作以后,又进一步利用冕宁档...
16.[会议]
摘要: 黄山书社新出《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收录现存全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造福学界,功不可没.该书成就在于:收录全部档案;依次影印原件档案;采用类表格形式重编并完善...
17.[会议]
美国驻张家口领事馆的档案及其价值——以1922年一件领事报告为例
摘要: 本文阐述自1921年开始美国在察哈尔的政治中心张家口设立领事馆以来,该领事馆工作人员对当时的内外蒙古的政治、经济、社会风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记录,其中包括与外蒙...
18.[会议]
摘要: 摩崖碑刻,即含有文字或图像内容的雕刻,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以其历史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集历史、文学、书法、宗...
19.[会议]
摘要: 将档案编纂成书,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这对保存史料、扩大档案对社会的影响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新时期、新形势下,档案编研工作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对档案进行...
20.[会议]
摘要: 明清历史档案的整理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90年的整理历程中,通过对整理沿革与背景的梳理,逐渐摸索出具备标准化与开放性两大主要特点的新模式与新方法...
1.[学位]
摘要: 本文分析了明清时期徽州档案的众多方面:徽州档案的来源,指出其有政府机构档案和非政府机构档案之分;它们是在古徽州地方政府和普通民众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形成的。这些档...
2.[学位]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要想细致研究泱泱中华文化,查阅历史档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但由于形成年代较为久远,形成载体较为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历史档案的现存状...
3.[学位]
摘要: 档案是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很早就产生并一直被赋予“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重要责任。旅游档案是档案的一种,是伴随旅游业的发...
4.[学位]
摘要: 档案文献编纂是留存古代珍贵史料的重要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国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二千五百多年。由于我国古代编史修志的优良...
5.[学位]
摘要: 庐江县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建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历史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庐江县文化的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国,作为封建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
6.[学位]
摘要: 集体记忆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是一个群体中人们一起建构、共享、传承的主要内容,集体记忆是提高该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这种回忆...
7.[学位]
摘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为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的目标,文化发展环境优化、发展活力更健康、创新潜能更广阔,有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给人民大众,打造一个充满徽风皖韵的文化...
8.[学位]
摘要: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形成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记录着历史,后人又通过它去了解历史。显然,档案与历史...
9.[学位]
摘要: 随着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的兴起,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档案都受到了重视,尤其以满文历史档案、西南地区的藏文、傣文档案及其他类型的少数民族档案为主。蒙古族作为我国人口超...
10.[学位]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化极大丰富和发展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许许多多的生活瞬间值得记录,这些记录在档案人眼中就是家庭档案最朴素的表现形式。在信息社会,...
11.[学位]
摘要: “红色档案”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档案形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档案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历史精神、宝贵经验的忠实记...
12.[学位]
摘要: 西夏是11世纪,由党项贵族建立,并联合了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在内的一个多民族地方封建政权。曾先与北宋、辽对峙,后与南宋、金鼎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三国...
13.[学位]
摘要: 西夏户籍档案是近些年来发现的有关西夏户籍的一手资料,里面蕴含了大量的学术信息,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近些年来,随着西夏文献研究的深入,西夏户籍档案的价值也逐渐被...
14.[学位]
摘要: 西夏契约档案是指西夏时期西夏人在买卖、借贷、典当、租赁等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凭证作用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资料,由汉文和西夏文两部分构成。西夏契约档案不仅是...
15.[学位]
摘要: 本文在整理唐江镇商会档案的基础上,考察民国时期唐江商会的发展与演变,分析唐江商会职能的变化及其时代特征,以期揭示唐江商业、商会组织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关系的演变趋...
16.[学位]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并牵头实施“世界记忆工程”项目的开展,“记忆”成为档案学术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概念。高校档案对高等院校发展和管理...
17.[学位]
摘要: 人无信而不立,信用历来是中国人民所崇尚的高贵品质。然而,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有了极大地提高,信...
18.[学位]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人类的记忆、情感和审美,以其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鲜明个性展现着一个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标识。科学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