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子:教材教法研究》 >小学阅读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中感悟能力的培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只有通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聆听"作者的倾吐,领略作者笔下的人、物、情、景,感受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体验语言文字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所展现的生命力,语言文字才不再是枯燥、机械的抽象符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也不再是单向的机械设计和被动接受,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主体的感悟、作者的倾诉与教师的关爱融于一体的语言交际过程、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感悟只有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才能得到最佳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感悟效果。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欣赏每一个学生的“悟得”。一、充分利用感官促进感悟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当然也是阅读教学中启迪学生感悟的首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生动的教学手段,作用于儿童的感官,让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在不断的有指导的训练中变得敏感、完善起来。如,在讲授“月光曲”一课之前,播放音乐《月光曲》,让学生聆听着美妙的音乐,并把音乐的起伏与课文所描写的画面对照起来感受。学生的感官接受到鲜明的形象、声音时,右脑区域的积极活动,会使学生在瞬间产生一种直觉的反馈,而利用这种直觉反馈,启迪学生的感悟能力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媒体的运用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作品的内涵。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的效果尤其明显,因为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练,意在言外,能带给阅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可根据诗意绘制一些精美的图片,上课时先要求学生找出与图片相应的诗句,通过这样一些图片,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美景,然后,播放音乐录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观察、边倾听、边思考,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