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教学参考》 >设疑激趣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设疑激趣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新理念下的教学就应培养学生自问、自解、自用、自省、自创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学,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终身学习,而自问是前提,这足以见得设疑激趣的重要性。所以,设疑激趣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尤为重要。那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设疑激趣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甚至与作者对话,在阅读文本时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要做到敢问、多问、善问。为此,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设疑激趣。一、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趣味盎然的,但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往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师苦El婆心地讲解,学生则是毫无兴趣地听记,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采用图片,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比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时,由于学生和抗日战争的年代相隔较远,也没有学生领略过东北大地的美丽风光,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给学生看一组东北大地的美景图,让学生谈观后感,由此进入课堂教学,美好的观感与侵略的惨状形成对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悲愤的情感并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最后,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九一八”事件的影片,并配上《松花江上》的歌曲,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激发了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采用活动探究法。设疑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变以教师为主动为以学生为主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