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教育学刊》 >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实践

面向2035的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内涵、特征与实践

         

摘要

科学技术进步驱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使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成为面向2035的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智慧学校是以实现智慧教育为目标,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感知师生的教学行为和学习发展, 并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 个性化、智能化精准配置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 产生最佳智慧型人才培养效果和最大管理效能的学校形态.智慧学校的核心特征包括互联感知可交互的智慧校园环境、丰富多样可选择的智慧课程资源、多元实时自适应的智慧评价模式、泛在深度可持续的智慧学习发展、专业创新高素养的智慧教师队伍、系统高效全方位的智慧学校管理等内在衔接的六个方面.未来的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需要在厘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推进感知、分析、应用三个层面和聚焦教育资源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管理集成创新、智慧教师建设四个重点任务的系统建设, 同步加大政府扶持和创新社会协同, 推动广大基础教育学校不断迈向智慧化、现代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