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内蒙古教育》 >语文教育反思系列之——母语的呼救——营造母语生存发展的环境

语文教育反思系列之——母语的呼救——营造母语生存发展的环境

         

摘要

一、母语在呼救历史的巨轮滚到1919年,以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推行国语以期言文一致案》为标志,我们的母语——汉语,由古代步人现代,由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这本来是历史的必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白话文有两个先天的弊端。一个是欧化影响下的冗长芜杂。钱钟书《围城》形容庸俗文人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恰可移来比白话文的发展。白话文就像那陆子潇的鼻子,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那一拳。本来白话文的发展应从古代白话向现代白话循序而下,但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拳下来,要打倒孔家店,打倒文言,切断了古今汉语的联系,白话文就不得不舍近求远,向欧化求救。张中行说,“白话起兵反对文言,动力其实有内外两种”,这外部的动力,“直截了当地说,是觉得西方言文不分家的办法好,我们应该照办”。(《文言与白话》)据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介绍,鲁迅先生也是赞成欧化的,认为欧化文法侵人中国白话的原因不是好奇,乃是必要。要话说得精密,固有的白话不够用,就只得采取些外国的句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