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课堂文化教学导入与学生隐喻能力培养
【6h】

课堂文化教学导入与学生隐喻能力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List of Tables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General introduction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levant study abroad

2.1.1 Views on metaphor

2.1.2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2.1.3 Metaphor and culture

2.2 Relevant study at home

2.2.1 Studies on metaphor

2.2.2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2.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or and culture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Subjects

3.3 Instruments

3.3.1 The score report of final examination

3.3.2 Pretest

3.3.3 Posttest

3.4 Procedure of the study

3.4.1 Data collection

3.4.2 Teaching plan sample in experimental clas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Analysis of the pretest

4.2 Analysis of the Posttest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Test(Pretest)

Appendix B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Test(Post-test)

Publication

展开▼

摘要

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中。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说话方式,还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一方面,隐喻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化制约体验和隐喻思维。隐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根植于人们对文化世界的体验。在二语学习中,隐喻不能仅仅只作为修辞来学习,更是一种目的语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培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在外语学习中人们忽视了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隐喻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概念系统。在学习二语中,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运用母语的概念去解释目的语中的概念。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母语中的隐喻与目的语中的隐喻的差别是外语习得中最主要的障碍之一,所以二语教学中,应该输入文化知识来提高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本论文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办法探讨隐喻能力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将隐喻理论引入外语教学中,旨在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方法,探索隐喻能力的培养方案。主要内容:1.测试前,测试者隐喻能力总体水平现状如何。2.测试后,课堂文化导入与隐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如何?3.测试者的隐喻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
  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公管系法律事物专业的大二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对比测试。测试对象是英语水平相当的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对照班和实验班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教学,使用的教材一样,教学总课时也一样。实验教学前,作者对两个班学生英语水平和隐喻能力进行测试。作者使用学院上个学期期末统考使用的试卷成绩来测试受试者的英语水平是否相当。关于受试者隐喻能力的测试,作者借鉴其他学者专家的关于隐喻能力测试的内容,设计了自己的测试试题来测试受试者的隐喻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班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隐喻和文化的教学。实验教学结束后。作者通过数据分析来观察实验班在为期12周的实验后和控制班在隐喻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性。
  通过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前受试者的隐喻能力非常低,说明高职类学生隐喻能力亟待提高,2通过有效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有意进行文化导入对学生的隐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隐喻能力的培养对词汇的记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研究发现,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隐喻理论进行文化教学来改变学习者的思维模式,这样可以弥补当前文化教学的不足。这一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对文化的认知和敏感性,为外语教学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