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文化视野中幼儿园“和乐”课程研究
【6h】

传统文化视野中幼儿园“和乐”课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

1.2.2 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研究的内容

1.4.3 研究的方法

1.5 核心概念及主要思想

1.5.1 传统文化

1.5.2 “和乐”教育

1.5.3 幼儿园“和乐”课程

2 基于传统文化的幼儿园“和乐’’课程构建

2.1 “和乐”课程目标确立

2.1.1 “和乐”课程目标的来源

2.1.2 “和乐”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

2.2 “和乐”课程内容建构

2.2.1 “和乐”课程内容筛选的思路

2.2.2 “和乐”课程内容的筛选与处理

2.3 “和乐”课程实施策略

2.3.1 创设“和乐”环境

2.3.2 “和乐”主题系列活动

2.3.3 主题式区域游戏

2.3.4 社会实践行

2.3.5 升旗展示活动

2.3.6 校园电视台

3 幼儿园“和乐’’课程实施的质性分析

3.1 培养了幼儿和乐共处的优良品质

3.1.1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1.2 形成分享、合作、互助的思想

3.2 提升了教师幼儿园课程的开发能力

3.3 加强了家长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

4 幼儿园“和乐’’课程实施的反思

4.1 研究反思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幼儿教育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却在幼儿教育中逐渐减弱,中国幼儿教育失去了传统的本土文化的支撑。同时,当前受到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幼儿往往被过度溺爱,造成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缺失和与人友好交往能力的缺乏。为解决当前所面对的问题,响应幼儿教育发展需求,以及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内涵的教育价值,本课题尝试立足于传统文化,挖掘出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内涵建构幼儿园课程,让幼儿教育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之上。
  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解读,建立了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关系,将传统文化中的“和”与“乐”的精神实质引入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以促进幼儿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并以此作为幼儿园“和乐”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下,参照《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从五大领域和幼儿的心理结构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制定出“和乐”课程的具体目标。并从传统文化、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几个方面思考,挖掘并筛选出适宜的传统文化资源来构建课程内容。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落实到实施层面,从环境、主题系列活动、区域游戏、社会实践性等多途径实施。
  最后,幼儿园“和乐”课程的建构从实践层面进行验证,培养了幼儿和乐共处的优良品质;打造“和慧”教师团队,成立了“家长课程项目委员会”,增强了教师与家长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与课程开发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