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研究——以邯郸市为例
【6h】

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研究——以邯郸市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科学”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及教师指导要点,这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教师只有树立新的儿童观、革新教育教学方式、重塑教师角色、优化教学行为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本研究以集体科学活动中的教师教学行为做为切入点,以邯郸市两所省级示范园作为观察对象,对幼儿教师的提问、指导、鼓励创新等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力图探寻教师教学行为与《纲要》要求之间的差距,以帮助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的水平与质量。
   通过对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指导方式及鼓励创新等教学行为的研究表明,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虽然己摆脱了灌输式教学,但开放度低、控制性高、幼儿参与程度低,与《纲要》要求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提问频次高,随意性大,价值不高;教师提问中低层次问题的比重较高,高层次问题比例小;教师提问待答时间短,幼儿缺乏思考时间;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的回应方式机械化、模式化,引导性反馈不足;二是教师指导方式单一,启发引导不足;教师指导呈现集体性和统一性,而个别指导不足;教师的一般指导多于深入指导;教师的指导缺乏主动性;三是教师对幼儿的求异虽普遍以鼓励为主,但对幼儿的质疑却缺乏一个宽松的环境;教师对幼儿自主创新的鼓励方式较单一,倾向于笼统的言语鼓励,缺乏发自内心的更为丰富的鼓励方式。
   本研究在对教师教学行为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一是教师提问上应少而精,增加高层次问题的比例;适当延长待答时间;回应方式多样化;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培训方式相结合全方位树立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引导教师多种形式组织活动,主动巡回,加强个别指导;倡导探究式科学教育,减少低水平指导;三是重塑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师幼关系,创设宽松的创新环境;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深入引导的幼儿自主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