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6h】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困生的中外研究状况

三、理论依据

四、学困生和高中历史学困生的界定

第二章 学困生与高中历史学困生特征

一、学困生的一般特征

二、高中历史学困生的特征

第三章 高中历史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非智力因素分析

二、认知结构分析

第四章 高中历史学困生转化对策

一、参与教学运用策略

二、激励机制运用策略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自从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学习困难的概念后,在国内外,学困生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学者和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关注的热点话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开始了对学习困难生问题的研究。尤其新课程改革以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本文拟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的问题。本文由四章内容组成。第一章阐述了研究学困生问题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和对学困生、高中历史学困生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主要概述了学困生与高中历史学困生特征。其中学困生的一般特征从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做了分别阐释,高中历史学困生的特征主要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进行阐释。在第三章,笔者以不同的视角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高中历史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内容涉及非智力因素和认知结构因素分析,前者主要结合学习动机、兴趣、情感等因素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后者主要结合历史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缺乏,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基于对学困生学习特征和产生原因的分析,本文的第四章论述了转化高中历史学困生的实践策略。论述这一问题,主要从参与教学策略和激励机制策略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来展开。对这两个策略运用的论述,笔者结合了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