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阐释学视域下翻译的主体间性——以《边城》金介甫英译本为例
【6h】

阐释学视域下翻译的主体间性——以《边城》金介甫英译本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逐渐摆脱了“隐形人”,“作者的仆人”,“传声筒”的身份,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重视,并成为了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随着西方哲学领域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对主体间性的探讨也引起了翻译界的关注,学者许钧就说过:“翻译界也清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以排斥作者为前提,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之上,学者陈大亮对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并提出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分别是不同性质的主体,即:创造主体,翻译主体和接受主体。因此,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主要指的就是这三个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
   然而,主体间性本身还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系统。很多学科领域都对它有所涉及,并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鉴于此,本文试图将主体间性纳入哲学阐释学的框架之下,结合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期待视野”来对翻译活动中的三个主体之间的间性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将其运用到对《边城》金介甫英译本的实际研究当中。
   《边城》是沈从文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文字背后所体现的作者对人性的追求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到目前为止,《边城》共出现了四个译本:1936年项美丽和邵洵美的译本;1947年金陧和白英的译本;1981年戴乃迭的译本;以及2009年金介甫的译本。金介甫的译本是《边城》的最新英译,很少有人对这个译本做过深入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从阐释学下的主体间性角度来对金介甫的《边城》英译本作个案分析,以此来进一步深化主体间性的研究,拓展其应用范围;同时,丰富《边城》的英译研究,并对如何将中国文学更好地呈现给英语世界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写作缘由和可行性,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详细论述了阐释学的两个重要概念:“视域融合”和“期待视野”;并介绍了主体间性在哲学领域和翻译领域的所指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将翻译的主体间性与阐释学相结合,指出“视域融合”是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主体间性关系的体现;而“期待视野”,由于其对读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强调,更好地解释了译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的主体间性关系。第三章简要介绍了《边城》的主要内容,其作者和译者的情况,强调了作者的文学态度,译者的特殊背景,以及二者之间的交往活动对译者的影响。第四章具体论证了阐释学下的主体间性关系对译者翻译的影响,主要从译者如何在译文中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如何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这两方面加以论述。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金介甫的《边城》英译本体现了一个史学家的治学风范,很好地保留了原作的地方特色,传递了中国文化,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