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理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以中师地理教育为例
【6h】

地理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以中师地理教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一)缘起

(二)研究意义

1.地理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2.地理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地理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地理学科教学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地理审美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一)地理审美教育之概念

(二)国内外关于地理审美教育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章中师地理审美教育现状调查和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特征

(二)学生地理审美能力与审美活动的主动性测量

1.学生审美能力测量

2.地理审美活动主动性

3.地理教育效果研究

(三)教师地理审美教育意识的构建情况

1.审美教育观的缺失

2.地理审美教学方法不当

3.自身缺乏审美素养

第四章加强地理审美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一)突破地理审美教育瓶颈的实施原则

1.学生主体地位原则

2.教育系统化原则

3.教育资源全方位原则

4.交流与互动原则

5.体验原则

(二)课程资源的扩展和充分利用

1.将网络充分利用于地理教学环境中

2.设计地理教学方式的艺术美

3.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和人造自然美

4.师生互动实现地理教学过程的情境美

(三)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1.培养较强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审美情感

2.掌握相关的美学美育知识丰富审美体验

3.加强地理学科审美教育操作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教学案例)

1.人文地理课程案例

2.人文地理审美教育案例效果分析

第五章结语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地理课堂教学审美化的诸多思考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2.数据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案例研究局限性

4.关于地理教材编排审美化研究的不够

5.现实的审美化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但本文研究归纳时难免有不完善之处

(三)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加强地理教材编排的相关研究

2.定量研究方法的改进

3.在审美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继续努力

4.教学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地理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其它各方面的发展。本文将以中师地理教学为例,研究目前我国地理审美教育发展现状及突破现状发展瓶颈的策略。
   现实生活中,地理审美教育的影响因子是复杂多变的,但为了获取数据的可行性,本人将影响因子分为两个维度,即教师维度和学生维度。学生维度的影响因子分为地理审美能力因子和地理审美活动主动性因子,其中,地理审美能力因子又由四个子因子决定:地理审美感知、地理审美想象、地理审美情感、地理审美评价,每个影响学生对于地理教育满意度评价的因子都进行指标设计便于数据获取并统计分析;而教师维度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和教师自身两个因子,这两个因子主要通过访谈及观察获取信息并总结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学生维度上,学生对于地理教育满意度评价较低主要由学生的地理审美主动性不高和地理审美感知及想象水平偏低所决定。要实现地理审美教育,学生的地理审美主动性、地理审美感知和想象水平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取得提高,教师主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和自身素质全方位的提升来实现这一愿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