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6h】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

1.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

1.1.3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1.3.1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3.2国内有效教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4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目标

1.4.3研究方法

第二章课题的理论支撑

2.1有效教学的涵义

2.1.1国内外有效教学的涵义

2.1.2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界定

2.2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2.2.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2.2.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2.3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思想

2.2.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2.5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思想

2.2.6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2.2.7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2.8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2.2.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2.2.10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思想

2.2.11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

第三章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调查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问卷调查法

3.2.2访谈调查法

3.2.3课堂教学研究法

3.3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教学准备调查结果与分析

3.3.2教学实施调查结果与分析

3.3.3教学反思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高中生物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4.1教学准备策略

4.1.1标准、教材的研读分析策略

4.1.2学生学情分析策略

4.1.3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4.1.4教学过程设计策略

4.2教学实施策略

4.2.1“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4.2.2“提问设疑提问”策略

4.2.3促进课堂参与的策略

4.2.4促进合作学习策略

4.2.5探究性学习策略

第五章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思考

5.1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总结

5.1.1落实三维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5.1.2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5.1.3教师适时引导,关注学生主体

5.1.4关注学习价值,树立学习幸福感

5.2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发展性评价标准的构建

5.2.1发展性评价标准构建的意义

5.3发展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

5.4发展性有效评价标准构建展望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图改变目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无效、低效的现象,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全文包括五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以及阐述了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对支撑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综述,包括有效教学的涵义、以及与有效教学相关的理论。
   第三部分:深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一线进行教学观察与实践,并开展了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从中获得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目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根据目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现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中生物课程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准备策略方面,阐述了标准、教材的研读与分析策略、学情分析策略,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策略;在教学实施策略方面,阐述了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提问设疑的策略,促进课堂参与的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探究性学习策略。且各教学策略中都给出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说明,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了起到了一定的指示作用。
   第五部分:对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进行了总结,并尝试构思考构建了一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标准,同时也为教学反思提供了依据。这套发展性评价标准也是论文的最大亮点和创新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