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思维导图推进六与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6h】

利用思维导图推进六与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标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第2章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思维导图的文献综述

2.2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

2.2.1思维导图的脑科学理论依据

2.2.2思维导图的认知心理学依据

第3章思维导图在六与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1学生课前应用思维导图预习,培养思考和动手习惯

3.1.2学生课上运用思维导图听讲,进行审析解题的活动

3.1.3学生课后应用思维导图复习,培养概括和简缩能力

3.2教师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研境界

3.2.1教师课前用思维导图备课,发挥引导作用

3.2.2教师课上用思维导图教学,生成课堂板书

3.2.3教师课后用思维导图反思,提升教学效果

第4章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研究

4.1思维导图的制作

4.1.1思维导图的手工制作

4.1.2思维导图的软件制作

4.2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六年级章节知识点的实践研究

4.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4.3.1新课实践研究

4.3.2配套问题 巩固练习

4.3.3几何说理案例

4.4利用思维导图备课,反思的实践研究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反思

5.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六与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堂内容容量大,内容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受限制,无法清楚的显性化;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兴趣易减弱,分析问题的能力薄弱;课堂呈现方式不生动,系统性不够。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工具,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组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文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对六与七年级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开展实践研究。研究在记忆理论,图式理论,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了解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课中的运用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学生学和教师教两方面的实施策略,精心编写了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案例。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思考,摸索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如Why-What-How形式画思维导图,学生运用其解题和教师用其来教后反思,既对数学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教学上的一种创新。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六与七年级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提升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备课,教学和课后反思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化成长,从而提高教研境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