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描述翻译学视角下《先知》两个汉译本的规范差异研究
【6h】

描述翻译学视角下《先知》两个汉译本的规范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Layout of the Study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oury’s Norms Thoery

2.2 Gideon Toury’s Translational norms

Chapter 3 Translational Norms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3.1 Preliminary Norm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3.2 Operational Norm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Chapter 4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of Norms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4.1 Interplay of Sub-systems

4.2 Internal Constraints of Translators

Chapter 5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Main Work Achievement of the Author during Working on Master Study

展开▼

摘要

《先知》是纪伯伦的散文巅峰之作,也是作家对人生思索的智慧结晶。中国大量的专家、学者和译者对这部作品的汉译本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在已知的《先知》七个译本中,冰心译本和钱满素译本较好。站在描述翻译学的视角,借鉴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本文主要对冰心译本和钱满素译本作了描述研究,以期发现两个译本所采用的翻译规范,并试图通过考察外因——多元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互动关系,以及内因——译者本身所受的规范制约,来解释翻译规范存在的差异。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由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组成。第二章为译本对比的理论基础,包含三个密切相关的理论:描述翻译学、多元系统理论和翻译规范。描述翻译学不再局限于原文与译文的对应,而是通过描写社会、文化、语言和翻译等各子系统构成的多元系统,来考察在译入语语境中翻译与其它系统的互动作用。同时翻译是由规范制约的一项活动,因而译本的对比分析离不开对不同译本所体现的规范的研究。第三章详细对比了冰心译本和钱满素译本中的三种规范,即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并指出翻译活动与译入语的文化语境联系十分密切,同时翻译的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两个译本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是源于翻译与社会、文化、语言等多元系统的各要素的互动;其次源于译者所受的内部规范的制约。第五章是结语,给出论文的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社会、文化、出版和读者等要素构成了影响译者的社会文化语境,而译者的社会身份、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策略是造成译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