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两种字本位教材的比较看字本位教学法的发展
【6h】

从两种字本位教材的比较看字本位教学法的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两种教材的结构体例比较

第一节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的结构体例

第二节 《新编基础汉语》的结构体例

第三章 两种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思想比较

第一节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的编写原则和思想

第二节 《新编基础汉语》的编写原则和思想

第四章 两种教材所选汉字比较

《新编》较《启蒙》的汉字增删情况

《新编》、《启蒙》所选汉字与汉字等级大纲的对照

对两种教材所选汉字特点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两种教材的特色和话题选择比较

第一节 两种教材的特色

第二节 两种教材的话题选择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对字本位教材的展望

第二节 对字本位教学实践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口语速成》第四课《姓名》体例剖析

附录二 《常用汉字部首》“女”部体例剖析

附录三 《集中识字》第一课《识字一》体例剖析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好“词”和“字”的关系,以哪个为出发点和核心开展教学等问题,是困扰广大对外汉语教学者的一大难题。从1950年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肇始,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倾向于照搬西方的语法理论,基于词来开展教学,正如吕必松先生所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所采用的教学路子,基本上是印欧语言教学的路子。”“把‘词’和‘句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把汉字排除在语言要素之外,使其成为词汇的附属品。”①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检验,这一教学方法逐渐暴露出了其不适合汉语特点的诸多问题。一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语特点,重新发现和认识汉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通锵先生正式提出汉语字本位理论,震动了整个语言学界。无独有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教学法理论也破冰而出,本着“字”是汉语中心的思想,把汉字看作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汉字入手教汉语的理论,也引起了对外汉语学界的高度关注。
   十多年来,国内主张实施字本位教学法的学者为数不少,但在汉语实践教学中,字本位教学法的使用率却非常之低,最直观的体现在对外汉语教材上。历数国内外的对外汉语教材,词本位教材占据了统治地位,字本位教材可谓是凤毛麟角,《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和《新编基础汉语》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两部。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一书出版于1989年,当时该书作者之一张朋朋在法国任教,接触到了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基于汉字本位的教学,并为之深深吸引,遂协助白乐桑根据其上课讲义编写了这套教材。这本教材明确提出了字本位教学法,以字作为教学起点,把400个最常用字作为汉语入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展现词和句。这样的教材编写方式打破了长久以来词本位汉语教材的垄断地位。
   1992年,张朋朋旅法归国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实验,经过近十年的积累,于2001年出版了《新编基础汉语》这套教材。该教材按照“口语教学——汉字书写教学——汉字认读教学”的顺序分为《口语速成》、《汉字常用部首》和《集中识字》三册,体现出了“语文分开、语文分进”的教学思想,丰富了字本位教学法的内涵。
   作为张朋朋参与、编写的两种字本位教材,《新编》与《启蒙》前后相隔十二年,这两种教材的不同深刻地体现了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所摸索出的字本位教学法的精髓及其发展。通过比较这两种教材,我们不仅可以有效把握字本位教学法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的字本位之路作一些探索。
   本文共五章。
   第一章:介绍《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和《新编基础汉语》两种教材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对《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和《新编基础汉语》的结构体例进行比较。
   第三章:从编写原则和思想方面详细比较两种教材。
   第四章:从所选汉字层面比较两种教材,并将两种教材所选汉字与汉字等级大纲进行对照,对两种教材所选汉字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第四章:对两种教材特色和话题选择进行比较。
   第五章:结合两种教材的结构体例、编写原则和思想、所选汉字、特色和话题选择等的比较,对字本位教材的发展做思考,对字本位教材编写和字本位教学实践做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