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罗·利科文本理论的多维度诠释
【6h】

保罗·利科文本理论的多维度诠释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法国诠释学家保罗·利科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其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国内外对利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从文学理论视角对利科的研究较少,但是利科诠释学思想丰富的内涵与意蕴给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具深度的研究空间。利科在不断的反思中调和理论之间的冲突,将对理解的讨论从认识论层面最终推进到存在论层面。实质上,利科对象征、神话、精神分析、隐喻和叙事等方面的诠释最终都指向文本。本文从隐喻、象征和叙事三个维度对利科的文本理论进行探究,并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中验证其理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探讨的是使文本具有生命力的隐喻。首先隐喻和文本是具有内在同一性的,两者共同的基础是话语,而且都涉及解释和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两者都是对世界的重新描述并指向可能的文本世界。同时,隐喻结构也赋予了文本张力,文本的张力就在“是”与“不是”之间。此外,隐喻在新的语境下不断进行语义更新,隐喻话语也在不断的诠释中产生新的意义并赋予文本以更强的生命力。第二章探讨的是丰富文本内涵的象征。象征分为神话的、梦的和诗的象征。神话象征具有始源性特征,它给文本带来丰富的意向。梦的象征指向精神分析,被利科称为欲望的语义学,指涉文本潜在的意义,对文本潜在内涵的分析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诗的象征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也为文本诠释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导致了思想。第三章探讨的是体现文本延展性的叙事。叙事依赖于时间,利科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的,时间对于人来说是时间经验,而文本是时间经验传递的场所,因此叙事的暂时性因文本得以延展;情节展现的是对行动的模仿,三重模仿对应的是文本的构型。三重模仿在思维的运动中延伸,指向的是对叙事的再理解,同时也是对文本的再理解,因此文本不是封闭的,文本在解释的循环中指向可能的文本世界。 通过从隐喻、象征和叙事三个维度对利科文本理论的分析,一方面扩大了隐喻、象征和叙事的的内涵,指向更广泛的文本;另一方面,利科经由认识论的迂回探讨确认了文本的本体论地位,指向文本世界的存在论层面,文本不再仅仅是可被阅读和理解的产物,文本是对世界的重新描述,并指向可能的文本世界。读者世界与文本世界遭遇时,人们在这可能的文本世界中获得新知,并重新认识自我。利科的文本理论在文学文本分析和人的自我理解之间构建了直接联系,同时也凸显了语言和文本在人对存在的理解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本体论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陈梦;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丁蔓;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英语;世界文学;
  • 关键词

    文本理论; 多维度;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57:1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