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班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6h】

大班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综述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施测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观察

二、“母亲教养方式”调查结果分析

三、家庭教养方式与大班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的关系

四、教师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判定

五、讨论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家庭教育的建议

三、对教师的建议

四、倡导家园合作

五、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展开▼

摘要

近2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儿童的智能只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部分,学前教育还应担负起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任务。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他所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理,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其中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就属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的因素很多,如:幼儿气质、同伴交往、师幼互动、社会文化等,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家庭教养是儿童社会化行为的基础。家庭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通常认为,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增进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且在幼儿的家庭教养中,母亲的角色与作用更为明显。为此,进一步探索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个别取样观察法,从苏州市某幼儿园的大班筛选亲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突出的儿童各5名,采用记名方式,跟踪观察他们在园活动中亲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采用问卷法,使用“母亲教养方式问卷”考察亲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与儿童母亲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与特点。研究表明:
  1.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明显多于攻击行为。其中,亲社会行为突出表现为助人、合作。攻击行为以身体攻击为主,言语攻击与胁迫攻击次之。并且攻击行为存在明显年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年龄越小攻击行为越多。
  2.儿童在园的亲社会行为集中发生在有目标指向性的活动时间段,儿童攻击行为集中发生在没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时间段。
  3.在园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儿童的母亲教养方式有一定差异。亲社会行为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多以民主性为主导,攻击行为儿童母亲教养方式中不良混合型教养方式较多,占到60%。
  4.母亲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教养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