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培养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6h】

培养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0.1 选题背景

0.1.1 解题教学的误区

0.1.2 审题教学的意义

0.1.3 审题研究缺乏操作性

0.2 研究的意义

0.2.1 学生学会解题的需要

0.2.2 教师解题教学的需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影响审题的因素分析

1.1.2 专家(教师)与新手(学生)的审题比较

1.1.3 审题策略研究

1.1.4 做数学的信念

1.2 国内研究形势

1.2.1 审题的环节

1.2.2 失败的原因

1.2.3 影响审题的因素

1.2.4 审题的意识

1.2.5 审题的专项研究

1.3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2.1 理论依据

2.1.1 波利亚的审题思想

2.1.2 图式理论

2.1.3 发现法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问题

2.2.2 数学问题

2.2.3 学习习惯

2.2.4 审题

2.2.5 审题意识

2.2.6 审题习惯

第三章 审题现状调查

3.1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访谈和分析

3.1.1 访谈学生对审题的理解

3.1.2 分析学生的审题过程

3.2 高中数学成绩中等生的审题问题

3.2.1 调查问卷

3.2.2 问卷数据分析

第四章 教学实践研究

4.1 个案研究

4.1.1 自信急躁型倾向的个案

4.1.2 消极自卑型倾向的个案

4.2 课堂教学研究

4.2.1 以明确步骤为前提,引领学生参与审题

4.2.2 以概念教学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审题思维

4.2.3 以转化训练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4.2.4 以“提示语’’为引导,监控学生审题全过程

4.3 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

4.3.1 个案培养后学生的访谈记录

4.3.2 课堂教学成果数据对比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成果

5.2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数学审题习惯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在解题中审题是第一环节,在高中数学中,审题在解题中地位更加突出。而在实际教学中审题环节却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已有的审题研究文献中,缺乏具体的审题教学的案例,以及具体的教师在审题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尤其缺乏针对高中生审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论述和理论的基础上,选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就“培养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第一方面,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首先借助一道函数问题,对三个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的审题过程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审题思路,比较三者的差异,得出结论:审题指导对于成绩中等生最为迫切,也最为有效。其次,通过问卷方式了解高中成绩中等的学生的数学审题习惯,进而分析他们在审题中存在的弊病和产生的原因。 第二方面,教学实践研究。一是选择自信急躁型和自卑消极型的两个个案,对其审题行为给予针对性的策略指导,小有成效;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概念教学、针对性转化训练、审题“提示语”等手段,对学生审题的能力进行整体培养。 本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在明确审题基本步骤和原则的前提下,将审题转变为有目的性的自控行为,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更关键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现上述目标,以达到学生的整体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