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2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界定

2.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含义

2.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特征

2.3 “问题解决”教学与问题导学、探究教学

第3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理论

3.2 多元智能理论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4 地理教学论

第4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

4.1 地理知识的问题化和情境化

4.1.1 教师创建问题系统,设置问题情境

4.1.2 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发现并明确问题

4.2 地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和解决

4.2.1 教师协助搭建问题解决的支架

4.2.2 学生提出并实施方案,解决问题

4.3 问题解决的反思、总结和提升

4.3.1 学生反思并总结问题解决

4.3.2 教师评价问题解决,提出新问题

第5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5.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5.2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定位

5.3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时间分配管理

5.4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第6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江苏省高中地理优质课中的应用分析

6.1 《南水北调怎么调》——无锡市第一中学 赵怡老师

6.2 《工业的区位选择》——南京外国语学校 吴煜乐老师

第7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7.1 与其他类似模式相区别

7.2 与现行教育体制相适应

7.3 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在21世纪强调“能力型”教育和“生本”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的。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情境”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模式。 本文针对当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试在梳理该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侧重探究和指导该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分为八个章节: 第一章:从时代大背景、国际教育大趋势、新课改理念、师生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求等角度阐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溯源整理20世纪以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分层次界定“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含义,指出该模式的三大特征,并探讨“问题导学”、“问题解决”教学和探究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领悟和把握“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整理和完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以寻得理论支持。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地理教学论是其主要的理论基石。 第四章:以教学的一般流程为思路,分教师和学生两大视角建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根据问题解决的进展划分成三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明确师生各自分担的任务。并充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附上相应的地理教学参考案例。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从适用范围、师生角色定位、时间分配管理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说明成熟地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教学因素。 第六章:分析和归纳两个省级高中地理优质课的教学流程图,阐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做到因“课”制宜,因“生”制宜,灵活变通。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 第七章: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特殊性,指出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时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以更有效地指导该模式的应用。 第八章:归纳本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细问题和新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是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大舞台。本研究的出现将更全面、更具体地指导一线地理教师灵活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将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