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团体辅导对六年级小学生感恩品质的影响
【6h】

团体辅导对六年级小学生感恩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感恩

1.1.1 感恩的概念

1.1.2 感恩的维度

1.1.3 感恩的理论基础

1.1.4 感恩品质的影响因素

1.1.5 感恩品质的测量

1.1.6 感恩的相关研究

1.1.7 感恩的干预研究

1.2 团体心理辅导

1.2.1 团体辅导的概念

1.2.2 团体辅导的理论

1.2.3 团体辅导对感思品质干预的优势

1.2.4 团体辅导干预的有效性比较

2.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不足

2.2 问题的提出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对象

3.2.1 现状调查对象

3.2.2 团辅干预的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定量工具

3.3.2 定性工具

3.4 研究假设

3.5 研究思路

3.6 实验设计

3.6.1 实验设计表

3.6.2 控制组一的活动设计

3.6.3 额外变量的控制

3.6.4 辅导者受训背景

3.6.5 实验实施

3.7 感恩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3.7.1 团体辅导设计目标

3.7.2 已有感恩团辅方案分析

3.7.3 方案设计的理论与事实依据

3.7.4 感恩团体辅导方案

3.7.5 本团辅方案的创新

3.7.6 专家效度检验

4.研究结果

4.1 六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现状调查

4.1.1 六年级小学生意思品质整体状况

4.1.2 六年级小学生感恩品质的差异特点

4.2 团体辅导干预结果

4.2.1 干预前差异比较

4.2.2 后测差异比较

4.2.3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4.2.4 控制组一前后测差异比较

4.2.5 控制组二前后测差异比较

4.2.6 实验组后测追踪后测差异比较

4.2.7 控制组一后测追踪后测差异比较

4.2.8 控制组二后测追踪后测差异比较

4.2.9 三组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4.3 定性评估结果

4.3.1 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

4.3.2 活动收获与团体评价

4.3.3 成员收获总结

4.3.4 辅导者跟踪日记

4.3.5 个案分析

5.分析与讨论

5.1 现状调查讨论

5.1.1 六年级学生感恩总体现状分析

5.1.2 六年级学生感恩的差异特点分析

5.2 团辅训练方案讨论

5.3 团体辅导对感恩品质影响的效果分析

5.4 团辅疗效因子讨论

5.5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5.6 研究主要贡献和创新

5.7 研究不足与愿望

5.7.1 研究不足

5.7.2 对未来的期望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感恩是积极心理学思潮的研究热点,将感恩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教育并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学生感恩品质是一种新趋势。本研究在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感恩现状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选取低感恩被试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并就团体辅导的效果进行分析,也给小学的感恩教育提供了一些建议。本研究认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小学生感恩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方法:
  首先采用多维感恩量表GRAT对长沙580名六年级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六年级小学生感恩品质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和感恩的概念等制定感恩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选取42名低感恩学生为被试,分为实验组、控制组一、控制组二,实验前三组成员的感恩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每周接受一次感恩团体辅导。控制一每周接受一次无感恩内容的普通活动干预。控制组二不接受任何处理。八周后对三个组的感恩水平进行后测,以检验团辅方案的效果。一个月后进行追踪后测考察团体辅导效果的持续性。
  结果:
  (1)六年级小学生感恩总分在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班干部、成绩等级、父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2)参加感恩团体辅导的实验组成员的感恩总分和各维度分显著提高,并在一个月后的追踪测量中仍维持较高的感恩分数。本研究开发的感恩团体辅导方案可以提高六年级小学生感恩品质。
  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感恩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六年级小学生感恩品质水平,团体辅导的影响具有持续性效果。将团体辅导应用于六年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